《黄帝内经》素问 第七~八节 阴阳别论篇

2023-07-09 07:10:5408:44 76
所属专辑:黄帝内经
声音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 第七~八节 阴阳别论篇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xiàn(现)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chù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shuò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zhuǎn(转)为风消,其传(转)为息贲bēn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壅)肿,及为痿厥,腨(疒肙)shuàn yuān;其传(转)为索泽,其传(转)为颓(疒颓)疝tuí shàn。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泻);其传(转)为心掣chè,其传(转)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hài,背痛,善噫yì,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萎易yì(㑊),四支(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shèng急曰弦xián,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nào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shǔ,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shǔ,不过四日而死。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chóng阴;肾之脾,谓之辟pì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邪),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pì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xiàng 傅 fù 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 dàn 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 lǐn 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 jiāng 之官,伎 jì 巧出焉;三焦者,决渎 dú 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 mò 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 jiǒng 乎哉,消 xiào 者瞿瞿 jù,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氂 lí,毫氂 lí 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

一块来学习中医经典,经典是中医人学习的灵魂,那就让我们先从朗诵黄帝内经开始吧!

by:壮志在我胸中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作者(战国)佚名,经唐代王冰补注。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涉及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

和大家共同学习黄帝内经素问里有关健康养生的方法和理论

by:西城羊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全文朗读,由白云出岫录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by:白云出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