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迎来关键绝杀时刻!八面巨网已经对华张开,莫迪最期盼的一幕发生了...

2023-08-27 17:19:4413:51 5.9万
声音简介

美国人大概是真的“走火入魔”了!

最近这两天,有媒体爆料称印度的苹果代工厂已经开始组装iPhone15手机。

无疑,在美国政府开始实质执行对华产业脱钩的大背景下,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据绝对榜首地位的美国苹果公司在几番迟疑之后终于拉启的“产业制造转移”,在外界看来无异于是对中国制造业信心的一次重大打击...

——几乎就在同时,美国半导体公司马维尔也宣布将裁员其在中国的整个团队,并计划在越南建立研发中心。

此外,作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商美国惠普电脑也被传出计划在今年将部分商用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转移到泰国和墨西哥。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普准备该计划之前,戴尔也已经将“中国制造”的电子元器件排除在其产品之外。按照戴尔的计划,到2027年,戴尔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将彻底去中化,届时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不会有中国生产的芯片和零部件。

当然,目前针对中国而采取类似措施的国家还包括了日本、韩国、英国等多个美国的铁杆盟友!

一张八面巨网已经展开,中国似乎已经无路可逃?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并且我们甚至还可以反“将”一军!

为啥?

不妨以前面提到的"苹果公司代工厂对外转移"举例。其实鲜为人知的是,苹果公司最开始选定的主要迁入地选择并不在印度,而是在越南。

事实上,如果时间可以回拨到五年前的话你会发现,在“对华脱钩、工厂外迁”的选择上,大多数的美国公司几乎公认越南是东南亚最适合建设工厂的国家...

但是相当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的“公认”情况在最近一两年以来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重大变化?

两个字:

电力

根据越南的“第七次电力发展计划”,越南今年的总用电量预计将达到2840亿千瓦时。

但是在高额的用电需求下,越南从中国进口的电力占总用电量将达到60-70%之多。然而此进口计划如果按照现在的输电规模来看,将会总计有500亿千瓦时的巨大缺口。

缺电怎么办?

分区供电、限电减产,逼着苹果、三星、松下等等上百家美欧日韩产业链条代工厂指天骂娘,那都是轻的,

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越南的用电现状还带来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美国选定的对华产业脱钩接力者的越南,在工业生产用电上竟然需要依靠中国...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归根结底出路只有一个:

建发电厂

水电?越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国土多位于河流下游,因气候及地形因素,水电站并不适合越南!

风电?越南国土面积狭长邻海风力资源倒是公然的优质,可惜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储电那一整套涵盖了特种材料、大件锻铸、电池制造的尖端技术,越南却并不具备。当然,最为重要的是,风力发电因为峰值波动的原因,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那么光伏太阳能,潮汐能、哪怕是核电呢?

潮汐能几乎还处于试验阶段暂且不论,光伏太阳能设备全球95%以上都来自于中国制造,

就算咱们要卖可越南又敢大批量的买吗?

至于核电?

三十年前他们倒是有这样的意图,二十年前开始了计划,十多年前倒是在某个域外大国的帮助下悄然动工,但是至于为啥一个核电站修了十多年,谁也不敢说,谁也不敢问啊!

越南电力的出路在哪?只有两个字:

火电

戎评相信,大家现在恐怕一听到火电脑袋里立马蹦出的就是傻大黑、污染不环保、技术低下落后产物这样的词汇。

可要是戎评告诉你,目前最先进的火电技术难度,其实一点也不比核电差呢?

2021年,一向对中国阴阳怪气的美欧政界,突然开始“夸赞”起中国来了!

夸赞的原因很简单:

环保

这一年,出于“环保”的考虑,中国宣布从此以后不再对外承建煤电项目,而跟随中国停止对我承建的,还有一项名为“亚临界火力发电”的高端技术!

什么叫亚临界火力发电?

简单的讲,火力发电其实就是用煤烧开水,然后用蒸汽的力量去驱动汽轮机发电!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烧开的一锅水,是软绵绵的蒸汽更加有力,还是急冲冲的蒸汽更加有力呢?

答案是显然的!于是我们看到,根据温度与压力划分的蒸汽机组效率参数,就出现了!

表格中的的一大堆数据看上去是不是比较扎眼?

我们只需要知道,同样的一堆煤,临界技术发出的电,比亚临界多,超临界发出的电,又比超超临界多....

而这种发电多寡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电费价格!

电费高低意味着什么?

目前世界范围内全面掌握了超超临界火力发电的国家,按照技术先进程度大致是中、美、德、法。

假设四国人工、用地、材料成本等同,同一台车床生产出来的一个零件,所耗费的动力成本,则是中<美<德<法...

所以,当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对外承建煤电项目之后,与世界其他欠发达地区相比人力成本、用地成本更为高昂的美欧国家,为什么要对中国拍手称赞?

废话!那自然是为了“环保”!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超超临界的四巨头之间的差距尚且如此,那么超超临界之下的超临界、超临界之下的临界、临界之下的亚临界,差距又有多大?

毫不夸张的讲,越南与中国的火电技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当然,具体到现代工业生产来说,“拥有联合国注册目录中所唯一的全产业链优势、在全球最大规模配套产业集群、全球最多产业工人数量、全球最大单个成熟商业市场、全球最便捷工业交通路网所带来的成本增益之后,使用着全球最为廉价电力的中国工业制造与越南工业制造之间的天地差距,可能早已突出了大气层!

更遑论,唯恐本国火电科技壁垒遭到突破,从而丧失产业制造优势的美欧诸国,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为越南所谓的“替代中国全球产业制造支柱”大业,提供一丁点的动力技术支援!

....

所以,曾经在“对华产业脱钩”中炙手可热的越南,为何开始被美国及其盟友们逐渐的抛弃?

更遑论,除了“电力”问题以外,国土纵深如此狭窄的越南,在地理上还紧邻中国。

而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被冠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已经差不多是老挝和缅甸的两倍,比泰国和菲律宾高出约30%-45%,几乎达到了中国10年前的用工价格水平!

因此面对中国产业制造,谁还拥有最后一丝的反抗之力?

不得不说,随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连番下作,印度在与中国的“国家竞争”中,看似好像真的获得了一些竞争优势:

华为(印度)首席执行官在新德里机场被莫名拦下,被禁止出境参加会议;

中兴因“疑似难以满足印度最新安全指令对网络设备供应的要求”,被印度官方强行贴上不可信来源标签;

小米、OPPO、VIVO等多家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因所谓的“财务问题”,遭到印度多部门连续突击搜查、公司巨额资产被扣押、正常经营工作遭到严重扰乱,甚至有企业高管遭到当地执法机构的“刑讯逼供”;

.....

而在此之外,在打压最为疯狂的6月,面对来自中国实体制造企业的382份合理投资申请,印度批准通过的数量仅为80份,而在此基础上倘若再往前追溯的话,有资料表明,最近两年以来,因“歧视性执法”而严重影响正常经营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中资企业,就有500多家!

不得不说,如今的印度简直是完美的满足了美国及其盟友们“对华产业脱钩”替代越南的全部表面条件

——因为广袤且形式多样的国土类型和丰富的矿藏资源,印度电力的总体科技水平虽然低下,但早在2012年时,印度在世界发电量排名上就跃升到了第5位,仅次于中、美、日、俄。

而在多年的发展之后,印度去年发电总量更是达到了1.715万亿千瓦时,这个数字已经是越南今年用电总预计的6倍有余!

虽然,就在去年印度依旧还有高达25%的居民缺乏基本供电,但是依据印度地方政府的那股子腐败劲儿,恐怕只要“打点到位”,就算给医院停电,也绝不会让工厂停工..

而此外,相较于越南相对完善的劳动法保障所导致的用工成本提升和环保法规所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完全没有“环保”概念、可以肆意非法用工、青壮劳动力人口世界第一的印度,从理论上讲简直就是资本家的天堂!

但是,真的是天堂吗?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年度报告中,印度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第130位,各项营商指标延续了多年的持续下滑趋势,属于“极恶劣”范围....

对于这样的现状,美国著名投资家罗杰斯就曾坦言表示: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在印度都不会有任何投资,他们根本不懂经济。

那么印度人懂什么?

他们懂“抢钱”!

别的不谈,就说此刻极力鼓动众多盟友对华产业脱钩的美国。

鲜为人知,就在过去的三年间,仅仅只是针对美国一家,印度就在“毫无理由”之下对包括沃尔玛、亚马逊、谷歌等多家美国公司进行了总额至少超过了20亿美元以上的判罚!

当然,深受其害的不仅仅只有美企,日韩等传统亚太地区跨国资本投资国,同样在日常经营中屡屡遭到印度当局的无故刁难!

对于印度当局,曾在勒索无果后单方面对时任韩国三星董事长的李健熙发出限时逮捕令这样的荒诞闹剧咱们暂且不谈。

就说印度税收机构时常针对各外资企业的周期性“大罚”、“特罚”,任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南亚区域中企服务组总监刘林就曾惊异的发现:

印度税收机构出手频繁的时期,往往是印度政府财政吃紧的时期....

试问,这样的印度可以满足哪一家迁入外企最为基本的“赚钱”需求?

当然,执政手段再奇葩,只要收敛一点、防备几次大家咬咬牙也能勉强凑合,可是被视为当前印度投资相较于越南、中国最大优势的“人口红利”,又是个什么状况?

14亿印度人,有5亿人无法写出自己的名字!

14亿印度人,有11亿人是低种姓,他们在印度社会被视为贱民牲畜!

14亿印度人,有1652种语言,其中仅仅是官方语言就有22种,熟练掌握英语的人口不到1亿人、国内流通的文字有55种!

...

什么是真实的印度?

四大种姓泾渭分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中央政令地方不遵、绝大多数的印度男人被终生束缚在土地上依靠租佃耕作度日、几乎所有的印度女人沦为男人的附庸和财产,不准拥有自己的思想,而在此之下印度好不容易孕育而出的少量社会精英,还大都以移民欧美为人生目标!

事实如此,印度确实拥有海量的人口,但是印度却并不存在所谓的“人口红利”。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一切美国人不知道吗?

2018年10月,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美国甲骨文的创始人及老板拉里·埃里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的一番讲话,其实早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认为我们的第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

如果让中国培养比我们还多的工程师,不久之后,我们的军事也会紧跟落后于中国

我站美国队!

然后呢?然后仅仅就在此番讲话之后的不过仅仅半年,这家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优势”的美国公司,便在其中国研发中心持续盈利且业绩优秀的情况下,将雇员仅为1600人、仅仅占据了其员工总数1.2%的中国研发中心,直接解散了...

甚至一位甲骨文北京办公室被裁员工称:

自己不属于中国研发中心,而是属于运维部门,归属印度团队,但是也单独收到了裁员通知,自己的印度老板甚至都不知情...

裁的是“业绩不良”吗?

好巧,清一色都是还在持续为公司盈利的中国研发人员。

没错,甲骨文也好、苹果迁厂也罢,抑或是美国及其盟友们必将掀起的一系列看似匪夷所思的选择...

这无关乎利润得失,仅仅只是针对中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夜游南浔

美国认为即使印度抢他的钱比中国抢他的霸权更安全,呵呵!

没名了了

你要属什么

石舟1

提高电价

纸不包火

中国电力自己用!

ebfiynckvuvq97d844et

不在中国生产,最好也别在中国销售。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 故事与启示 | 当代中美关系史 | 国际局势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正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中美共同努力、构建不同于旧时代大国关系的新型建设性关系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是世界大势,有着重大的全球影响和...

by:有声集结号

大国竞合:中美关系怎么看?

这本书从中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出发,对中美两国在经济、教育、法治、民主形式、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异同及根源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

by:中信书院

基辛格访华秘闻/中美关系转折点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秘闻》一书详细记录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1971年7月秘密访问中国的经历。这次访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美国...

by:泽艺心语

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是马歇尔使华期间向美国*的报告书,按照报告书的时间先后排序。马歇尔的报告,对使华期间的...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美国与中国 (完结) | 费正清笔下的中美关系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汉学家,他笔下的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是如何改变世界格局的…

by:ReadandArchive

周恩来外交风云|中俄中美关系|新中国外交内幕解密

1949年,世界局势,波谲云诡,新中国该何去何从?新中国伊始,毛泽东与周恩来制定了什么外交路线?大国棋手周恩来如何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被孤立的新中国如何成...

by:大吕说文史

温铁军对话迈克尔·赫德森:全球金融新格局|中美关系

这是一门系统讲授了美元霸权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的课程本课程是温铁军教授领衔全球大学团队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特别策划的内容,邀请迈克尔·赫德森教授结合毕生...

by:前沿讲座频道

大国博弈|中美关系全球局势分析|百年大变局世界格局

【内容简介】本书从“人的行为”出发,将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划分为三大社会集团:政权(集团)、资本(集团)与民众(集团)。据此,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

by:大吕说文史

让世界听懂中国 | 中美关系再认识 | AI电子书

【内容简介】世界各国之间的舆论博弈赛日益激烈,闻现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作者驻美八年对此了然于胸。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作者结...

by:凤凰联动_电子书

金灿荣:大国来了 | 金政委深度分析中美关系 大国外交

金灿荣老师力作《大国来了》,分析特殊背景下的中国局势以及国际局势的未来发展。带你从全新视角,了解大国崛起的最新变化。每天更新2集,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免费订阅收听...

by:去听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