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如世婴儿,五相完具。
不来不去,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终不得物,语未正故。
品析:老子曾阐述过圣人“如婴儿”的道理;儒家也极其看重“赤子之心”;真是不约而同,佛教也尊崇婴儿。《涅槃经》这部伟大的经典就详细地介绍了“婴儿行”。在这里,婴儿具有“五相”:一、通达菩提本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
婴儿有其特殊的表现状态,这就是“不能起住、去来、语言”,而佛恰如婴儿,“不能起者,如来终不起诸法相;不能住者,如来不著于一切诸法;不能来者,如来身行无有动摇;不能去者,如来已到大般涅槃;不能语者,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为有为,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又无语者,犹如婴儿,言语未了,即是秘密。诸佛之言,虽有言说,而众生不解,故名无语。”在不少佛经中,对“婴儿”“五相”都有详尽的介绍,总之是妙不可言。而禅宗见道之人,则如婴儿赤子,言语如婴儿“婆婆和和”那样,说他在说,谁也听不懂;说他没有说,可他口里又不停地在那里喃喃自语。真的是“有句无句”,说不清楚,没有指谓——“终不得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婴儿嘛,还弄不明白,也使用不了语言——“语未正故”。
见道之人恰如婴儿,人法两亡,心机泯灭,处于“言语道断”的状态。所以这个语言,根本没有可能用世人的语言规则来加以判断。
重离六爻,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变尽成五。
如荎草味,如金刚杵。
品析:《宝镜三味》对这个“如是之法”反复阐述,并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比喻来加以说明。这里,又借用《周易·离卦》的卦象结构来加以阐述。
离卦的卦象是噩,《宝镜三味》借此来阐述偏正五位之说。先将离卦的六爻分为三叠,即“叠而为三”,初爻、二爻为一叠,是谓初叠。曹洞宗贵“回互”,初叠初爻为阳,二爻为阴,阴阳回互,以象“正中偏”,是为一变。第二第三爻也是阴阳回互,以象“偏中正”,是为二变。第三第四两爻同为阳爻为中叠,虽纯阳无阴,但第四爻阳居阴位,也是回互,名“正中来”,是为三变。四爻五爻阴阳回互,且四爻阳居阴位,五爻阴居阳位,各又自成回互,故名“兼中至”。五六阴阳两爻为一叠,是为上叠,上叠还是阴阳回互,且阳居阳位,阴居阴位,俱得其正,又居最高层,故名“兼中到”,是为五变。
曹洞宗虽有“偏正五位”等设施,但根本心、究竟心只有一位,乃至一位也无。如“荎草”——五味子,一籽而五味俱足。“金刚杵”——在寺院里可以看到一些金刚、韦陀手里拿着的武器,首尾俱阔而中狭,首尾俱虚而中实,恰似重离之卦。知“味”的人,就知道自养,或调养他人;而金刚杵,则可降魔救人。
“回互”是曹洞宗的根本教法,说穿了,就是在精神中照应并把握整体性和统一性,如对阴阳、刚柔、君臣、主宾、圣凡、心境、体用等等这些对立的范畴,尽皆涵融交互,并且变动不居,不即不离。但对于这个“回互”,不能仅停留在思辨上、理论上,而是应该贯穿于全部精神和生活的实践中,如《信心铭》和《心铭》所表达的那样。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
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
品析:这里继续发挥“回互”的功用。人们的佛性禅心,菩提般若之性,可以说是“正”,可以说是“中”。但又非中非正,必须善于在其中“妙挟”。因为“中”与“正”都是相对于某种角度而言,角度一变,“中”与“正”就移位了。
敲者,击节也;唱者,和节而歌也。这里也可理解为在对众传法之时,应“敲唱双举”,唱为正面的教育和启示,敲为侧面的教育和启示。敲应敲在点子上,唱应唱在节拍上。这种方法,对传法极为重要。
能“敲唱双举”,则能“通宗通途”。敲为宗,唱为途。“通宗通途”就是前面介绍过的“宗通说通”。“宗通”是对佛教根本大法——禅宗的了达,“说通”是对佛教的一切教义、理论的通达。但不论“通宗通途”,还是“宗通说通”,均应“挟带挟路”,使之融会贯通,相互照应。这又叫“错”——交错、交互。
《周易》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错然则吉”在这里用意极深,“敲唱双举”“挟带挟路”“通宗通途”都是一个“错”——回互,在修行中能做到这样,当然大吉大利了。反之,不知回互,就是“犯忤”,这样,哪里能领悟大道的堂奥呢!
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寂然昭著。
细入无间,大绝方所。
毫忽之差,不应律吕。
品析:如上种种阐述,这个佛性禅心,原本是天真自然的,而且妙不可言。“天真”——天然而真实,没有半点虚矫之性,但却妙用无尽。这里并不属于“迷”,也不属于“悟”,因为佛性禅心本身“不属迷悟”。它不会因迷而有所减,也不会因悟而有所增;不因迷而有所染,也不会因悟而有所净。即事而真,随缘而明,遇机而显。面对“因缘时节”,无不一一照了,一一应酬。而自己在面对这一切之时,却永远处于“寂然昭著”的状态中。“寂然”,以不动应万动;“昭著”,以光明照万象。不舍一物,不著一物,寂然空寥而万化顺应。并且无细不入,无大不周,无碍于极小极大之间。
对于这个“天真而妙”的佛性禅心,也不能妄加作为,任性胡来,使其失去天真自然之性。应“无为而无不为”,若稍加“有为”之念,虽有“毫忽之差”,也会“不应律吕”,打乱了它自身运行的节奏和轨道。所以,尽管是“天真而妙,不属迷悟”,也应在其中善加回互;不然,就会不自觉地落入“毫忽之差”之中而“不应律吕”了。
今有顿渐,缘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规矩。
宗通极趣,真常流注。
品析:六祖大师说:“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入顿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顿渐”既是假名,自性又无差别,故人人皆可自悟而得解脱。但人有万殊,识情各异,因缘时节,各个不同,必须广设方便,善为众生接引,所以必须建立“宗趣”。
宗趣就是指明“归家”的方向和途程。曹洞宗的宗趣是什么呢?这个《宝镜三昧》可以说就是!的宗趣了。宗趣即总纲,对己对人,悟前悟后皆有凭据。归纳起来,不外有君臣、偏正、明暗、背触、敲唱、挟带等种种回互。要知道,非“通宗”无以“极趣”,非“极趣”无以“通宗”。通宗是顿,极趣是渐,但顿与渐之间又是回互不二的。若能在修行中达到这样的火候,那么,“天真而妙”的“真”-真如,就可以常流永注,磅礴无碍于天地万物与生死之间了。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
先圣悲之,为法檀度。
随其颠倒,以缁为素。
颠倒心灭,肯心自许。
品析:《宝镜三昧》在前面,对“如是之法”和“回互”做了反复和详细的阐述。在这里及后面,则是做了一些补充性的说明。
用“回互”的方法,使自己体悟到“如是之法”的佛性、禅心,体悟到“天真而妙”“真常流注”的功用也并非易事。一个人能拜师学道,用佛教的话说,“善因缘”是极其深厚的。但无始以来烦恼集聚,并非一日可以廓清。有的人参禅打坐,貌似清寂,但心中的烦恼妄想,未曾一刻稍息。所以祖师用“系驹伏鼠”之法降伏其心。但是,驹系不忘驰,首蹄不安;鼠囚不忘偷,齿爪蠢动。这些对治法或一时有效,然如石压草,未及根本。所以“先圣悲之,为法檀度”,使其摇心归寂,偷心得泯。这些“法度”是什么呢?就是前面种种回互之法。这些回互之法,不外随其“颠倒妄想”而分其黑白,变以缁素,而再颠倒一番。用禅宗的话来说,这就是转。但应明白,佛性禅心,并非因转而有,但必须因转而明。
因为“转”,“颠倒心”就“灭”了,把烦恼转为菩提了,把颠倒心转为正见了。只有这时,修行者才能有“自肯自休”的信心,才能最终地松一口气了。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
佛道垂成,十劫观树。
如虎之缺,如马之并。
以有下劣,宝儿珍御。
以有惊异,狸奴白牯。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锋相直,巧力何预。
品析:在《妙法莲花经》中,曾介绍了一位“大通智胜佛”的故事,说:“有大通智胜佛,十小劫跏趺坐,身心不动,而佛法犹不现前。诸天花雨供养,过十小劫,佛法乃得现前。”
这是古佛成就之道,是“古辙”。禅宗修行,是否应“合古辙”呢?“前古”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石头希迁说:“宁可永世受沉沦,不向诸佛求解脱。”赵州从谂说:“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不停留。”甚至还说:“佛之一字,永不喜闻。”这是因为禅宗本是“教外别传”,方法是“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绝不会去“十劫观树”那样缓慢地渐修。禅宗认为,佛与众生本无差别,自心本来是佛,何须修持,何必去十劫观树呢!所以只问当下的迷悟而不计其他。当下顿悟,立地成佛;当下迷误,不得解脱。所以百丈禅师说:“劫者,滞也,亦云住也,住一善而滞于十善。西国云佛,此土云觉,自己鉴觉。滞著于善,善根人无佛性故,故云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什么是“虎缺”呢?古谚云:虎之伤人一度,耳生一缺,伤人愈多,耳如锯齿。“马异”的“异”为白足,古代以为道德之验。《诗经·秦风·小戎》云:“文茵畅毂,驾我骐异。”总之,“虎缺”“马异”俱喻为渐。
佛法传布中国,到洞山时已近千载,举国上下,信奉者极多。但众多的信众,往往沉溺于佛法的神异;而真正的修行者,特别是见道之人,则耻于神异之说。禅宗兴起后,针对当时之弊,而提倡“平常心是道”“异类中行”。如马祖说:“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南泉说:“道个如如早已变了也,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而特别提倡“变牛”。
佛教在教化上也是回互,最初启迪愚味“下劣”,常鼓吹极乐世界,佛菩萨如何如何,“宝几珍御”,受用无穷。但对贪恋其中的人,则又提倡“异类中行”,给你说一通“狸奴白牯”,以破其求圣好异之心,用心良苦。此风一开,后世禅人多以“牧牛”为修行之喻。
羿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神箭手,但善射之人并非“巧”,不过是懂得“箭锋相直”的道理,不去用多余的力而已。射箭时卖弄技巧,反而是不能中的。因为箭与靶心就是一条直线,把“力”用在这条直线上就对了,就能中的。反之,无论你如何弄“巧”,都与中的无关了。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识到,宁容思虑。
品析:禅宗公案内,有不少“木人”“石女”一类的说法,如“泥牛”“木马”等。这类死物,何以能“歌舞”呢?这里,可以到太平间去观察一下。在太平间里,全是木人、石女,他们是再也不会去“歌舞”的了。可是,他们未进入太平间之前,却是可以“歌之舞之”的。是什么力量使我们这样的木人、石女能够“活”呢?为什么会与太平间或棺木里的不一样呢?仅用“生死”二字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当然,佛性禅心运行于其中,则“木人方歌”“石女起舞”了。但又该如何认识呢?答案是肯定的:“非情识到”-人们的感情、认识是达不到这里的。“宁容思虑”-这里是不容思虑的啊!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品析:在古代中国,“忠孝”二字是三纲五常的重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道的核心就是忠孝。禅宗修行也有重心,这就是君臣偏正的回互。“奉”和“顺”,就是回互于其中的状态。“臣奉于君”,就是好的辅弼;“子顺于父”,就是孝的表现。懂得了这个“奉”“顺”,对曹洞“五位”就不难下手了-就找到入门的途径了。
潜行密用,如愚 鲁。
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 -- -
品析:修行是自己的事,而且是有关自己精神灵魂的大事,局外人是插不了手的,也无需惊动其他人来“围观”,所以千万别去做广告、搞宣传,自己脚踏实地,在其中“潜行密用”就行了,而且不要怕人感到你“如愚若鲁”。和其光,同其尘嘛。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如果把修行当作表演,当作哗众取宠来搞,哪里还谈得上是修行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若能在“如愚若鲁”中坚持不懈,在其中“潜行密用”,那就能在人生宇宙中当家作主了,自己给自己当家作主了。用曹洞宾主五位来说,就达到了“主中主”——“兼中到”,从根本上得到智慧和解脱了。
对《宝镜三昧》,笔者在这里随同全书体例加以浅说,有兴趣者,可参看拙作《棒唱截流》中的相应章节。

慧光朗照

简单说两

回复@慧光朗照
表情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