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第14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六七-七十)

2023-07-11 13:36:147512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所以,心脏力量不够的时候,我们用生附子。还有命门火衰的时候,我们也用生附子。如果是肾脏的阳不够了,张仲景都是用炮附子。四逆汤证的时候我们会用生附子,因为是心脏的阳不够了。心脏的阳不够了怎么讲呢,就是心脏搏动,“嘣,嘣”产生,你心里想就是这样跳动,阳不足的意思就是说,比如说阳够了,我的心脏是这样跳(摩擦很有力),很热啊。你的心脏也是这样子跳,但是你的心脏是这样子,摩擦力没有我那么好,所以,摩擦力比较小,那是心阳不够。生附子一下去就跟我一样跳了,速度还是一样。麻黄不一样,麻黄发阳,麻黄是让心脏搏动加快了,生附子不会。这两个不太一样。
  所以附子拿出来的时候,你看附子长的样子,如果不要看他的颜色,他长的样子就像心脏。但是你看它颜色是黑的,我们知道这个入肾。对不对?
  肾脏里面有水。肾脏里面水很多,但是这个肾脏里面如果没有火,中医观念里面,如果没有火的话,这个水是死水。水里面一定要有热,这个水里面的热就是附子。
  这个干姜附子汤呢是补阳的,张仲景不补阴。当你用干姜附子汤一下去以后,阳会回头。阳回头以后,阴会自己慢慢回来。所以,张仲景就干姜、附子两味药,他不会去加很多啊,生地啊,麦冬天冬啊,一大堆滋阴的药下去,他不会。就两味药而已。这个干姜附子汤呢,我们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些名家开的,像三因方,病有三个阴嘛,内阴外阴和不内不外阴。三阴汤里面呢有干姜附子汤。那,外用,像附子散啊,用附子跟干姜来治疮,冻疮。冻疮的时候,干姜附子可以用。但是你光是外敷不够。你不要说,额,老师,这个很好,我们以后小孩子冻疮就给他敷这个粉。不行。还是会截肢。内服是当归四逆汤。我们介绍到当归四逆汤再给诸位详细介绍。
  所以,方子,外面的医书呢,你可以看,但是一定要经方很熟,伤寒金匮很熟了以后呢,这个时候你再去看其它书,不会迷惑。不然的话,你迷惑啦。你认为这写的是对的,你看到小孩子生冻疮你就给他药粉,你就不晓得,药粉可以用,你就不知道应该要筑基在当归四逆汤上面,先给小孩子吃当归四逆汤,同时给他外敷药粉,当场就好了。你知道我意思吧?所以说,我一直不推荐很多书给大家看的意思是,我希望你们伤寒金匮很熟,很熟了以后用这个作为你(中医)的根基,这时候你再看其它的书,就不会迷惑了。就不会有错误的现象产生。
  这个是干姜附子汤,救逆的时候用的。
  所以,你们如果里虚,其它都很正常,你不用去调理他,也不用开处方,病人自己就会好。一旦遇到烦躁,烦躁了,病人会白天很烦躁,晚上很正常,只要有烦躁的现象出现的时候,你就要开处方用药了,千万不要小看忽视这个烦躁。后面非常多的地方都在讲这个烦躁。
  所以,没有烦躁,病人很平稳,只是很虚,你不要给他任何处方,让他好好休息,让他津液慢慢回头就会好。出现烦躁,你就要开处方了。


## 六七: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诸位看,都是发汗以后,很多都是我们开发表的药,开过头了。有的时候,不是开过头了,而是病人第一碗喝了好了,第二碗第三碗还在那边,不能浪费啊,他把第二碗第三碗给喝掉了,也有可能。所以,原因很多。所以我说张仲景考虑得很细腻啊,说,如果说你过于发汗我们怎么弥补它。
  “发汗后,身疼痛”。照理说,本来身疼痛,应该不痛了。这里身疼痛脉沉迟者,代表是说,沉代表里啊,迟代表寒,里寒啦,你伤到了。伤到了代表说病去了,但是身体的津液伤到了。这个时候呢弥补他,汗发过头了,我们怎么去弥补他,就出现了一个新加汤。这个新加汤跟前面的桂枝汤加附子不一样。桂枝汤加炮附子的时候是你流汗不止,汗止不住了,表虚,一直在流汗,我们要收敛它,这个时候桂枝汤加炮附子。这个不是啊,这个是发汗后,没有流汗了,身疼痛,脉沉迟这,代表里虚掉啦。那身疼痛,我们可以帮助他,怎么帮助他呢?你看“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芍药增加一钱啦,桂枝三钱。原来桂枝汤桂枝芍药是等量,这个时候你把等量里面的白芍加多一点,加生姜,再加一些人参下去,人参。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仲景在补阴这滋阴的时候,他就用人参啊,生姜啊,甘草啊,芍药啊,就够了,看不到其他的药。张仲景的观念,经方的观念一直在把身体阳气回复,就代表脏腑功能回复以后呢希望你阴液要自回,而不是去补阴的药给你。你补阴的药给他以后,病人的身体会退化了嘛。就好像,我们为什么不赞成女性荷尔蒙,这个女性荷尔蒙本来应该女性身体自己制造出来嘛。结果现在你不去制造,你给她吃取代的药,那你就不去制造了。身体是不是睡觉了?就好像糖尿的病人,消渴的病人,他血糖很高,就算你西医研究是对的,胰岛素缺少了,你就给他吃人工的胰岛素。你越吃人工的胰岛素,胰脏是不是越来越退化掉?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把胰脏的功能回复,让这个人呢自己去分泌胰岛素,人是一个自动的机器嘛。你不能研究出来取代人的功能。西医都是酵素,反正讲的都是酵素就结束了。那你酵素吃的越多了,人身体就会越退化掉了嘛。对不对?所以我们中医的看跟西医的看法就不一样,尤其是经方。经方就是想尽办法让你胰脏功能回复,恢复了以后让你身体可以自己分泌胰岛素,血糖回到正常。
  新加汤也是一个补救的处方,就是病人吃完了发汗的药以后身疼痛、脉沉迟,表解了,表证伤寒中风都没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些虚证。用这个来补回去就可以了。回去。那“以水一斗煮取二升”,把残渣去掉,余依桂枝汤法。
  我们在学医的时候,大家要提防,我们要化繁为简,因为时代的背景,可能以后,一百年以后,吃的东西又不一样了。所以,你说按照张仲景说的忌滑冷什么,张仲景那时候也不知道可以吃生鱼片,所以,我们干脆反过来说,你可以吃什么,是不是很简单?
  所以你吃完桂枝汤以后呢,像吃完这个药以后你可以吃一些饭类就好了,吃清淡的,不要再吃油腻的东西。你如果吃肉,会有浮热。就是比如你吃了桂枝汤或者麻黄汤,或者葛根汤,吃完了以后,结果呢你去吃肉类,肉类吃了以后呢,结果把你原来应该要发表,病邪要完全出去的,可是你吃完这个发表的药以后你吃了肉类,病邪不会完全出去,因为肉类不会很好消化。所以你就吃一些清淡的,一些米汤类的,吃面也没有关系,你不要一定要吃稀饭,那北方人吃面,面食也可以啊,你可以用面食煮烂一点,清汤就可以了。不要去硬要加什么猪油什么东西,这样子想就好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解表发汗的药都是很热性的药,很热性的药的话,当然寒性的食物就不要吃啦,像生菜沙拉,冷的东西都不要吃,这样就好了。等到什么时候再吃?等到正常了以后再吃。什么叫正常?我刚才给诸位介绍啦,第二天中午胃气回复了,就是正常。诸如此类的。
  所以新加汤是弥补汗剂用得太过了。所以当你汗流不止的话,要开桂枝汤加(炮)附子,不要开错开成新加汤哦,新加汤是补津液的哦。为什么叫“新加”?就是吃这个新加汤瞬间把津液给他补回去。所以叫“新加”。病人一直在流汗不止,你应该开桂枝汤加附子,结果你开错了,开成新加汤,他一边在吃一边在流汗,越吃他还是在流汗,就是你开错处方了。汗流不止是表虚,表虚的时候我们要加炮附子。


## 六八: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如果发汗以后,病人出汗了,不要再给他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所以,当你发汗以后么,病人很好啊,身体都很好了,但是有一点咳嗽的现象,还有一点喘,短气的现象,这时候没有大热了,因为热已经退掉了嘛,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都可以去热,小孩子发烧,大青龙都可以去热,你看这发烧是什么病,再决定给他。那没有大热的就可以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这里有个重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个药虽然有麻黄在里面,但是吃了麻杏甘石汤并不会流汗。你不相信你回家到我们中药行去买个麻杏甘石汤,药粉,你给他吃两大勺两汤匙三汤匙下去,不流汗就是不流汗,如果你吃了麻杏甘石汤流汗,那个药厂配的比例不是黄金比例。
  什么叫黄金比例?告诉你黄金比例,如果我们会用到麻杏甘石汤,治疗气喘用。麻黄我们用三钱,杏仁用两钱,石膏呢,我们用五钱、六钱都没有关系,(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黄金比例:麻黄三杏仁2石膏5到6)。
  这个跟大青龙、小青龙不一样哦,大青龙呢麻黄,比如麻黄你开六钱,诸位说麻黄开六钱吓死了,不要怕,我教你个技巧,这个是经方,你杏仁开2钱石膏你开4钱,你看4+2刚好跟麻黄正好相等,绝对不会伤到津液。这个就是我们的经方。你回头去再看我们大青龙的比例有没有,张仲景开的就是这样子。石膏的目的呢就是去热,清热,里面太热了。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石膏也一样,是去热。杏仁呢是去痰,还有润肺。所以说,麻杏甘石汤呢,我们只需要,他没有大热嘛,跟大青龙不一样,炙甘草(板书),我们不需要靠麻黄来发表出汗,所以麻黄的剂量不用很多,跟大青龙不一样的地方。
  大青龙的时候,病人有高烧啊,有时候咳得都呼吸不过来,SARS那种就是这种大青龙汤症。你处方麻黄剂量不够,明明是大青龙汤可以治好的,可是你手软,你处方不够,病人死掉了。所以,你了解我意思吧?所以,(症状确定)下手要重,下手重不要怕,关键是比例,这就是比例。那老师,这个人高烧很重,咳嗽痰不多,石膏用到五钱,杏仁用一钱,麻黄还是六钱嘛。如果病人痰很多,烧没有那么高,石膏用两钱,那杏仁用四钱,可以加减嘛。注意石膏加杏仁的量一定要和麻黄相等。石膏跟杏仁配在一起的时候再加上麻黄,麻黄配上石膏跟杏仁的时候,这个是在救急的时候使用。
  这个麻杏甘石汤本身没有发大热,所以你不用担心啦。
  如果病人高烧,你开出来的处方竟然是麻杏甘石汤,是你开错处方,麻杏甘石汤不是治疗发高烧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病人发汗以后有喘的现象,我们就开麻杏甘石汤。
  后面的比例呢诸位就参考我这边。
  煮的方式,也是一样,先煮麻黄。
  开的一些汤剂,有的时候你不知道时机怎么用,这个因为你现在还没有经验,等到你们学完处方以后,只要用过一次,从此就记得了。所以,不是很难,大家不要怕。用过一次,就够了。


## 六九: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如果发汗过多,你给病人比如说用汗剂,发汗太多了,比如麻黄汤开太多了,结果呢,病人出现一种现象,“叉手自冒心,心下悸”,后面会出现很多的,什么脐下动悸啊,心下悸啊这种现象。开始介绍条辨之前呢,先给诸位一个概念。(画图),乳中穴,肚脐,心下悸,动悸在这边。摸上去都能摸到心在跳动。脐下,老师,脐左脐右呢,肚脐在这边,我要区分咯,画成三角形的肚脐,区分一下,左边呢肝,脐中间呢是脾,肺在右边,肾在上方肚脐以上有动悸我们是从肾脏下手治疗,肚脐的左边有动悸从肝脏下手,肚脐以下从心脏,肚脐右边从肺脏开始下手,肚脐正中间代表从脾脏下手治疗。诸位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概念。慢慢慢慢我们进入金匮的时候有一个处方,非常厉害的一个处方,也是救了很多人的一个处方,跟这个都有关系,是阴阳的这个生命的中心。
  这里呢诸位先学脐下悸,肚脐以下动悸的时候是心脏。所以,肚脐往下走是不是下面有关元,关元是不是小肠的募穴,跟心脏是不是表里?
  这个呢,你发汗过多,当我们处方使用麻黄汤的时候,肺在上面,你用麻黄汤处方的时候,肺里面的津液会往外走,跑到皮肤毛孔上去流汗出来。正常的人,身体很好的人,当这个津液出去的时候,人体是没有间隙的,不能有空气的。空气进去还得了,你杀人了。你不相信那个针管,里面没有东西,注射进去看看,(不要哈,输液什么的人体进了空气会死人的。)。人身上没有空气的。如果汗一出去的时候,后面会自然补位。正常人呢,画图,肚脐,大肠在这边,肛门,直肠,小肠在这边。小肠是火,大肠是金,脾脏在这边。当我们的食物呢吃到胃里面去以后,食物到了小肠,小肠是火,小肠很热,就把食物分解掉。分解掉以后进入大肠的只有水和食物的残渣。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这个水从这边回头到肺里面来,这个是肺里面最好的津液的地方。那你没有经过这个管道,喝水,喝水的话水喝下去就跑掉了,根本不会经过小肠,再经过大肠,所以水不会回头。所以有的人是“渴饮千杯不能止渴。”“我好口渴,”喝了半天水还是不能止渴。这个肺里面的水一定要从食物里面的水来。
  所以我们人取得水有两个管道,一个是饮食的,吃东西的食物,饭里面有水。饭里面没有水的话,饭里面干干的,丢到墙上会弹回来,这种饭你咬不下去的。要丢到墙上就黏在墙上的饭才好吃。这是食物里面的水。食物里面的水会为我们身体所受用,这是我们阴的的来源,血的源头啊。当你的肺里面的水排掉以后,下面的水根本没有办法上来,顶在这个地方,就会产生“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为什么要按到这边?因为按到他比较舒服。喜按嘛,按到比较舒服。诸位记得哈,只要“喜按”,按到比较舒服,代表里面都没有问题。按到不舒服,代表里面有实证,有危险,肿块,肿瘤,癌症啊,“不要按我”。大便堵到也是“不要按我”。这里按到的话代表里面没有问题,是虚证,是水冲上来。这个时候呢是“桂枝甘草汤主之”。
  平常人,你正常人没有什么关系,发汗就好了。有的人就会有心下悸,就是他平常肠胃就不好,所以他汽化的功能不够,所以药下去的时候汗发掉了,水回来补位的时候没有那么快,不像我们补位很快。所以我常常要教大家练功夫,练丹田啊,练气功,希望你补位快一点,麻黄汤一剂下去就结束了。有些人麻黄汤下去结束不了,他吃了以后,两个人,一个人好了,一个还叉手自冒心,水气往上冲。
  正常我们,在身上的时候,水,水气呢,这两个不相等。水汽是我们身体受用的,水我们身上不受用。意思就是说这个水是冷的,是寒的,水汽是热的。所以如果说你跑到镜子前面对着镜子吐一口气,烟雾有没有,那个水汽在镜子上,这是正常人嘛。你吐了半天没有汽啊,这根本是僵尸之类的。没有热嘛哈。水汽是我们身上所受用的。水是不受用的。如果是水冲上来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动悸的现象。因为心脏是火嘛,像引擎开在那边,汽车引擎很热,结果你那水倒在引擎上面,会有动悸的现象。你知道我意思?引擎正在开你水倒上去,心脏不受用这个水。所以会有动悸的现象。心不受这个水。这个时候呢我们用桂枝甘草汤。
  为什么用桂枝?就是加强心脏的力量,喷射的力量。因为桂枝在这里,在本草里面,我们常常说这个桂枝呢可以降冲逆,就指的这个地方。桂枝能够降冲逆,我们在经方里面有桂枝加桂汤,桂枝汤里面加肉桂。在桂枝甘草汤的时候,这个冲逆指冲脉,水往上升,有桂枝下去以后,可以把这个水汽化掉。因为只有中焦,心下的这个地方而已,所以用桂枝甘草汤就可以。这个是弥补的一个措施。
  剂量上面来说呢,四两,4:2,桂枝四,炙甘草二。后面金匮还会介绍桂枝加桂,奔豚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加桂,为什么?我们到时候再介绍。这里呢是两味药,来弥补,万一说有个病人,医生病没有错,是病人本身的里虚,本身身体不够才会产生这种现象。所以你如果说处方给你病人吃了以后,你很stress,你说一个人吃了以后麻黄汤很好,一个病人吃了心下悸,手抱着胸口很难过,心动悸很利害,手按着想要压制住他。你心里很难过说是我错了,你没有错,这个人本身缓不解急,来不及补充这个水。这个水呢三碗煮成一碗,因为药只有一点点嘛。一剂喝下去就可以了。


## 七十: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吃桂枝汤太过的情形,所以动悸的位置不一样。 这个(六十九条)发汗,吃麻黄汤,肺里面的津液不够,下面的津液来补的时候,来不及补,梗在这个地方,所以产生心下悸。这个是桂枝甘草汤,两味药就够了。你如果是吃桂枝汤太多,吃过头了,那弥补他的方式,你怎么知道他吃过头了?就是病人会有脐下动悸的现象。“欲作奔豚”,这个“欲”就是还没有作。准备要作奔豚,但没有发奔豚。我们后面要介绍“奔豚”的现象。这个是比它(桂枝甘草汤)多两味药。茯苓呢,张仲景用得很多,在本草里面呢,茯苓可以去烦。这桂枝降冲逆啦,茯苓呢除烦。一般来说,大家对茯苓的了解就是,茯苓利尿,实际上,茯苓的颜色是白的,长在松树的根下面,松树的主根下面那是茯神,枝根上面产的是茯苓。过去我们介绍神农本草也讲过。要找茯苓很简单,找那个山猪啃过的地方就有茯苓。这个茯苓本身有滋润津液的功能。茯神呢,本身能够定心神。茯神、茯苓都同生在松树下面,所以,茯苓本身就有除心烦的功能在里面。我们书上写得很多,大家看书上就有了。书上有的我们就不用再讲。
  所以说,如果桂枝汤开多了以后肠胃的津液没了产生动悸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茯苓甘草桂枝啊,红枣,把这个津液补回去就可以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杰克_淞

加油

蚩萸山人 回复 @杰克_淞

加油,

听友371921653

学习中医,从孩子抓起!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371921653

孩子是未来,传道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倪海厦 伤寒论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

by:博爱传奇慧净居士

倪海厦伤寒论人纪

尊重倪师,认真研学中医!建议学习顺序《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by:听友39193748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

倪师确有很多过人之处,但还请听者结合实际,辩证的听!倪海厦,国际旅游文化发展研究会医师,医师研究中医达30年之久,并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项。被喻为当代少见...

by:沙漠里的活鱼0002

倪海厦讲《伤寒论》

专辑收录了倪师讲伤寒论全集,欢迎下载学习。

by:倪海厦汉唐经方馆

声音主播

2572158.6万

简介:蛮神润志蚩尤故里,求学问理岳麓书院。循理探纪得缘闻道,私淑靓觉得悟老子:象不可迷,名不可执,德不可为,道不可得;无有至极,守真为本,积啬为基,请检无为;道褒无名,闻异行殊,至简难明,易行难传。不惑立志守正行医:身心同治,医道双行。终志立大道于天下:驭术载道,正身行道,定心合道,化我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