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3种顶级思维,发人深省

2023-09-03 07:00:0011:53 55
所属专辑:父母课堂
声音简介

每一粒种子,都有开花的渴望

四海船队是一支由十六只运输船组成的船队,船队的船民们,长年漂泊水上,四海为家。

其中第十号驳船,因为船尾总摆放着一盆石榴树,被大伙叫作“石榴船”。

石榴船上生活着一家三口:父亲,姐姐麦秋和弟弟大船。

姐弟俩和船队的其他孩子一样,随着大人四处游荡。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孩子也将重复他们父辈的命运——永远无法上学读书,成为又一群文盲。

日升日落,月盈月缺,水上的日子似乎被水裹挟着往前奔流,过得格外快。

这些孩子风吹似的长大了,他们整天浑噩度日,并不觉得识不识字有何两样,反正将来掌舵摇橹需要的只是力气。

在他们心里,早已把自己的命运和船捆绑在了一起,完全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

直到有一次船队抛锚,他们目睹了岸上一群上学的孩子,才被激发出心中隐秘的渴望。

自那以后,无论船队行驶到哪里,只要看到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听到学校洪亮的钟声,看到学校上空猎猎飘扬的旗子,这些孩子的注意力瞬间就会被吸引过去。

在船队又一次停泊岸边时,这群孩子下船去了镇上的一所学校。

他们站在学校的铁栅栏外,向学校里痴望,眼里流动着羡慕。

直到天色已晚,其他的孩子都回到了船上,大船还不舍离开。

原来,他对学校树上挂着的两口钟产生了好奇。

栅栏里的一个男孩告诉他:那口小的铁钟是学校废弃不用的。

就是这句话,搅乱了他的心思。

那天晚上,大船悄悄潜入学校,爬上树把那口废弃的钟取下来,带回了家。

姐姐麦秋发现了这口钟,以为这是弟弟偷来的;听到弟弟解释原委后,非但没有责罚他,还帮他把钟挂到船楼的棚子下。

姐弟俩望着那口钟,恍惚间,石榴船变成了一所学校。

大船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抓着拴在钟上的绳子,将钟敲响了。

午夜的钟声伴随着涛声,传送得很远很远,那钟声里分明藏着大船想要上学读书的渴望。

听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渴望绽放。但由于每一粒种子所处的土壤环境不同,她们的花期也就各有早晚。

但要相信,花开自有期,绽放亦有时。

所以,教育,该做的事是,尽量为每一粒种子提供适宜的条件;然后,守护好种子,静待花开。

遇见一位好老师,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似乎是受到了大船钟声的召唤,县里决定在四海船队成立一所水上学校。

学校就设在大船家的石榴船上,新派来的年轻老师叶文林也被安排住在石榴船上。

学校很快聚集了十五个大小不等的孩子。

他们都很兴奋,原以为这辈子都与学校无缘,没想到竟还有机会上学读书。

所以一开始,他们对学习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新鲜劲过去之后,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由于这群孩子在船上野惯了,注意力很难集中;甚至连当初学习劲头最足的大船,也滋生出厌学情绪。

叶文林对此感到异常苦闷:当初他本可以选择进城教书,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所水上学校。如今的情状与他设想的大相径庭,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太天真。

一个执着的人不是从来没有过动摇,而是在动摇之后,还能继续坚持。

平静下来的叶文林决定通过读书来启迪大船。

接下来他每天晚上都给大船读上一段书:《水浒传》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

这些精彩的文字牢牢吸引住了大船;叶文林又乘势劝导:

“如果你能自己看书,该多好呀!可是你识字太少了——只有识字,你才能看书,也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多么宽广、多么有意思。”

稻盛和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一个人有多大的内驱力,就愿意为之付出多大的努力。所以要想改变一个人,就要点燃他的内驱力。

叶文林的做法完美印证了这一观点。

从此,大船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进步非常迅速。很快他的识字量和对课文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二年级的水平。

恰好那学期教育局组织了一场二年级语数竞赛,拨给水上学校一个名额,大船顺理成章地代表水上学校去参加比赛了。

没想到考试还没结束,大船就被监考老师赶了出来。

原因是比赛的其他孩子只有七八岁,而大船都十一岁了。所以监考老师武断地认为大船是留级生,没资格参加比赛。

这件事严重伤害了大船的自尊心,也彻底让他对学习灰了心,无论父亲好言相劝还是威逼恫吓,他也不肯上学了。

此时的叶文林已能处变不惊地应对这件事,他让大船的父亲不要勉强大船。然后在寒假到来的时候,他带着大船回到了家。

在他们家大船感受到了被深深关怀的温暖,叶家父子还带他去参观了叶父曾工作过的学校。

没费半句口舌,新学期到来的时候,大船又回到了课堂。

在叶文林的教导下,大船终于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一个没有“问题”的老师,一定有问题。

其实不单是叶文林,每一个老师在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但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化解这些问题。

那些能化解问题的老师,并非能力超群,只是他们更愿意付出耐心与爱心。

这样的老师,要是遇到了,将会是一个人一生的幸运。

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认知里

尽管在叶文林的教导下,船上的孩子都由原来的蒙昧无知变得文明知礼;但其中一个叫杨大瓢的孩子,却令叶文林束手无策。

杨大瓢刚入学不久,就把课本丢进河里,辍学回家了;可辍学后的他,看到其他孩子上学读书后的进步变化,又心生嫉妒。

于是他想尽办法为难孩子们:

毁掉他们堆的雪人;往甲板上撒油,使得一个小伙伴滑倒了河里;将大船家的白猫偷偷送人......

古人有言:不学礼,无以立。

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做到明是非,懂善恶。

叶文林深谙此理,他知道只有让杨大瓢重新回到学校接受教育,才有可能止住他踏入深渊的脚步。

可惜,当叶文林一次次上门劝杨大瓢返校时,杨大瓢父亲总是那一句“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甚至最后还说出这样的话:

“不要以为识字就多么有用,就比如你叶老师,读了那么多书,不也到船上来东漂西荡的吗?他不想读书就不读书吧,不读书照样能撑船!”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面镜子,他们身上会映射出家长的影子。

小说中大船之所以热爱学习,除了叶文林的循循善诱之功,还要归功于大船父亲对知识的尊重;而杨大瓢之所以会厌恶学习,则要归咎于他父亲读书无用的错误认知。

此前流行过这样一种言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实践证明,这种言论神化了老师的作用。

教育,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它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

只有双方齐心协力,才能为孩子托举出一片广阔的天空。

小说的最后,杨大瓢父子因为盗窃被四海船队开除,最终沦落到以捡废品为生。

这个结局令人感慨唏嘘,却也在意料之中。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未来早已藏在父母的认知里。

小说中老校长叶长风曾动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有没有看到,这些孩子一旦上学读书了,长知识了,两只眼睛就会变得很亮很亮,并且不再显得空洞。知识带来光明,愚昧带来黑暗。”

教育之于个体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小说中大船和杨大瓢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也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只是人性的复杂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教育的复杂又决定了:

教育,必然是一场漫长且温暖的修行。

这条路上,需要老师和父母并肩同行,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

启学之家,让我们因为爱和梦想,一起前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顶级思维

解决问题、战胜困境的最好武器是大脑,决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思维方式。囊括了世界上100多条经典的思维定律、效应及法则,如蘑菇定律、马蝇效应、首因效应、二八...

by:精简读书

世界顶级思维

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解决问题战胜困境的最好武器是大脑决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思维方式。本书囊...

by:一浮木

世界顶级思维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获取的一切结果,都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by:果维听书

顶级思维~逆思维

思维的质量接影响人们做事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多病,是强大还是弱小,是幸福还是不幸。高质量的思维可以保证生活各个领域都朝着我...

by:袁红娟Ada

世界顶级思维

本书囊括了世界上100多条经典的思维定律、效应及法则,让你一书在手,通览世界顶级思维的精义与奥妙。

by:财福文化

世界顶级思维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获取的一切结果,都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by:CMO无忧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