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编剧高璇、任宝茹:我们为什么写《不完美受害人》

2023-08-05 16:35:0107:38 868
声音简介

“我们怕什么?我们怕伤害我们的人滥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我们害怕因为拒绝,会失去我们可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更害怕因为拒绝,会得到恶意报复和更大的伤害……不够强大所以畏惧,因为畏惧所以懦弱,因为懦弱所以屈从。”

在流量云集的古装IP和清新粉红的甜宠故事围绕下,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在这个暑期档显得“格格不入”。在这部电视剧中,“不完美受害人”们给出的观感有着极强的刺痛感,直面女性现实中遭遇的骚扰与侵犯,并抛出了那个屡次引发争议的传统问题:如果不愿意,当事人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说“不”?

《不完美受害人》用了整整29集来探讨这一问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该剧的编剧高璇、任宝茹强调,剧集的终极表达是讨论弱者与强权,“如果把剧中身居高位的人物换成一个女性,故事一样成立。”

相较男女,更关注弱者面对强权

“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如履薄冰”

记者:电视剧呈现的故事敏感又尖锐,观众对于你们的评价是“太敢拍、太敢写”了,有人说这部电视剧的每一秒都在热搜上“蹦迪”,所以,你们是怎么处理这样的难度的?

高璇、任宝茹:当然,它是一个极度敏感的题材,我们在创作和拍摄的过程中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同时,我们又相信它是一个拥有巨大社会共情的题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男女性别议题,而是当强者对弱者进行侵害、我们是否要勇敢说“不”的议题。

记者:播出期间,网友曾猜测剧中的人物有没有原型?你们压力大吗?

高璇、任宝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你,没有压力。很简单一个道理,我们研究了大量现实案例,包括身边朋友遇到职场骚扰、霸凌、PUA的经历,不管是“赵寻”还是“成功”这样的人物都是从社会现实中来,但我们并没有用任何一个原型事件和原型人物来做我们的模版。

我觉得大众会去对照那些很有传播度的案件,但是,所有的类似案例其实都有共性,包括在我们创作的过程中还层出不穷地出现新事件、新案例,每出一起,我们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就得到现实印证,当时我们还担忧:现实会不会把我们的剧都“剧透”完了?这就是共性啊。

所以压力不在现在,在创作的当时。类似事件在网络一有曝光我俩都会胆战心惊,一是担心题材过于敏感,二是怕最后戏拍出来、播出来时,大家会觉得我们是在Copy现实。

曾预判到观众会不喜欢“赵寻”

“就算不能共情,也请理解她的软弱”

记者:故事里的“不完美受害人”赵寻没有第一时间说“不”,甚至她的指控还会“出尔反尔”,观众对于这个人物的心情是复杂的。

高璇、任宝茹:我们这个戏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让受害者直面自己的懦弱和贪婪,面对了这个,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不说“不”、不敢说“不”。

有观众说,“赵寻”的名字谐音“找寻”,确实没错,她一直在找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她一直在摇摆、站在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一个方向走向“林阚”,另一个方向走向“李怡”。这个人物更多的是一个内观和自省的自我审视、自我成长,她肯定是不会让观众容易接受的。

我们不会预设一个美化或者保护的立场,都是把人性放在这里展现给所有人看。同时我们用温文尔雅、衣冠楚楚的形象去包装一个拥有权力者的形象,也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受害者一开始无法说“不”。因为对方的权力被包装成温柔的样子,实在是让人难以拒绝。直到他倾轧受害者,那种狰狞会跟前面的斯文形成反差,让人感到凛冽和齿冷。

记者: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会预判到观众的反应吗?

高璇、任宝茹:观众的反应,甚至有些观众极度厌恶我们剧中的“不完美受害人”,我们都能理解和预判。

我们内心更倾向于还原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我们在网上看到那么多被道德审判、被挑剔人性瑕疵、觉得在刑事和民事上都站不住脚的受害女性?她们到底有没有受到过侵害?是不是因为她们不能在刑事和民事上拿出有利的指控,她们就不是受害者?

我们想还原这些人物的复杂,让观众就算不共情赵寻也能理解她的软弱,理解她没有办法很快说“不”甚至理解她的贪婪,尤其是面对所谓“权力高位者”的时候。

我们想给这类受害者一种宽容,给她们一个慢慢成长的空间,让她们站出来发声的过程和舆论环境好一点,也许现实生活中她们反抗的勇气就更坚决一点。这就是我们写“赵寻”的意义。

顶级台词功底下的演员群像

“全组演员都非常‘卷’,没有人拖后腿”

记者:演员们精彩的表现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周迅多段在法庭上的辩护表现在社交平台刷屏了,她也提到这个剧的台词是她遇到最难的。

高璇、任宝茹:小迅的职业程度真是让我们叹为观止。她在开机之前就挑出40场戏,跟我们说:这40场是“要命”的啊!然后她提前一个月开始案头准备,只要不拍戏,回酒店就是背这40场要命戏的台词。

后来她的表现让全剧组都震惊了。除了最后一集给“赵寻”的辩护词刷屏,她给“米芒”在刑事庭上辩护的戏,台词大概有几页A4纸,密密麻麻,表演是需要林阚在庭上去谈正当防卫的量刑尺度,全部说下来要六分钟。那天到现场,她穿好律师袍就跟导演说“走位”,然后就开始念台词,手边没有剧本,眼前也没有任何提词器,六分钟一个不顺畅的地方都没有,全部说下来,我们法律顾问都“傻”了,是真傻了——想想她下了多少功夫才形成了肌肉记忆,台词已经印在脑子里,到了现场就可以专注表情与表演,这真的是太让我们惊叹了。

记者:女性群像的演出也非常好,包括刘奕君老师,豆瓣有观众评价成功这个人物说:演得太好了,“有点被恶心到了”。

高璇、任宝茹:所有的演员都投入了巨大努力做案头准备,包括刘奕君的台词也是,甚至有八九分钟的。他也会不停跟我们聊:这句话我这样去说行不行?我的语感是不是应该这样?全组演员都很“卷”,到了现场,谁也不会因为台词拖后腿,这个戏在拍摄过程中就没有出现因为哪个演员背不下台词而出现卡顿。

我们很喜欢看观众的解读,比如每个角色的名字是不是有谐音的含义,比如好多观众还给我们写了“爽剧的剧本”,“教”我们说这个故事要怎么写才是最“爽”的,虽然这些建议不是我们的选择,但看看也挺有意思。

我们很开心大家对于演员的喜爱,甚至在主要角色之外,大家也会被陈数和董洁的演出吸引,比如董洁的“李怡”,其实我们原来在剧本中,这个角色更偏符号化,符合大家对“情人”角色的认知,是风情万种的。但当导演说到想要董洁来演,我们马上get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怡”,一个在权力关系中选择“归顺”的女性,她找到了一个“自洽”,这个自洽就是对于这个有权力又有魅力的男人,李怡是爱他的,这样她自身的道德谴责会降低,把这些特质放在一个看上去不是特别风情的女性身上来表现,会更有力量,也更让人相信,董洁让这个角色变得不工具、不悬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江游天下

用完美一词来形容受害人,听着就别扭

猜你喜欢
大V专访

发刊寄语:你好,我是斯特凡,90后,一个曾怀有记者与间谍梦想的猎头。酒中壶,70后,一个充满文艺色彩与经历的人力资源人。粗粗算下来,我们在职场中默默观察了接近2...

by:酒中壶

阁主专访

道家大医派第二十一代传人。11岁随师云散真人进入终南山学医,35岁下山从医,从2004年至2017年,14年间累计诊治病患超40万人。2018年从「医者」转向「...

by:紫尘阁

小雅专访

微信公众号:小雅为你读诗喜马拉雅FM:小雅为你读诗同步播出

by:小雅为你读诗

《编剧点金术》编剧实用指南

本书作者是好莱坞资深编剧顾问琳达•西格,内容简洁清晰,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对初学者比较好理解,对资深专业人士也是必备手册。对编剧、制片以及执行人用来把握剧...

by:格灵瞳话

留学wow专访

本专辑所有资讯全部原创采编

by:留学wow

明星专访

一米阳光音乐台“OneMeterSunshineMusicRadio”简称SMR,是一个集音乐、情感、古风、故事、流行等多元化节目的音乐电台,以阳光传...

by:一米阳光音乐台

查理的编剧课(编剧干货知识)

520课程特惠来喽!!!5天时间入门短剧行业,帮小自找到影视圈入行的门路《查理老师短剧认知领跑营》课程原价299元,520优惠价10.9元,还不到一杯奶茶的价格...

by:查理老师的编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