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史:剿抚之间

2023-07-17 04:09:0113:30 4496
所属专辑:军武速递
声音简介

自去年冬天后金大举入塞,崇祯下旨各地勤王以来,陕西大批精锐边军被抽调东去勤王,他手头可用的兵力大为削弱。而秦晋两省的勤王兵大批哗变,加入“流寇”,更是让“流寇”实力大增。因为陕西连年遭灾,粮食匮乏,陕西的“流寇”纷纷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打粮”。

当时的山西也一样是两极分化,民不聊生,老百姓早就想造反了。现在陕西的造反好汉们来了,山西活不下去的屁民纷纷前去投靠,整个山西被搅得鸡飞狗跳。山西巡抚宋统殷气不过,感觉这都是杨鹤的锅,于是上书崇祯,弹劾杨鹤“因循养寇”,“以邻为壑”,导致了现在山西的局面无法收拾。崇祯接到老宋的奏折,对杨鹤也是大为不满,下旨申斥,要他赶紧想办法解决“流寇”的问题,否则就要逮京问罪。

杨鹤接到崇祯的申斥圣旨,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办法。围剿吧,陕西的精兵都调走勤王了,拿什么剿?招抚吧,朝廷不给银子不给粮食,拿什么抚?杨鹤想来想去,只好祭出老套路,上书把陕西的实际困难陈述了一番,然后恳切希望朝廷能拿出点真金白银来赈济一下。为了说服吝啬的崇祯,杨鹤还特地为皇帝算了一笔账——杨鹤说,如果采用军事手段围剿,那么“行粮犒赏,所费不赀”,花销比招抚不知道多多少倍。而且军费花了就是花了,换来的只是多杀掉一些皇上的子民,没任何回报。而如果把钱花在赈济上呢,那么不但造反的人会放下武器回家种田,而且这些人日后还能再为朝廷缴纳赋税,长远看是有回报的。两相对比,当然还是赈济合算。

杨鹤可算是对崇祯的心理太了解了。崇祯这人,特别看重钱,对下边给自己卖命的士兵都特别吝啬,“请兵食则怒”,不然也干不出把山西勤王兵三天调三个地方不给粮饷,导致山西兵哗变的奇葩事来。对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只想着不停压榨,根本不愿意给一点点救济。就在陕西已经饿殍遍地、“流寇”成群的崇祯三年,崇祯还下旨,全国每亩田地在原有加征基础上再加征“辽饷”三厘,各省概不得免。对这种领导,你直接跟他说要他拿钱出来赈济那是绝对没门儿的,但是你跟他一算账,让他觉得赈济比围剿合算,他可能就同意招抚了。

崇祯接到杨鹤上书后,马上下发群臣进行讨论,结果支持杨鹤意见的人不少。崇祯思谋再三,终于在崇祯四年正月批准了杨鹤的计划,指示他“相机招安,允协朕意”。

同意是同意了,钱和粮食从哪儿出呢?这一次,一向吝啬的崇祯总算舍得出了一点血——从内帑中拿出了十万两银子。但十万两银子实在太少了,崇祯又舍不得再出,于是下旨让陕西的藩王们再“协济”一些钱粮。朱家的王爷们几乎个个都是守财奴,谁愿意拿钱出来?崇祯一再严旨催促,五个藩王才抠抠搜搜凑了五万两银子和二万石粮食。

银子和粮食虽然不多,但总算是有了,那派谁去负责赈济呢?崇祯想来想去,想到了御史吴甡。

吴甡早在天启年间就已经是御史了,为官清正廉洁,口碑很不错,但当时正是魏忠贤当权的时代,吴甡跟魏忠贤不对付,被九千岁踢回了家。崇祯上台后清洗了阉党,吴甡又官复原职,回到了朝廷。这次陕西的赈济,交给清正廉洁的吴甡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崇祯四年二月,吴甡被任命为陕西巡按,带着凑来的十五万两银子和二万石粮食跑到陕西,开始了赈济工作。

要说银子和粮食确实是最硬的硬道理,吴甡一到,杨鹤招抚的底气一下就足了,马上让人拿着免死牌到处宣传,说朝廷已经派大臣带着钱粮前来赈济,希望造反的屁民“迷途知返”,早日返回家中接受赈济,安心务农,朝廷既往不咎。

老百姓造反,本来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现在一听说朝廷拿出了钱粮赈济了,立马欢欣鼓舞,纷纷放下武器回家接受赈济去了。连崇祯元年就起来造反的“前辈”——“点灯子”赵胜和“不沾泥”张存孟在听说朝廷赈济招抚后,都派人联络了杨鹤,接受了招安,其他的各路接受招安的义军大大小小不下几十股。杨鹤从招安来的义军中选择部分战斗力强的编入明军,其他的都遣散回家了。

而最大的招抚“成果”,应该算招安了神一魁。

神一魁原来是榆林镇的一名边军士兵,崇祯三年冬天,因为朝廷拖欠军饷,无法生活,他和哥哥神一元一起带领三千多边军在宁塞堡扯旗造反。这股义军因为都是军人出身,个个能骑马射箭,战斗力远超饥民组成的造反队伍,因此起义之后纵横陕北一带,很快发展成了陕西“流寇”中最强的一支。后来神一元作战中阵亡,神一魁成了这支队伍的领袖。

吴甡到了陕西之后,杨鹤有了本钱,马上重点开展对神一魁的招抚工作,派人去跟神一魁谈判,说只要神一魁接受招安,就给封官,手下人都给钱粮回家种田。神一魁造反本来就是因为欠饷导致无以为生,现在朝廷给钱给粮还给官儿当,造反的意志很快就动摇了。三月,神一魁带领部下五千多骑兵跑到宁州接受了杨鹤的招安。杨鹤给神一魁封了个守备的官儿,其余首领都编入明军,下面的士兵一人给了二两银子,全部遣散回家了。

就这样,到了崇祯四年四月间,短短两个多月,陕西境内的主要“流寇”已经被招安得七七八八了。杨鹤的招抚计划取得巨大成功!

可是,杨鹤却高兴不起来。

为啥呢?

第一,杨鹤心里清楚,这些“流寇”能被招安,靠的就是吴甡带来的那十五万两银子和二万石粮食,可是陕西饥民遍地,数以百万计,就这点儿钱粮,那就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想让吝啬的皇上再接着拿钱赈济,那是铁定没戏的,等吴甡这点儿钱粮一用完,灾民又没了指望,该造反的还是得造反;

第二,陕西的官员反对他招抚的人也很多,尤其是延绥巡抚洪承畴。老洪虽然是经杨鹤的提拔保举才从粮食局长升任延绥巡抚,但骨子里还是对老杨不太看得上。他认为老杨就是不会用兵,怕打仗,所以才整天搞招安。这些反贼没一个好东西,全是脑后长反骨的家伙,只有杀光他们才能天下太平。因此,老洪在自己的辖区是自行其是,根本不管杨鹤的部署。崇祯四年四月下旬,老洪不请示不汇报,直接自己策划了一场鸿门宴,把已经接受招安的三百多“流寇”首领叫来赴宴,然后席间伏兵杀出,把这三百多人杀得干干净净。这事儿一传开以后,已经接受招安的各路人马纷纷躁动起来。杨鹤急得跺脚,但也无可奈何。

果然,到了五月间,本来已经接受招安的“点灯子”和“不沾泥”再次举起反旗。本来就反对招抚的陕西官员纷纷上书朝廷,说老杨对流寇一味退让,不敢压制,才导致流寇轻视朝廷,故而降而复叛。

此时杨鹤已经感觉情况不妙,自己再在陕西呆下去非得把老命断送不可,于是在七月间给崇祯上了一封奏折,可怜巴巴地说:“臣自历任三年余,无一日不在多凶多惧之中”,又说自己“日复一日饮食不进,形容渐枯”。晒完惨以后,老杨直接提出了辞职,并且推荐由洪承畴来接替自己的总督位置。没想到的是,崇祯的批复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还着悉心料理,不得遽求卸担!”

——想撂挑子?没门儿!

这下老杨知道跑路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出路只剩下尽量先安抚住实力最强的神一魁,只要神一魁不反,陕西的局面就还能勉强维持,自己也不至于被逮京问罪。

可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九月间,神一魁部终于也反了。

为啥呢?因为当初老杨招安神一魁的时候,只给神一魁封了个守备的官职,而他手下的大小首领们都没捞到一官半职,这就让大家都很不满意。后来洪承畴杀降的事情传出来,大家更加觉得朝廷靠不住,纷纷鼓动神一魁再造反。神一魁虽然暂时还不想造反,但已经越来越压住下面弟兄们的怒火了。

到了八月间,又出了一件事情,彻底激怒了神一魁的部下。

神一魁部接受招安以后,被杨鹤安插在他们原来起义的宁塞堡,受宁塞堡守将吴弘器的辖制。五月到八月间,神一魁带领弟兄们三次和入塞抢掠的蒙古人作战,立下了战功。可是战后论功行赏,每次吴弘器都是奖赏只给自己手下的明军,神一魁的手下屁都没有。开始神一魁还极力压着下面弟兄们不让闹事,但次数多了,他也压不住了。八月间,吴弘器又一次对神一魁的部下有功不赏,神一魁手下一个叫茹成名的汉子终于搂不住火了,挥起老拳把老吴痛揍了一顿。

事情发生以后,已经深陷“养寇”指责的杨鹤,不敢再偏袒这些昔日的“贼寇”了,反而要做出严厉的样子来——他逼着神一魁把茹成名押到总督府,然后将茹成名凌迟处死。这一下,神一魁的部下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了,他们不但恨杨鹤,恨老吴,甚至也对带头大哥神一魁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九月间,神一魁的部下终于哗变,挟持着神一魁重新竖起反旗。再次造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吴逮住宰了,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神一魁部再次造反的消息传到总督府,杨鹤知道,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剩下的就只有被逮京问罪一条路了。果然,十月间,崇祯下旨,将杨鹤革职,并派出锦衣卫将杨鹤逮捕回京审讯。最后经定罪,老杨被判了个流放袁州。在袁州度过了三年流放生涯后,老杨终于悲惨地死去了。

其实说起来,老杨的招抚计划是经崇祯批准的,之所以最后招抚全盘失败,主要原因并不是老杨无能或“养寇”,而是在于崇祯舍不得投入更多的钱粮进行赈济。同时对洪承畴任意妄为,杀降激变的举动,崇祯也没有任何处置,反而予以肯定。结果就是陕西到处都有官员学老洪的样子杀降邀功,最后终于导致“流寇”愤而再次造反。说白了,崇祯才是招抚全盘失败的最大责任人,但他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有错的,错的永远是下面的执行者,他自己则必须是“英明圣主”的形象——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甩锅”思维。前有耿如杞,后有杨鹤,都是崇祯“甩锅”思维的受害者。而在这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官员成为“背锅侠”。

老杨被逮京问罪后,他极力推荐的洪承畴被崇祯任命为新的陕西三边总督。随着洪承畴的上任,一个极度血腥的时代由此开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喜马讲经典·明末农民战争史丨李自成如何灭掉明朝,又为何迅速败亡|顾诚原著有声熊猫解读

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因为艰深枯索或卷帙浩繁,让人望而生畏,很少有人真正认真读上一读。因此,我们推出了“喜马讲经典”栏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解读那些深...

by:有声熊猫

明末行

【内容简介】庞刚回了悲催的明朝崇祯八年,适逢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作乱,外有满清入侵,这位城管出身的哥们应该怎么办呢?是随大流等着迎接满清鞑子的入侵还是要拿起菜刀...

by:卓纳文化传媒

战争真相|近现代战争史|战争史话

探寻战争背后的真相,全面解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的战争细节。这个专辑不仅解析了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还探讨了战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和...

by:历史探案馆

战争真相|近现代战争史|战争史话

创建人曾从事部队战史编写,专注近现代战争史,闲话战争故事,弘扬中华武德。这张专辑将带领听众深入探索战争的真相,解开历史上一系列战争背后的故事。通过精彩的讲述和音...

by:历史探案馆儿

战争秘史

内容重点:古罗马军团为何能横行欧亚?为什么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会覆灭?拿破仑为什么会兵败滑铁卢?为什么说一颗钉子让查理一世一败涂地?是谁放火烧了莫斯科?美国独立...

by:吾王Dream

MC战争史

MC发生的战争,上下五千年的战争。

by:通信兵小杨

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

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片战争芯芯片战争芯...

by:产业地产章伟

明末疯狂

【内容简介】吴世恭穿越到天启末年,身不由己地上了魏忠贤这条破船。在明末,朝廷内有党争,外有造反。疆域边,后金兵虎视眈眈的恶劣环境中,他不懂历史进程搞投机;不会发...

by:栩栩如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