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千万别把日子过反了

2023-10-02 09:14:2911:42 66.8万
声音简介

年少时,我们天真地相信:


用忙碌填满生活,就能有很好的未来;


掏出了真心待人,就会一直被人挂念;


及时把欲望兑现,才算不罔活这一生;


有时,也因为自己人微言轻,习惯性把想说的话憋下去。


人到中年,心里茫茫然。


我们被生活的洪流推着往前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内心也越来越累。


于是不得不面对现实,这些看上去理想化的想法,其实难以支撑起我们的人生大厦。


这时候,就要渐渐调整心态,别把日子过反了。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无数琐事需要处理;


到了夜深人静时,却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


博主粥左罗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刚创业时,他习惯什么事都自己做。既要听课、写文章、写分享,又要谈商务,还要跟员工沟通,每一件都必须当天完成,每时每刻都在救急。


甚至连分类打包发快递,他都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一定要亲力亲为。


时间一长,他感到筋疲力尽,压力巨大,而且好像越忙工作越多,永远忙不完,整个人都被困住了。


更让他焦虑的是,自己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可业务并没有增长,自己正走在一条繁忙但“必死无疑”的路上。


无奈之下,他开始研究一些时间管理方法,还找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巴菲特都比你有时间。”


他把纸贴在墙上,提醒自己只做最重要的事。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公司发展反而比之前好。


中年人的世界,琐事接踵而至,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紧急情况牵着鼻子走,可不是所有忙碌都能拿到结果。


有时,瞎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惰,因为懒得思考,所以不假思索地行动。


它给人一种虚幻的成就感,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在成长,实际只是自欺欺人,一直停留在原地。


曾看过一句话:“拖垮你的不是忙,而是碌碌无为的瞎忙。”


做事之前,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真的重要吗?必须现在做吗?


有了这样的思考,你就不会再在无关紧要的事上浪费时间,也不会自我感动式付出。


在小说《小巷人家》里,老庄是个很爱面子的人。


他是高中老师,附近很多邻居让孩子来找他补课,他不好意思拒绝。


有时,孩子们一大早就来请教问题,他不得不匀出时间帮他们复习,全年无休。


随着学生越来越多,自家孩子反倒没地方写作业,只能拿着小凳子,坐在外面看书。就连正常作息也没法保证。


老婆看不下去,抱怨道:“这以后年年高考,难不成家里常年辅导人功课?”


老庄有些无奈,又怕被人说闲话。


可他辅导过的那些孩子,过年时没一个人来给他拜年。


后来,老婆差点气得跟他离婚,女儿也跟他吵了好几次,他这才幡然醒悟。


很多人像老庄一样,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凡事都想人情周全,却难免顾此失彼。


很赞同一句话:


真正的高情商,是对最熟悉、最亲近的家人好,而不是一味对外人客气包容。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除了真正爱我们的家人,其他人不过是匆匆过客。


就像《人世间》中的台词所言:


走得越远,见识越多,认识的人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时又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


然而,对家人好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尤其是那些事务繁忙的中年人,总是习惯性忽视家人的付出。


平时,不妨多关注下他们的生活,常问问他们的需求,比如当你给自己买衣服时,想一下家人需不需要;出去玩时,想一想家人是不是也需要放松。


长此以往,他们会感受到你的爱意,我们也会在爱的滋润下,活得更舒心自在。


《老子·俭欲》有云: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


人的欲望无边,倘若一味放纵,只会被拖向深渊。


在微博上,有个“欠40万网贷被母亲赶出家门”的话题让人印象深刻。


年近30的李玫,在本应独当一面的年龄,却被物欲裹挟着失去一切。


她平时出手极其阔绰,奢侈品想买就买、点外卖从不看价格、名牌衣服数不胜数……


周围人误以为她家境富裕,不料她只是打肿脸充胖子,一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根本支撑不起动辄三四万的开销。


她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于是在网上疯狂借贷,并到多家银行办理套现。


很快,催贷的电话打到了妈妈那里,老人于心不忍,帮她还了23.8万,本以为她会知错就改,却发现依旧没有收敛。


母亲实在受不了,在床底下的旧木箱里拿出领养证,跟她断绝了关系。


过度放纵欲望,只会伤人伤己,耗掉福气。


曾看过一句话:


欲望如油门,节制如刹车。放纵欲望而不懂节制,就好比猛踩油门而不踩刹车。


短时间内也许能够超速行驶,但最终必将收到生命的罚单。


的确,放纵欲望是本能,约束自己才是本事。


被欲望吞噬的人,脚下全是陷阱,稍不留意都会满盘皆输。


唯有学会给欲望做减法,才是真正的清醒。


生命的疆域会因此变得更加宽阔,福报也会愈发深厚。


罗大伦医生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位中年女子,嫁的老公人不算坏,但脾气暴躁,特别喜欢指责、教训她,稍不如意就会雷霆大发。


因为想要维持家庭稳定,女子一直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来自老公的怒火。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原本健康的她变得消瘦,脸色黝黑,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罗大伦发现,她的这种变化,和内心情绪息息相关。


人的情绪像高压锅,持续冒气才会平衡,一直憋着就会突然爆发。


我们压抑的情绪,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在身体里慢慢淤积。


如果长期不处理,这些情绪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或免疫力紊乱,甚至是精神抑郁,让人遭受更大的痛苦。


曾看过一句话:


身体与情绪的关系,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良好的情绪应该是:


流淌但不郁结,经历但不压抑,感受但能放下。


人到中年,顾忌丛生,很难肆无忌惮地发泄坏情绪,该怎么办呢?


不妨试试替代法,在脑海中假想一个对象,把内心抱怨都发泄到它身上。或者拿出纸和笔,把所有不满都写下来。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运动、大哭、唱歌、找朋友倾诉等途径,把负面情绪统统排解出去。


总之,不要排斥情绪,更不要一味压抑、逃避,而要学会接纳它、正视它、为它找一个出口。


《脆弱的力量》一书中写道:


人们经常形容中年是一场危机,其实并非如此。


尚未一锤定音的事反而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不管一切地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由别人来决定。


中年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总是身心俱疲,也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一不小心就把日子过反了。


然而,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错误的道路上奔波,停下就是另一种前进。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有选择权,都可以去拥抱最真实的自我。


千万别压抑自己的情绪,别放纵自己的欲望,也别为了人情世故所累,更别沉溺在假努力中。长此以往,你会越来越自在,越来越笃定。


中年未必等同于危机,愿我们都能把时间当作礼物,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b7zfjy9uyqad77tu30nd

很在意别人看法,怎么办?怎么控制

听友471422641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又想留下点什么,每天提升一点自己吧

听友502793960

最近心情特别低落

慧心瑜

谢谢分享

听友496807275

巴菲特都比你有时间

猜你喜欢
千万别把我当人

王朔作品。满纸荒唐言,都是大实话

by:古月_金失_

别把爸妈当佣人

唤醒强大内驱力,让孩子自我驱动成为更好的自己,美孩子都有成长的内驱力,但却如潜流一般,只在心灵的火山底部汹涌,本书通过极富启发性的故事,为孩子建立起引流通道,引...

by:杨梓涵讲故事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内容为有些人可能是家人溺爱,总是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人是有几分才华,恃才傲物,不把周围的人放在眼里;有些人喜欢炫耀,...

by:斯说余音

人到中年

一不小心,就步入中年了。不再是那个做错了事说声对不起就可以,不再是那个直到父母逼着才记得打电话,不再是那个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的自己了。...

by:对着阳光眯着眼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生命过半,拥有良好的心态,可以活得轻松、行得自如,办事顺风顺水,人越来越有能量;而没有良好的心态,不仅活得疲惫、走得坎坷,工作交往四处碰壁,人也有可能...

by:呢喃素素

别把养生变养“病”

有40余年临床经验的原火箭部队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告诉我们:养生不能跟风,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盲从的养生实际上就等于养病。

by:经典通道

人到中年(完)

彩色故事片《人到中年》,影片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谌容同名小说改编,王启民、孙羽联合执导,潘虹、达式常等主演,1982年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某医院中年眼科医生陆文...

by:花暖朝阳

别把学校当“鸟笼”

《别把学校当“鸟笼”》,原名《别拿学校当监狱》,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地描述了五(2)班几个与众不同的学生的校园生活及成长经历。肖小笑,“...

by:胡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