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郑州丨“美姿仪”者潘安也,本是荥阳中牟人

2023-07-29 15:10:4707:08 161
声音简介

潘安,这位古代第一美男子的名字,早已成为男性容貌好的代名词。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以能得到一句“貌比潘安”的称赞为荣。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美男子是河南郑州人。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人。他出身儒学世家,少有才名,妙有姿容,才华如江,但落了个被夷三族的惨淡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下同

以美貌留名千古,潘安到底有多美

事实上,潘安并没有画像传世,关于他到底有多美的问题,我们只能从与他相关的文字记述中窥得一二。

唐代房玄龄主编的史书《晋书》中,有《潘岳传》一则。在对他外貌的描述上,用了“美姿仪”三个字,并记载了一个故事,生动体现了潘安的貌美。

其言道:“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联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

一个掷果盈车,一个投石满载,可见时人对美丑的区别对待有多么严重。晋代女子面对俊秀郎君的态度,也比现在的追星族狂热得多。

南朝笔记《世说新语》“容止篇”,记有类似的故事:“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潘安还是那个潘安,但故事中的反面教材,从张载变成了左思。这两个人都是与潘安同时代的才子,却以貌丑为后人所认识,实在是有些委屈。

不过,《世说新语》中还提到了一位美男,名为夏侯湛。他容貌俊美,和潘安交好,两人常常一同出游,被人称为“连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一同出游,多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事。读到这样的故事,也让后人对潘安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更可贵的是,“万人迷”潘安在感情上十分专一,并没有因外貌优越而处处沾花惹草。他与西晋名儒杨肇的女儿杨容姬年少成婚,夫妻情深。在杨氏亡故后也矢志不渝,再未续弦,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后世女子将潘安的小字“檀奴”作为对夫婿或所爱慕男子的美称,就是出于对“潘杨之好”的向往。

潘才如江,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古人爱才,潘安能够留名史册,更多是出于他惊艳绝伦的文采。

潘安家学厚重,少有才名,是远近闻名的“奇童”。弱冠之年,就以为他人代笔而作的《藉田赋》声闻朝野。

魏晋时期,才子辈出,潘安诗赋哀诔皆擅,与陆机并称“潘陆”,站在了那个时代的文坛顶峰。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将潘安的诗歌列为上品,提出“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并引东晋人谢混语“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排沙简金,往往见宝”进行评价。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使用了“潘才如江”的典故,可见后世对潘安文学成就的推崇。

综观潘安的诗歌作品,他为亡妻所作的三首《悼亡诗》最为有名。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情真意切的词句,写尽了潘安对亡妻的悱恻思念,开创了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先河。从他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唐朝诗人李商隐还用“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为之注解。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潘安《秋兴赋》

汉魏晋文人以赋为尊,潘安作为魏晋文坛公认的重量级角色,写赋的水准也是一流的。他的《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沧海赋》《登虎牢山赋》《狭室赋》《怀旧赋》等作品,辞藻华丽,感情浓郁,集中体现了魏晋名士的隐逸之风与清谈之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他说:“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并给予了他“魏晋赋首”的崇高地位。也有评论家认为,潘安过于注重形式,缺乏深厚内容。但无论如何,潘安都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西晋文学顶流。

趋炎附势,身陷政治斗争被夷三族

潘安的仕途经历,与他的样貌和才华不成正比。他位卑才高,仕途坎坷,为求腾达趋炎附势,最终身陷政治斗争被诛杀三族,还在史书中留下了为世人诟病的人格污点。

潘安出身荥阳潘氏,祖父官至安平太守,父亲官至琅邪内史,但这些职务都是中下级官吏。相较于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的门阀士族,没有世祚之资的潘家只能算作一般仕宦家族,从未进入真正的上层社会。九品中正制的存在,更是阻碍了包括潘安在内的中下层士人的正常入仕之路,使得他们只能依附于豪门贵戚,才能求得仕途上的发展。

年少时,潘安因才华横溢和容貌出众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通过察举制度被辟为司空掾,举秀才。但心无城府的他,并未认识到朝廷暗藏的各种危机和矛盾,因此在崭露头角的同时,也招来了众人的嫉妒。

《晋书》记载:“岳才名冠世,为众所嫉,遂栖迟十年。”三十多岁时,潘安被外任为河阳县令,这段经历是他政治生涯中少有的政绩。

在任期间,潘安结合当地多河滩、多风沙的地理环境,令百姓在农余之时栽种桃花,改善了河阳县的水土环境。他还实行“浇花息讼”的措施,整治民风,调解百姓日常纠纷,得到了“河阳一县花”的雅号。

“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潘安在河阳县所作的诗中,抒发了自己为政爱民的政治理念。但一个小小的县令,既无法让他一展雄心壮志,也无法让他带领家族实现兴旺。

此后,潘安先后依附权贵杨骏、贾谧等人,一度官至黄门侍郎的清要职位,还做下了“构陷太子”之类的恶事。

《晋书》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汲汲营营的潘安,在贾谧倒台后,被人诬陷党同他人密谋为乱,落得满门覆灭的结局。

结语

史书中,古人用“趋权冒势,终亦罹殃”八个字总结了潘安的一生。有颜又有才的他,成为“文人无行”“才高品劣”的负面典型,可谓是“生得漂亮,死得难看”。

潘安的得意,浸润着潇洒放旷的魏晋风流;他的失意,也展露着西晋王朝的腐败乱象。一个名满天下且心怀抱负的文人,该如何在蝇营狗苟的名利场中,敲开光明纯粹的仕途之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央视综艺。这里的朗读都是微信公众号《典籍里的中国》里面的文章。古代典籍:历史著名典籍,介绍,地位等等。人物传记:包含历史名人,包括古代,近代以及...

by:哆啦KJ

典籍里的古今

从典籍里的历史出发,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谜团和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中,探索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的沿革,给人以启迪………

by:黄鹂呢喃

典籍里的中国(一)

故事化讲述60部典籍,全方位国学启蒙

by:梨落书书

郑州-黄帝故里

地址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黄帝故里景区内票价描述免费开放开放时间8:00-17:30乘车信息1.郑州火车站广场乘坐以下运营巴士:发车站终点发车时...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