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述而篇7.24-7.26〉未见圣人与善人

2023-08-14 05:00:3010:44 1692
购买 | 199 喜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40997361

文明的兴起天下大乱之时,如易经,道德经的年代。文化的繁荣在太平盛世,唐诗宋词。山海经和易经之间可能有一个现在说法是平行宇宙的分层,古代应该是能量级的分层(像现在富人区和穷人区丿。理解的正确吗?

听友376468418

“各地都有人可以做到忠与信,但未必像孔子一样好学。”表明孔子的好学超过了当时所有的人也包括弟子们在内。老师有一桶水,而弟子们大多都是年轻人,还仅是一碗水的水平;就如同是大海与江河湖泊之间的差别,师生不在同一个能级的层次上。孔子坦言自己并没有任何隐藏是可信的。 儒家经典《中庸》中说:“脩身以道,脩道以仁。”说明了道与仁的关联。谢谢老师的解读!

听友376468418 回复 @听友376468418

孔子博学,且悟性高,所学的独到心得难以与人分享,既有书本知识也有实践真知。

听友376468418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学有四项重点: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于职守,言而有信。其宗旨是知与行两点。孔子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忠与信,担心有些人学习了知识过于文饰而忘记了质朴,要成为一名文质彬彬的君子才是符合孔子教诲的标准。

知和合

老师好

张文泉zwq

曾经的疑惑:明明是人的选择,为什么说成是天命,发端是不同的啊,难道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建设能更好而造出来的2+1的1,这不就有宗教的意味了吗!可是人的修养是要真诚的啊!准确说应该是天命之人之正途。今天听讲到贯穿一句,豁然明白这种连结本来就是存在的,不是哪边发的,只是夫子感知到了,这不就是道嘛,一体的不分的道嘛!原来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还是没有去掉啊!还过于纠结概念而忘了本质。论语真的不简单,原来夫子早都明白道家的道的,不悟道就悟不透生死,止于至善的对杀身成仁的接受就是明证啊!夫子感知到天命的这颗心真是温暖,谢谢老师的帮助。夫子的不被理解感叹是当时的,他的弟子们依然笃定的传承了儒家,照亮了人类历史

猜你喜欢
论语讲记-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by:道外无物

论语 述而第七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论语 · 述而第七》研习报告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

by:MJ明静

論語不泥 07 述而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暨註解易經之後,立刻推出另一部重要的國學註解,即將顛覆宋朝以來,國人對孔子所持有的刻板印象,更是要...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而已集

《而已集》是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杂文集,作者是鲁迅,面对反动军阀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鲁迅先生既愤恨,又无能为力,"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

by: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