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舞里寻找文化根脉

2023-08-14 15:55:0108:45 133
声音简介

美国华裔青少年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培训中心门口合影。姜碧伦摄

美国华裔青少年排演舞剧《昭君》片段《倒喇》。王璟妍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伴随悠扬的旋律,一群豆蔻少女长袖轻展,踏歌而舞,将中国汉唐乐舞“翘袖折腰”的优美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华梦计划”2023北京精英集训营的汇演舞台,翩翩起舞的少女们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青少年。

近日,来自美国西雅图、旧金山、休斯敦、新泽西等地的24名华裔青少年在北京参加了为期10天的专业舞蹈训练。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汉唐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丰富充实的课程为这群华裔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窗。跳着轻盈灵动的舞步,孩子们的心离中国更近了。

到中国学中国舞

旋转、翻身、跳跃……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培训中心的排练室里,一群美国华裔青少年身着练功服,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遍地排练着新学的舞蹈节目。即使是课间休息的10分钟里,不少孩子仍在落地镜前反复练习,重温动作要领。

“此次集训营是新冠疫情后‘华梦计划’首次组织线下活动,也是我们首次在全美选拔优秀华裔青少年来北京学习中国舞。这群孩子的年龄在12至16岁之间,都有多年的中国舞学习基础。孩子们来北京后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争分夺秒地向中国老师学习舞蹈技巧。”美国中国风艺术协会运营主任邢轶说。

7月下旬,美国中国风艺术协会和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华梦计划”2023北京精英集训营,24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开启了“到中国学中国舞”的圆梦之旅。

“我从4岁就开始学习中国舞了。妈妈一直鼓励我读中文书、听中文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16岁的翁斯敏是一名中英混血儿,她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分享着自己第一次来中国的兴奋,“这次能到中国顶尖的歌剧舞剧院学习中国舞,太幸运了!”

作为本次集训营的授课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为华裔青少年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舞教学课程。“除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之外,我们还安排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经典舞剧《昭君》《孔子》中的重要片段《倒喇》《采薇》以及小型舞剧《禾》的片段教学。希望孩子们不仅提升舞蹈技能,也能对中国舞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有更多了解。”中国歌剧舞剧院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兰说。

中国歌剧舞剧院授课教师王聪是舞剧《昭君》的首演演员,在此次集训中负责舞蹈片段《倒喇》的教学。“2019年,《昭君》曾赴美国纽约、波士顿等地演出,收获热烈反响。《倒喇》是其中富有蒙古族特色的一段舞蹈,端庄大气。编导在编排中融入创新想法,让传统舞蹈呈现出新意味。我希望在教学中展现最原汁原味的舞蹈动作,让华裔青少年们感受中国舞的力与美。”

集训期间,一个小故事带给王聪很深的触动。一次午休,两个孩子将没吃完的盒饭打包起来,准备晚上带回酒店。原来,在学习小型舞剧《禾》时,孩子们被舞蹈所表达的敬畏自然、珍视土地以及祈盼丰收的主旨所打动。“孩子们说,过去人们要付出千辛万苦才能换来一小碗米饭,现在自己也应珍惜粮食。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在学舞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记在心里。”王聪说。

深度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在紧凑的舞蹈课程之外,集训营主办方还为华裔青少年们准备了丰盛的文化“加餐”:游览故宫,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探访北京舞蹈学院,品尝烤鸭、炸酱面等“北京味道”……多姿多彩的文化体验让远道而来的华裔青少年们大开眼界。

“有孩子说,之前在美国学舞时吃的是汉堡,这次来北京学中国舞吃的是炸酱面,特别地道。”休斯敦周洁晓慧舞蹈学校创始人高晓慧笑言。看着孩子们在训练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每次参观游览后意犹未尽,高晓慧欣慰地说:“能来中国沉浸式学习舞蹈,深度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孩子们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我们海外舞蹈老师的心愿。”

15岁的华裔女孩余歆然对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展出的陶俑印象深刻。“陶俑的体态很像我们学习的舞蹈选段《采薇》中的动作。大家看到后特别兴奋,抢着比划类似动作,在陶俑前拍照。”余歆然说。

“一些孩子在美国接受的是芭蕾基础训练,学舞时常被要求收紧身体,而这次学习的《采薇》是中国汉唐古典舞,需要呈现一种松弛的状态。起初,孩子们总是找不到要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的古代乐舞陶俑,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历史渊源,也更直观地体会到这种舞蹈的韵味。”来自旧金山的带队老师枫叶说。

枫叶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2016年到美国生活后创办了一家舞蹈工作室。在教当地孩子跳中国舞时,她会有意识地补充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小知识。“比如,傣族舞的步伐体态与傣族女子的裹裙装扮及生活习俗有关;‘顶碗舞’植根于草原文化,展现的是蒙古族女子豪放又柔美的风情。”枫叶介绍,这次舞蹈工作室的5名孩子参加集训营,并在汇演中表演了一段蒙古族“顶碗舞”,“相信这些天的舞蹈学习和文化体验会为孩子们的舞姿增添更多‘中国味’。”

汇演当天,中国歌剧舞剧院为华裔青少年们精心准备了《采薇》《倒喇》《禾》等舞蹈片段的原版服化道装备。孩子们化上精致的妆容,在台上自信地展示学习成果,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一名专程从美国赶来观看演出的家长感慨道:“在中国的舞台上表演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孩子们更加深切地理解了舞蹈蕴含的文化,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真挚的情感流露。”

向更多人展示中国舞的魅力

“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华裔青少年们将中国舞带到海外,可以让更多人欣赏中国舞蹈艺术的美,也可以增进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晓在看完汇演后,鼓励华裔青少年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文化小使者。

集训期间,来自西雅图恒达舞蹈学院的带队老师王怡凤一直用手机拍摄记录孩子们的表现。“希望这段学习经历能成为孩子们学舞路上最难忘的记忆。其实,孩子们还肩负着一个任务,那就是回美国后将此行所学教给其他同学,向更多人展示中国舞的魅力。”王怡凤说。

华裔青少年们也迫不及待地想与美国朋友们分享此行的满满收获。13岁的华裔女孩朱家忻介绍,她就读的学校经常举办才艺秀等活动,“下次才艺秀,我一定要上台展示这次学到的中国舞”。

余歆然打算将自己的学舞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我的很多朋友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等我回去在网上分享这些学舞视频,一定会获得很多点赞。这也是让朋友们更加了解中国舞、了解中国的一个好机会。”余歆然说。

“刚来中国时,一些华裔青少年的中文不是特别熟练,但通过肢体语言,她们能够熟练掌握动作技巧,并且领悟到中国舞的精髓,这就是舞蹈能够跨越语言、民族和文化的魅力所在。”旧金山新世纪舞蹈学校创始人陆芬华希望孩子们在跳好中国舞的同时,增添一份使命感,未来在多元广阔的平台上与不同族裔交流对话,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通过这次学习,孩子们的自信心更强了,更愿意用中文交流,也更乐于用新学会的中国舞来展示自己。”美国中国风艺术协会理事长舒岚为华裔青少年们的成长感到骄傲。“在这群孩子们身上,我能感受到她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认同,这是我们在海外传扬中华文化的最大支撑。相信未来无论她们在哪里生活,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香文化|文化中的中国

中国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

by:CoCo爱学习

【寻找中国】微讲堂 | 太美中国文化

——寻根文化太美本专辑收录了[微讲堂|太美中国文化]全集,欢迎诸位下载收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注:关注微信公众号...

by:致中文化

老湾:汉字里的中国文化课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从外在形式、音韵格律、内涵意义到演变传承,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我们的祖先把5000年的智慧都藏在了汉字里,汉字是理解中国人...

by:果识学院

典籍里的中国 | 探寻中国文化基因

中国名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之一,是世界文化的一朵璀璨的遗迹之花。这些作品包括了诗、词、戏曲、小说、散文、学术杂书典籍、历史传记等等形式。谈起古代名...

by:字符舞动

中国传统文化童谣:万里童谣

《万里童谣》是作者多年来童谣创作的结集,从上百首童谣中精选出了较为满意的近80首童谣,每首童谣都富有浓浓的诗意。从题材内容上说,《万里童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by:小金狮学堂

刘宏毅中国文化之根

视频提取。刘宏毅先生,1955年生于北京,1977年师从李锡堃先生,深得李老先生道家学问真传;1976年研习中医,于京华悬壶十数载,精研中医义理,后随南怀瑾先生...

by:致和2015

瓷里看中国:一部地缘文化史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瓷器自诞生以来,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逐渐成为一个特别的文化符号。怎样认识瓷器与...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数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学习相对枯燥,而充满数学元素的本课程,打破传统数学学习模式,顺应孩子“数学敏感期”的探索需求,对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学运算等数学概念进行启蒙。...

by:金桔果课堂

中国的文化

中国文化概述

by:紫玉熙曾

文化中国

未来之星广播电台中国文化广播知识性节目《文化中国》,介绍了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蕴藏着的珍贵宝藏,在节目里蕊琦、诗娴、子扬、汶君、汶贝会从中国琴棋书画、诗书礼乐、儒...

by:Ricky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