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出现血月之夜:这是“神秘力量”的警示,还是纯属偶然?

2023-08-05 22:57:0107:05 7366
声音简介

最近,饱受洪灾之苦的京津冀地区再次惊现“血月”。由此,很多人又回忆说,在那不堪回首的疫情期间,也曾出现过好几回“血月”。

而如果你还有足够的耐心,再往前捋一捋,就会发现,这个“血月”,似乎总联系着一些天灾人祸,往往被认作是一种“不祥之兆”。

在中国文化中,血月被视为“邪气盛,正气弱”,主大凶;在印度-南亚文化中,将它看成作灾难前的警示;西方基督教文化则普遍把“血月”与恶灵和撒旦降临相联系,暗示着死亡、动乱和悲剧的到来云云。而且,他们还很爱把超级红月亮跟狼人的传说糅合在一起。

就看古代。据传1644年的春天,大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当晚,天上就挂着一轮血月;

这张画是比较还原的。记载中,崇祯皇帝上吊时穿的是蓝袍,只有重大仪式和下葬时才穿黄的

1863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攻陷,清军在此大开杀戒的时候,也正逢血月....还有1911年武昌起义之前,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均有人观察到血月现象。

换成西方,也是类似。

1453年5月初,欧洲地区遭遇了日食。当月22日,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再次死死围住的拜占庭帝国上空,竟然又出现了一轮血红的月亮。

此时,曾经辉煌无比的东罗马,几乎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这一座城池了。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代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它唯一的欧洲城市,奥斯曼旧都——伊斯坦布尔

即便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还在竭尽全力团结和鼓舞着所有派别的抵抗力量,不断向罗马教廷请求救兵,但血月的出现,还是让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的守城军民士气更加低落。

毕竟,日食+血月,这先后发生的自然现象,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中,属于非常不祥的征兆。

圣经中曾不只一次提到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场面,血月就属于其中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色”、“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大地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鲜血”

土耳其电影《帝国崛起:奥斯曼》中,君士坦丁十一世最后的誓言

血月发生一周后,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外城墙被攻破,拜占庭城内钟声大起,所有还具备抵抗力量的人,都被召集起来参与防守,水兵们也迅速撤回了内城,登上内城城墙——最后的搏斗开始了。

电影中,土耳其人的攻城场面——他们用最先进的大炮,把牢固的城墙轰开了一个裂口

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进行了最后的保卫战。他脱下了紫色皇袍,与潮水般接踵涌入的土耳其人展开巷战......按照官方推测,这位东罗马帝国的末代君主,最终战死于内城。

不过,有关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结局,土耳其方面的记载是“征服者并未能明确辨认出皇帝的尸体”。

而在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了数个世纪的希腊人眼中,君士坦丁十一世则成了亚瑟王般的英雄人物——往昔和未来之王,某日会再次归来,将土耳其人驱逐,收复君士坦丁堡,恢复昔日帝国的荣光。

矗立在希腊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塑像

这么看,所谓的“血月”还真是挺吓人的,它究竟真的跟一些天灾人祸、国家兴亡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还是纯属巧合呢?

咱们先稍微用科学常识解释一下这个“血月”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月亮是围着地球转的,而且,它的轨迹还不是正圆。

所以,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是咱们说得那个月亮的“阴晴圆缺”。

当月球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它就会显得更大和更亮。而在此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内影区的可能性也更加大,这就是咱们经常听到的那个“超级月亮”。

而如果又恰逢月食,即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我们说的那个“月全食”。

月全食的时候,地球遮挡了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光线,使得月亮被地球的阴影覆盖。

由于浓厚的大气层中的氧气和氮气等分子会将光线进行散射。这导致,在这个过程中,短波长的紫、蓝、绿、黄光都被散射掉了,只有长波长的光则可以穿透到地球的阴影内。因此,在一定区域的人们眼中,月亮就呈现出了血红色的状态。

这样的”血色月亮“,看起来确实非常吓人,尤其是如果你恰恰处于那种宗教气氛浓郁,周围环境动荡不安的时代。比如1453年,在最后阶段的围城战中,武器和粮食几乎已经消耗殆尽的的君士坦丁堡。

围城战最后阶段的拜占庭人,唯一的精神支柱,几乎就是宗教的力量了

在科学不发达,自然知识没普及的漫长岁月中,不同文化圈的人类们都无一例外的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抱有深深的敬畏之心。也由此将红色月亮视为了不祥预兆或者某种暗黑魔力。

但总的来看,大致的真相是,血月出现的频率较高,在人类的历史之中,总会有一些血月出现的时间段,刚好和惊天动地的大事或者自然灾害重叠。而受到了惊吓的人们又将其非常神乎其神地记载了下来,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幸存者偏差——人们只记得那些灾害和动荡的血月,却不会去追究更多的血月出现之时,并没有发生灾难的情况。

比如最近的2014年—2018年间,咱们全国各地几乎都曾出现过血月,但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房地产事业更是异军突起。

特别是2018年1月31日,因为此次月全食恰逢超级月亮加蓝月亮,又被媒体誉为百年一见的“超级蓝血月”。但你回忆一下,那一年,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整个大环境都还算相对平静。

此外,还有一种科学+玄学的说法是——由于全球各个地区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经度上,处于不同的时区。那么,当某个地区发生月全食,看到血月的时候,另外一个地区人们可能完全感觉不到,甚至还有的时区正好是白天。

难道...这能理解成,看到血月的地方就会发生灾祸,没见着的,就没事?比如,1453年东罗马灭国的时候,大明这边就很顺利,跟蒙古打了土木堡之变后的首个完全意义上的大胜仗。

请懂行的在评论里指点一下。

老实说,作为人类,对大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即便血月就是一种科学现象,但作为一个传说中的“神秘警示”,是不是也能督促我们适时反省一下,为啥一些人已经加油干,很努力了,日子还没“越过越甜”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荣誉学生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猜你喜欢
京津冀说车三人行

欢迎京津冀三位主播来谈车

by:贝塔FM

京津冀-京剧青衣“未来之星”

京津冀-京剧青衣“未来之星”演唱会,石家庄市演艺集团主办。2019年12月20日在石家庄大剧院演出。来自京津冀的20位青衣演员争奇斗艳~

by:巴蒂_b1

协同发展京津冀,做好大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京津冀红色故事会|袁派评书

演播:袁田、高山、王明军、李品鹏、隋锡军《京津冀红色故事汇》由袁派评书团队集体创作、演播的大型评书短段合集作品。依据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红色故事会》《忆...

by:不再下回分解

箫鼓春社:京津冀音乐类非遗考察(西河大鼓)

“箫鼓春社——京津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振涛、河北大学教授齐易为总主编,邀请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高校100余位传统音乐研究学者组...

by:慕陶室主人

河北廊坊今晨紧急限行,很多京津冀的驾驶员措手不及

河北公安交管网今天上午9:21分发布:廊坊市10月28、29、30日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而河北公安交管网此条通知的发布时间,比限行开始时间还要晚两小时二十分,实...

by:听友23639133

京津冀西河大鼓书会录音选萃

西河大鼓书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艺人创作演出过大量中、长篇书目,这批由无数艺人心血结晶凝结而成的书目是西河大鼓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遗憾的是,随着时间...

by:青年演员张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