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孩巴特曼因有巨臀,一生被赤身裸体展览,死后还被做成标本

2023-08-27 17:55:0112:18 1.7万
声音简介

19世纪初,伦敦大街的广场,能够看到一位在囚笼中被展览的非洲女孩,她赤身裸体,臀部巨大得十分夸张。

这位悲惨的女孩一生都在经历这种悲惨的践踏,死后甚至还被做成了人体标本,在博物馆继续展览。

这位女孩名叫巴特曼,她为什么会在街头进行裸体展览?被做成标本是否出于自愿?她悲惨的一生,是否以在人体博物馆展览为终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出生为奴,仍心向自由

科伊桑部落是非洲南部的一个土著部落,这里的人自古以打猎为生。虽然落后、贫穷,但曾欢乐、和睦。然而,当强者拥有了肆意掠夺的能力和野心,落后就成了原罪。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列强就将广袤的非洲大陆视为了侵略目标。他们将战火、瘟疫、疾病带到了这片土地,在这里肆意屠杀土著居民、抢掠生活资源。

到了18世纪,非洲很多部落已经被屠戮殆尽,土地及所有资源被欧洲诸国占为己有。科伊桑部落在这时候也已经濒临灭绝,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这不是因为欧洲的仁慈,而是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留下足够的苦力,于是幸存者成了奴隶,丧失了尊严与自由。

1789年,一位名叫巴特曼的女孩出生了。作为这片土地上的非洲新生儿,她是不幸的,因为从出生起就注定了她将成为一名奴隶,一生属于奴隶主,没有任何尊严和自由。但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过之前和平自由的时代,也许能够更好地适应奴隶人生。

然而,事实却证明,对自由的渴望是人类的本能,没有人应该天生为奴。巴特曼从小就过着奴隶的生活,一天中多数时间都用来服侍奴隶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麻木,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她学会了3种欧洲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她还练就了一手出色的吉他技术。

巴特曼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辛苦,但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她又能过得非常开心。她从来不怨天尤人,不会去想自己为什么不是白人。但很偶尔的,她也会疑惑为什么黑人生来就要成为奴隶,她会想,如果所有人都只属于自己该有多好。

1810年的时候,巴特曼好像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

这一年,一艘来自英国的货船在这个南非的小村庄登陆,十几个衣着华丽、昂首挺胸的英国人走进了村庄。21岁的巴特曼本来对这种场景见怪不怪,因为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这些大船来到这里后,会挑出一些当地奴隶,把他们带到欧洲成为欧洲奴隶。

巴特曼不认为在当地做奴隶和在欧洲做奴隶会有什么不同,她对此不感兴趣。但她万万没想到,她对欧洲不感兴趣,却有欧洲人对她很感兴趣,并在不久后主动找上了她。

威廉是此次英国货船的随船医生,下船之后他与其他英国人一起,受到了当地荷兰奴隶主的热情款待。在奴隶主家中,威廉见到了巴特曼,并在第一眼就被她“深深吸引”。这不是因为巴特曼长得有多美丽,而是因为她的臀部异常巨大。

其实这个部落的土著女子臀部都非常大,但即便在一整个部落的巨臀女子之中,巴特曼的臀部仍然显得十分夸张。这个时期,欧洲很多国家的人们已经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相比物质,他们更追求心理上的刺激和新鲜感,欣赏猎奇事物就是很多人的消遣之一。

因此,威廉在第一眼看到巴特曼之后,不仅看到了她巨大的臀部,也看到了她身上巨大的“商机”。

他向巴特曼描绘英国的强大与繁华,强调欧洲国家的“人性化”,并向巴特曼许诺,以她的多才多艺,在英国一定能得到足够多的自由和金钱。最终,涉世未深的巴特曼被威廉的花言巧语蛊惑,相信了英国是一个美好的国度,相信自己能够在英国找到自由,寻到财富。

直到真正踏上英国的土地,威廉才撕下了伪装。迎接巴特曼的,不是自由和金钱,而是毫无人性的践踏和欺辱,直到死亡她都没能迎来解脱。

生前死后,皆身负枷锁

下船之后,巴特曼因眼前的繁华场景而恍惚了一瞬。她活了20多年,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这个样子,街上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精彩绝伦的马戏表演。她越来越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里追寻到自由和财富,此时她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马戏团中被围观的一员。

来到英国的当天下午,威廉就带着巴特曼来到了一个马戏团。马戏团班主像打量货物一样把巴特曼从头看到尾,还上手摸了一把她的臀部。巴特曼向威廉投去求助的眼神,威廉却笑而不语,等到班主“验完货”交了钱,威廉立刻转身离开了。

巴特曼下意识要追出去,却被两个魁梧的人拦住。此时,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但是已经晚了,她身陷囹圄,逃生无门。马戏团班主如获至宝,激动地立刻安排起下一步的工作。

他让人写出新的告示,极力渲染巴特曼的“巨臀”“诱人体态”,用“人体展览”“裸体”等字眼吸引人们的眼球。马戏团的宣传非常成功,第二天晚上的广场上,展览还没开始,观众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围得水泄不通。

到了展览时间后,班主一把掀开幕布,全场瞬间沸腾。巴特曼被几条锁链束缚,浑身赤裸站在中央。观众们对她巨大的臀部兴趣浓厚,前排的人纷纷伸出手,在她身上摸来摸去。巴特曼羞愤欲死,可她身体被紧紧束缚,无处可逃,只能承受着无数男人的猥亵和女人的鄙夷。

第一场展览,马戏团班主就赚得盆满钵满,他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盘算着下一场“演出”要怎么安排。这一个晚上的经历,让巴特曼感受到了生不如死,她像个动物一样一丝不挂地任人围观、侮辱,尊严被践踏得四分五裂,这比在南非做奴隶要痛苦千倍万倍。

然而,这一天的经历只是巴特曼噩梦人生的开始,之后的几年里,她会遭受更加非人的对待,直到死亡也不能结束。班主带着巴特曼在全英国范围内开始了巡回演出,有时,巴特曼被像狗一样被关在笼子里,四面八方都是从铁笼缝隙里伸出来的手。

有时,巴特曼不会被关起来,但会被戴上项圈,像狗一样被人牵着在人群中来回地走,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触摸到她的身体。在巴特曼的“演出”时间里,这些英国男人们纷纷脱下了“绅士”的外衣,将歧视、淫邪、猎奇等各种负面情绪展露得淋漓尽致。

1814年,英国的人们几乎都已经看过了巴特曼的“演出”。马戏团班主再难从她身上榨取价值,于是将她带到了法国,转卖给了一位专门做驯兽的“流动马戏团”班主。在法国,巴特曼经历了1年多的屈辱,后于1815年病死在一座破房子里。

然而,死亡没有给巴特曼带来自由,而是为她带来了另一重枷锁和另一种屈辱。

百年屈辱,终魂归故乡

巴特曼在法国“演出”时,不仅吸引了无数狂热的普通观众,还吸引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乔治·居维叶。普通观众对巴特曼的狂热来自于对巨臀的猎奇和对裸体的亵渎,而居维叶对巴特曼的好奇则源于“科学”。

但这种“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居维叶崇尚的“种族科学”。那个时代无数欧洲人推崇“非洲人种落后论”,认为黑人的基因是低劣的,只有欧洲白人才是最优越的种族。居维叶也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并且他狂热地想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些理论。

看到巴特曼的一瞬间,居维叶双眼放出了狂热的光芒,他猜想巴特曼“奇异”的身体构造就是“非洲人种落后论”的证据之一。他认为只要对巴特曼进行解剖研究,他就一定能够证明那些理论的真实性。届时,他将会成为欧洲最伟大的人类学家。

冥冥之中,仿佛连“上帝”都站在了居维叶这一边。法国人的“热情”好像比英国人消散得更快,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巴特曼在法国就没了“市场”,从被人观赏的“玩物”沦落成为了真正的妓女。不久之后,就病死在了自己的出租房里。

当时的居维叶是拿破仑的医生,有权有势,于是巴特曼病死后没多久,就从自己的房子里被转移到了居维叶的解剖台上。居维叶对她的遗体进行了完全解剖,将她的大脑和生殖器保存了起来用于以后的研究,而她身体其他的部分则被制作成了石膏模型。

后来,居维叶对巴特曼的大脑进行了多次研究,可惜没有任何“收获”。他还将居维叶的臀部和生殖器与母猩猩的进行了对比,试图证明黑人与黑猩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遗憾”的是,同样没有结果。

居维叶穷尽一生,也没能证明“黑人的基因低劣”、“欧洲白人才是最优越的种族”。后来,他将巴特曼大脑和生殖器都送到了巴黎的人类博物馆中进行公开展览。

这位可怜的女孩,不仅在生前被践踏侮辱,毫无尊严地任人观赏、玩弄,死后也还要继续被人观看泡在药水中的大脑和生殖器。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知不断改变,种族歧视和“种族伪科学”不断受到冲击和批评。法国人类博物馆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停止公开展览巴特曼的“部分遗体”。但他们仍然将这位南非女孩的遗体保存在馆内,并称其为“专有财产”。

1992年,南非总统曼德拉正式向法国提出,要求他们归还巴特曼的遗体。然而,法国仍然没有同意。南非努力交涉近十年,法国最终同意将遗体归还。2002年8月,南非为巴特曼举办了庄重的葬礼,这位女孩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屈辱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了故乡。

结语

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巴特曼生来就是奴隶。她为了追求自由被骗到欧洲,却在欧洲强国经历了比奴隶更加屈辱的人生。

无论是生前的观众,还是死后的“科学家”,他们对巴特曼的态度,都将欧洲列强种族歧视、蔑视人性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实力如何、地位如何,人对同类都应该怀有最基本的同理心。一个人在践踏别人尊严的同时,往往也在失去自己的人性。

作者:沧粟

编辑:二爻

参考文献:

温宪.非洲维纳斯:一段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J].当代世界,2002:47-48.

胡珀斯.十大疯狂科学实验[J].跨世纪,2008:26-27.

本文由“趣知史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非洲民间故事丨曼丁之狮

非洲地区的民间故事,其故事情节大多不太复杂,但绘声绘色地从各个不同角度描写了非洲的社会生活和各类人物的生活状态,其宗旨是提倡正义、反对邪恶、向往和平,带有鲜明的...

by:谦德文化

非洲民间故事——曼丁之狮

《非洲民间故事》是一本关于非洲民间精彩故事的合集,共收录了近90个非洲民间故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内容包含了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等不同类...

by:Vera秋月满地霜

NJ小曼《那些非洲的男人们》

我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去埃塞俄比亚,当然我知道埃塞俄比亚在非洲,它的首都叫亚的斯亚贝巴(AddiaAbaba),这是中学地理课告诉我的,我从没想过?己会去...

by:静听书屋

家有女孩必听/养育女孩

拥有一个贴心的“小棉袄”,是当下很多父母的心愿。甚至幻想着给她准备漂亮的衣服和鞋子,每天都打扮的漂漂亮亮。一直以来,很多父母都坚持这“女孩要富养”的原则,希望给...

by:舒馨心理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