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停更城镇青年失业率,那其他国家的失业率,又是如何算出来的

2023-08-16 23:48:5407:51 6938
声音简介

最近,国家统计局专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告知,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更新发布。

对于停更的相关解释,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的原话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已确定就业去向,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去向落实率和落实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均略有提升。

此外,考虑到城镇青年人在校学生人数显著增长,社会各界对于毕业前寻找工作的学生是否纳入劳动力统计存在不同意见。同时,随着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升,青年人在校时间延长,有关青年人年龄范围划定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展开。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统计局将进行深入探讨以完善劳动力调查统计。

发布会现场

总结提炼一下,简单说就是,官方给出的理由大致有二:

1.目前就业市场已经趋于稳定向好态势,大家不必担心啦;

2.因为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劳动力调查统计也需要进一步健全优化,再按照老规矩统计数据意义不大。

当然,对于这样的解释,民间的一些声音并不买账。有人甚至调侃说,没有数据,就没有问题了嘛;数字“不体面”容易影响发展大局这类的云云....

其实,大家也都懂的,即便如此,这些数据也不见得就能很全面的反映真实情况。尤其是各大高校提供的那些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数据....好吧,不说了。

另外,很多网民对于这次的停更,自然而然的联系到了不久前,也是付凌晖司长在某次发布会上有关“就业”的解释。他说——参照国际标准一周工作1小时及以上,就均属于就业人群。

然后,网民们就有点不买账了。

毕竟,这个定义,似乎跟民众们朴素认知里面的“就业”很不一样。

在普通老百姓们的眼中,有劳动合同、五险一金、长期稳定工作环境的才算真正的就业,哪怕把标准放低,脱下“长衫”去开网约车、送外卖、送快递也都算已经就业了。

再或者,至少是每天都有活儿干,哪怕只是工资日结,人们才觉得好歹也算是有个工作。

不过,这次,大家可能还真冤枉国家统计局了。

付司长的那个“参照国际标准”的说法,确实没毛病,一点都不夸张。

客观看,很多专业领域的东西,老百姓们的朴素认知,还真不一定就和科学意义上的方法规律相符。这个每周工作一小时算就业,确实是目前全球就业统计的一个主要通用办法!

这套办法最早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在1982年确立的,随后逐渐被绝大部分国家采用。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国家和发达经济体,比如欧洲、北美和日韩等都通用这套规则。

同样,全球大多数国家有关就业相关数据的统计,都是实行的“双轨制”,即分别统计“就业率”和“全职就业率”。

比如,美国的全职就业定义是——每周工作超过30个小时、或者每月工作超过130个小时的劳动者。

咱们中国和日本则定义为——签署用工合同、每周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劳动者。

不过,这个“全职就业”并没有直接跟失业率建立联系,用来筛选失业率的,则是前面说的那个“就业率”,即,你哪怕一周只工作一小时也算是个有工作的人。

在美国,你只要在这样的快餐店一周做一小时,就不算失业人口

当然,我不是社会学、劳动保障、统计学科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相关的通用算法就不妄言妄议了。但无论怎么看,对于就业人口的定义和失业率统计,咱们的确是跟国际主流算法保持了一致。

还有,关于“就业”的定义,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发达国家的官方说法。

这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官网站。

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

还有法德等欧盟国家执行的标准。

中文翻译过来是这样说的。

看见了吧,它们确实都在强调那个“一周工作1小时及以上”就算工作的/有班上的人,即所谓的“就业人口”。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通常,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入户失业率调查和机构登记失业率的基础上,主要参考并进行筛选比对的,都是“就业人口”,而非那种“全职就业人口”。

所以,即便是在西方世界或者日韩等发达地区,他们身边那些很多看起来根本就没有真正“上班”的人,也依旧均不属于“失业人口”。

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公布的失业率,不用使太大的劲,基本都能挤出不少水来。

好了,咱们再回到国内。

老实说,暂停公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某种程度上,确实属于一很理智的举措。

别的先不提,就看高校和应届毕业生这边,压力就将会随之间接减小。

相关的不用多说,想必大家都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很多学校为了上报“体面的数据”,花样百出的“人工制造”就业率。

毕竟,大学之间也卷得很,而上级考察高校的评估体系标准,一大重点就是“学科建设”,以及学校的综合发展水平,另外的可能就当属毕业生的就业率了。

结果,为了配合制造那些“体面的数据”,据说,还诞生了一些专门与高校合作来搞毕业生三方协议业务的皮包公司。

而最终为其买单的,则正是那些尚未落实工作却被迫签下三方的毕业生们。

当他们在和皮包公司签下三方协议的那一刻,不仅不代表着就业,反而还可能会失去应届生这个本应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的身份,将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进一步缩小。

很明显,暂停公布城镇青年失业率,恰恰间接起到了整治了上述乱象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持政府和高校等事业单位的公信力,真正落实中央“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而对于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咱们现在流行的是,号召他们赶紧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尊严。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很多大学生、研究生都去流水线上打螺丝、骑着小电驴送外卖了,这不是直接抢了那些原本学历不高的体力劳动者的饭碗了吗?你让他们以什么谋生?难道底层体力劳动市场,就没有饱和的那一天吗?

事实上,有关青年人学历贬值以及失业问题,目前各国普遍都得出了下面的这个结论——要想让青年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关键就在于如何帮助年轻人获得第一份稳定的岗位,并从中获取经验。

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找到第一份工作,那么他之后的失业率就会骤降;但若是这个年轻人迟迟无法找到第一份工作,只能通过非正式就业来维持生计,就将无从积累正式工作的经验,同时难免出现学历的贬值,并且无法与更年轻的人竞争,从而距离正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远。

这种现象,被拉美学者们解释为“无经验的陷阱”,即一旦你无法获得经验,就会愈发缺少找到工作而必备的工作经验。

也正因如此,有专家建议大学生赶紧自带干粮,去“付费上班”。

这样尴尬情形的,其根源的很大一部分就出在产业方面——社会上能提供的中高端岗位,远低于劳动力目前的受教育程度。

那么没办法,只能博士干硕士的活,硕士干本科的活,本科毕业的脱去“孔乙己的长衫”去“灵活就业”了...

这在当下,常常会简单的以“卷”来形容,可我们或许也应该尝试理解一下,其背后的无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娼年(停更)

二十岁牛郎阿领的应召故事。

by:JunJun讲故事

【鬼畜BGM】停更

【主播回归了,今天是5月31日,回归了,更新时快时慢】最近学业忙不更新。很多人刷差评正常我的错没维护好,最近不明理的蛀虫太多,不喜欢鬼畜的离开,喜欢的来,...

by:蛞蝓樱

报告暂时停更

由于喜马拉雅产品逻辑变更,此专辑已经暂停更新,笨虎的新节目目前都在另一个专辑“晓说商界大佬发家秘史”中更新。

by:笨虎有黑猫

北斋事件-停更

美国纽伯里的美术馆内,一位来自日本的老画家被人暗杀了,凶手身份不明。不久,日本的一位硏究者,有意探求历史著名画家葛饰北斋的人生谜团,开始搜集相关资料。日本的北斋...

by:JunJun讲故事

大德云|已停更

谢谢大家都在关心我的嗓子以及你们的催更。但是汤娘子的原著这边手机自带的书城已经显示下架了,网上虽然有很多txt版本,但是为了尊重原创,我也很遗憾只能更新到这里。...

by:书清丫

邓小平/停更

《邓小平传》作者是理/查/德·伊/文/思。作者耗时多年,搜集第一手资料,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最终完成本书,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

by:蓝色小石

荒原狼(停更)

《荒原狼》(DerSteppenwolf(也译作荒野之狼))是瑞士籍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所著作的长篇小说。《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

by:永远的飞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