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050:讼卦—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2023-07-13 07:30:0005:35 1万
声音简介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锡:同“赐”,赐给。秦汉之前读ci,之后读xi);pán带:大带,古代官服的一部分。褫chǐ:指剥去衣服。三是指多次的意思。


本爻的爻义是:或许受赐官服大带,但是一天之内被多次剥夺。


上九以阳刚居于讼卦的终极之地,象征恃强争讼到底而不知悔改的人。一般来说,这种强讼不止的人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爻辞在“锡之以带”之前加了一个“或”字,表示偶然性。即使如此,这种通过争讼而获得的高官厚禄也是极不光彩的,弄得身败名裂。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象传》说:由于争讼而得到赏赐官服佩带,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上九象征恃强争讼到底而不知悔改的人,即便他因此而得到升官之赏,但是这完全是由于偶尔遇上了退让不争的人而已。一般来说,这种强讼不止的人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爻辞在“锡之以鞶带”之前加了一个“或”字,表示偶然性。即使如此,这种通过争讼而获得的高官厚禄也是极不光彩的,必然受到舆论谴责,结果还是保不住,甚至在一天之内被君王连下三道命令加以剥夺。很快便弄得身败名裂。这完全是咎由自取。上九所得到的恶果,正好印证了卦辞和《彖tuàn传》中所强调的“终凶,讼不可成也”的告诫。可见,整个讼卦不是教人如何争讼,而是教人息争止讼的。


西汉末年,外戚王氏当权,到王莽时,终于改朝换代,把姓刘的江山换成了姓王的,建立起了新朝。王莽做上皇帝后,倒想一扫汉室的旧病,可是,他泥古不化,什么都要从经书去找根据。今天看到《尚书》这样讲,他下一道诏书;明天看到《春秋》那样说,又一道命令。我们举两个例子:


一例发生在王莽做皇帝的第五年。当时,中国东北、西南的少数民族,都趁中原政局不稳,经常到边境骚扰活动。王莽下决心要平定四夷。到边境作战,战马是少不了的。为了购买战马,王莽下了一道命令,要中原的十二个郡国,拿出四十五万布帛来,去买战马。诏书一下,各郡国的官吏都到处向百姓催征。不久,按照王莽的诏书,各郡开   始源源不断地输送布帛,到处都是运输的人流。正当布帛已经筹集过半时,王莽又因母亲生病的理由,下了一道诏书,说暂时不征集布帛了。其后,王莽又一直无下文,征不征收布帛,征收了的布帛怎么办?大家都不清楚。


另一例发生在两年后。王莽仿照《周官》的文字,把中原分为六郡,六郡又各分为数县,郡县的名称,都是从经书、谶chèn书中去找来的。但各个书上说法不一,王莽就将名字改来改去,以至有一个郡的名字,就前后改了五次。弄得一个地方,究竟该叫什么地名,连当地人都不清楚了。


王莽所下的诏书,也是如此。为了说明一个地名,往往不厌其烦地去追根溯源,这里现在名XX,以前乂名XX,以前的以前又名XX,以至班固将它作为笑料,写在《王莽传》之中,成为贻笑下古的把柄。由于政令无常,王莽改制简直就是一场历史闹剧,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上九的人生启示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治国如烹小鲜。”煎小鱼不停去翻动,就会鱼烂满锅。王莽改制号令反复,失败是必然的。治国如此,办事也是这样,做一件事情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办,后天又重新来,是绝不会办好一件事情的。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专一的精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康音主播

前排报道,易经演播的很精彩,点赞投票支持!

半斤八两___ 回复 @康音主播

谢谢康音主播一直以来的支持

康音主播 回复 @康音主播

我们互相支持!

猜你喜欢
易经64卦

走进易卦八卦,带你顺利行走天下!

by:天天林中清泉

易经64卦详解

催更,课程咨询QQ:14405943《易经》的智慧——古人曰:不学“易”,无以为将相,无以成大医。这就是经典的源头活水,在《易经》的影响下,产生许多著作,比...

by:鬼谷子财商学院

《易经》序卦传

《易经》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其排列次序现传有两种;一种是通行的《周易》,分上下经,上...

by:华商学校

《易经》杂卦传

《易经》是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杂卦传》中说明了《易经》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将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

by:华商学校

易经64卦新解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by:天道之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