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还没对华摆脱依赖,中国先对德“去依赖化”了

2023-08-29 19:47:4403:18 3744
所属专辑:国际热点︱解读
声音简介

据悉,上个月中德汽车界有一条消息引发了很多舆论关注:在汽车领域有众多客户的车企德国奥迪公司正在计划向中国购买整套电动平台的授权,目的是开发他们自己的独立品牌。目前尚不清楚奥迪公司将购买中国哪个车企的技术授权,但外媒认为奥迪从向中国出口技术协议,到现在要从中国进口,这件事的变化太大了,也反映了中国和德国贸易关系的一种全新走向。

5日德媒援引英媒路透社发布一篇社论文章,其中忧心地提及近年来中国“正在摆脱对德国的依赖,尤其是技术领域的依赖性”。文章公布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随着朔尔茨政府调整对华进出口方针以来,中国对德进口比例正在快速下降。例如2023年上半年德国只有6.2%的出口货物销往中国,跌落到7年间的最低水平。且英媒认为这不是“偶发性”的,按照趋势来看不容乐观,中国对德国的进口数额占比还在不断下跌,这也意味着未来两方的前景会更加惨淡。

对此德国专家和英媒提出了三点“可能性原因”;其一是德首席经济学家克雷默认为欧元区的出口优势正在下跌,德国制造业受到整体影响出口优势已经不大,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只是在中国方面表现更明显一些;其二是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贸易专家斯塔莫认为,中国现在的技术攀升速度飞快,这些增速使得中国在很多领域上已经“不再需要从德国购买技术”了,反而德国企业开始在中国投资和研发新技术。其三是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布热斯基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可能复苏,但不能指望中国能“拯救德国的经济”,反而是德国政府对华依赖仍在加深。

有分析则认为,上个月德国公布了首个“对华战略”,在对华定位问题上,外长贝尔伯克等人要视中国为 “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还放话要摆脱对华系统性依赖。另一方面来说,中德贸易下跌从默克尔下台后就已经有趋势,新上台的朔尔茨政府不仅执行依附美国的政策,对中国的态度问题也是朝令夕改,经常要喊话和中国减少所谓的“依赖”。基于此来看,即使中国不和德国削减贸易关系,德国也要和中国削弱关系。

值得一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德国目前在保持国内驻军、政策深受美国影响的情况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对华独立政策;此前在默克尔政府时期情况还好一些,现在朔尔茨则完全生活在美国的阴影里。对此有评论称:“德国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概括来说就是有人把他们的基建管道炸毁了,这个国家都不敢公开透明地调查;所以你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反抗精神’,和这样的国家合作是不安全的,在某些程度上他们不比一个傀儡好太多,”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印度对华战争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是澳大利亚人,一九二六年出生于伦敦。曾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一九五五年进入《泰晤士报》当外交记者,后派往该报华盛顿办事处工作。...

by:Nonogram

印度对华战争

这是一部外国人写的《印度对华战争》,作者是英裔澳大利亚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他是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权威专家。撰写过大量有关中印边境战争的报道。在1959年...

by:幽兰讲经史

印度对华战争

中印边界争端是二十世纪中叶国际关系史上富于戏剧性的一段。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的两个伟大的新共和国,尽管政治性质不同,似乎已经走上和睦合作的道路,但后...

by:ZOUYH

依赖共生

《依赖共生》这本书研究了依赖共生(co-dependency)产生的原因以及康复的方法。依赖共生在成年人中的比例大约是98%,并且成为大多数人苦难的原因。依赖共...

by:Gstring1982

【摆脱不安】告别过度依赖|心理自助|疗愈内向

做独立、完整、内向强大的自己内容简介人会因不安而采取种种行动,有时表现为对权力的渴望,有时表现为对金钱的迷恋,有时表现为极度渴望爱情……但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些...

by:程明家

爷还没死呢

【坑爹吐槽版贰祸文~】爷还没死呢……谁让你用我的身体去泡妞的?谁让你用我的身体去参军的?要泡也得泡爷们啊!打仗也得是技术流,运筹帷幄之中,你拿把刀冲前面砍算什么...

by:酥糖不甜

如何为爱立界限丨摆脱过度依赖丨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分化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处在依赖共生的关系中,直至形成假性亲密关系。如将自己的生活价值和梦想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对爱人百般迁就甚至百依百顺的“付出者”、对朋友的事情...

by:湛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