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CEO要做“无情之人”

2023-08-26 17:09:4209:32 410
声音简介

很多企业开启第一曲线或者说挖到第一桶金,常常得益于时也、运也,如果没有经历凤凰涅槃的过程,企业很难有长期的生命线。只有经历过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的企业,才有基业长青的可能性。

第二曲线的本质是什么?企业要像市场“破坏”过气企业一样,敢于“破坏”自己的过气业务和过气产品。当过气的A产品和新兴的B产品之间遭遇非连续性时,企业要毫不犹豫地把资源投向B产品,大胆地“破坏”过气的A产品,切不可再将资源源源不断地倾注于A产品。

例如,腾讯起家的业务是PC端的QQ,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又打造了现象级产品微信。QQ和微信同为即时通信产品,二者之间显然存在非连续性的竞争关系。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

腾讯如何选择呢?它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将大量的资源、人才、资金、注意力放到了第二曲线上,这才有了现在拥有10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请试想一下,如果腾讯没有微信,腾讯还有今天吗?

这种从过气业务、过气产品转向新兴业务、新兴产品的过程,可以称为企业的创造性自我破坏。这件事看似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顶级CEO往往是“无情之人”,越顺着人性,越无法进行创造性的自我破坏,难以踏上第二曲线之旅。

第二曲线的最佳启动期是何时

那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企业应在何时启动第二曲线?如果启动过早,可能会影响第一曲线的正常发展;如果启动过晚,则会让企业丧失潜在的发展机会,甚至被后来者颠覆。因此,追求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点便在于何时启动第二曲线。我认为,开启第二曲线的最佳时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第一曲线已过“破局点”

如果第一曲线还没有到达破局点,此时开启第二曲线只会低水平重复第一曲线。只有当第一曲线已经迈过破局点、企业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时,才有可能产生强劲的自增长动力。事实上,启动第二曲线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条扎实的第一曲线,如果第一曲线连破局点都没有过,何谈第二曲线?

2.第一曲线还在上升,但上升加速度开始下降

当企业的第一曲线还在上升,但上升的速度已经放缓或者上升的加速度开始下降时,企业就应该考虑启动第二曲线。

3.不晚于第一曲线达到财务“极限点”

第二曲线开启最迟不能晚于第一曲线到达财务极限点。原因很简单,第二曲线刚开始的时候,整体趋势是下降的,此时需要企业的投入,也就是说需要第一曲线供给第二曲线,此时第一曲线的现金流、流量池、用户等对第二曲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一旦第一曲线迈过财务极限点,便意味着企业此时无论如何自救,成功的概率都非常小。第一曲线的“黑洞效应”会让企业沿着既有的下滑路线走向末路。

切记,没有主业支撑的创新就是瞎折腾,而期待基业长青也是痴心妄想。

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全球研究总监保罗·纽恩斯曾与埃森哲互动技术服务前CEO提姆·布锐恩合著了一本书,书名为《跨越S曲线:如何突破业绩增长周期》,书中对“基业长青”这个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解读。

过去,人们往往将基业长青解读为固守主业,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在纽恩斯和布锐恩看来,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他们对基业长青的重新定义是企业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第二条曲线。

对于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之中的企业,纽恩斯和布锐恩称之为“卓越绩效企业”。这些企业是如何走上卓越绩效之路的?答案便在于不断攀登和跨越“S曲线”。

在第一个行业领先业务步入极限点之前,便提前启动新的业务增长点;在第二个业务步入极限点之前,又启动下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所谓基业长青,不是让最初的主业长青,而是自我更迭出的长青。这是对基业长青的最佳定义,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

顶级CEO预判企业的未来

Netflix是一家美国的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成立于1997年,主要为用户提供DVD产品和相关配送服务,以及线上影视剧的观看权限。

目前,Netflix的业务已经从美国本土扩张到了世界市场。

2019年,福布斯发布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单,Netflix位居第46名。2020年,Netflix在《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中位居第16名。

从成立至今,Netflix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1997-2007年,Netflix的主营业务是在线DVD租赁,这10年间Netflix发展得异常迅猛,实现了非常惊人的业绩增长。2002-2006年,Netflix的下载数、收入和利润急速增长,2007年,其DVD业务更是如日中天,利润高达6700万美元。

然而,就在销售形势一片大好的2007年,Netflix的创始人小威尔蒙·里德·哈斯廷斯做了一个令团队无比沮丧的预测,他预测在2013年,DVD业务将会到达极限点,届时人们将不再使用DVD机观看影片,而是会转向互联网流媒体观看视频。

这个预测在当时看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速度远比哈斯廷斯预测得要快,极限点提前3年(2010年)到来了。

在企业发展如日中天之时能准确预测出企业即将走向末路,这是顶级CEO对极限点的预测。那么,哈斯廷斯是依据什么做出预判的呢?其中的关键信号就是企业发展的增速下降。

如果单纯从盈利的绝对值来看,2004-2007年,Netflix依然持续盈利;但如果考虑到盈利增长的速度问题,2005年Netflix的增长率为60%,2006年为51%,2007年为18%,不难看出,增长率是在持续下降的。实际上,这种趋势预示着DVD租赁业务已经逐渐接近增长的极限点。

正如前文所讲,第二曲线要在第一曲线仍在上升但上升速度已经开始极度减缓的时期启动。在这里,“上升速度减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之所以把上升速度作为判断是否开启第二曲线的重要标准,而不是以直接的财务指标为参照,是因为财务指标具备一定的滞后性。

以2009-2011年Netflix的财务数据为例(见表5),2010年,Netflix公司的DVD业务订阅数达到2000万人,但在2011年急剧下降。然而,如果我们只看净利润,2011年与2010年相比仍是上升的。

这充分说明如果只盯着财务指标看,就会得出虚假的结果。因为财务指标存在滞后效应,上一年的收入会体现在当年数据中,当年的财务指标可能只是攫取了往年的收益而已。

因此,我们要牢记两种曲线:显性曲线和隐性曲线。显性曲线指的是财务指标,普通的CEO往往对此比较看重,而顶级CEO会看隐性曲线——财务指标背后的订阅数与用户数。

回过头来看Netflix的发展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11年以后其DVD业务的订阅数迅速下降,可谓触目惊心。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没有启动第二曲线创新,找到第二条发展路径,时至今日,Netflix可能已不复存在。所以,能够在每年增长率25%的情况下,提前3年判断出极限点的到来,这是一个顶级CEO能力的体现。

结语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解答》一书里讲过一段话:“顶级CEO有一项长期责任,领导开发一项我们称之为破坏性创新引擎的流程。通过这个流程,企业可以反复成功地启动成长业务。

遗憾的是,就我们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打造出永不熄火的破坏性创新引擎。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破坏、颠覆或者创新,只是一次性的偶发事件。”

虽然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万古长青,但这并不意味着打造破坏性创新引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我看来,第二曲线似乎就是这样一种破坏性创新的引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喻游大海

快来抢沙发吧发展才是硬道理

猜你喜欢
顶级CEO

中国每年约有上百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就有两家企业倒闭!中国8000多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

by:学海有道

无情画

“昨夜心头牵挂,今朝眼底繁花。”这首名为《无情画》的片头曲风格清丽、歌词哀婉,若说原曲称得上骨架,那么王呈章的填词着实为其增添了血肉。婉约的唱腔、富有层次的处理...

by:华语音乐

岁月无情

蒋振兴自小孤苦伶仃,在风雨中成长,在爱的缺失中度过少年时期。然而,暮年又痛失儿子。虽一生沟沟坎坎,却仍能坦然接受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可是面对自己步履蹒跚、身...

by:忆雪轩霜

無情小曲库

曾经的海誓山盟,只是我们年少无知

by:無情_Sweet

我要做首辅

【内容简介】嘉靖三十年,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炼汞烧丹,首辅严嵩为一篇青词绞尽脑汁,西北的俺答几度跃马中原,东南的倭寇在抢掠中上瘾,张居正为了马屁文章揪着头发,戚继光...

by:听书音网络

不要做舔狗

youknowmebaby我只说一次舔狗一时爽可不能舔一生一世...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