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2018-01-09 15:20:0705:00 428
所属专辑:沐耳浴心
声音简介

佚名 

        很多人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

        人生不外乎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有人说:“看过千娇百媚,行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阻,老之将至,生命中的那些红尘过往、意气飞扬,从来就不会消散,深深镌刻在历史的深处,珍存在后人的记忆中。

        一回回出发,终究一次次归来。我们用整个的前半生去拿起,也将用全部的后半生去放下。”

        生命作为奇迹,实际上是无常——有生,必有死;有向上,必有向下;有茂盛,必有凋零。

        人生或许应当这样度过:用前半生的时间去得到一些东西,再用后半生的时间一件件失去,一定要留一些时间给失去。

        抛物线是最美的,自由落体的闭幕,那才是瓜熟蒂落。后半生应该放慢脚步,歇一歇,温存片刻。

        前半生,一切的生命迹象都是向上的,如上坡;后半生呢,生命虽是仍然不息,但那叫“成熟”,即使线条没有向上,即使没有下坡,但也不过是平行,已经没有了向上的傲气。

        或许是因为不甘心,于是,对于生命的一分一秒,对于生活的一草一木,便多了一份沉静的思考——只希望,生命的下坡,换得心灵的上坡。

有人说:“人的前半生总是不如后半生过得仔细,年轻时没有荒唐就等于没有年轻过,可后半辈子活得太仔细了也未必有意思。”

        年轻时以为,新奇好玩或者名与利就叫做快乐;中年后才体会到,心灵的踏实、实在才是真快乐。

        人生在世,每一天都会碰到烦恼和无奈之事,我们该如何应对,是独自烦恼,还是遁世修行?

        俄罗斯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生的后半生完全是由前半生养成的习惯组成的。”

        前半生种因,后半生收果;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寻寻觅觅,后半生回首灯火阑珊。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学会放下。

        所谓放下,即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愿望和心头的杂念,放下那些无谓的固执和狭隘的偏执。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边,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愈加完美。

        用你的前半生,经历别人没经历过的,用你的后半生经历别人正在经历的,这才是圆满的人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

以传统中国人的视角,结合自身多年旅居欧洲列国的经验来讲述欧洲历史。以地缘分析的方式,融会贯通了欧洲各国经济、科技、军事、思想等方面。跳出西方学者的欧洲中心论,以...

by:睿创播客FCMT_Meta

拿得起放不下的春秋史(全2册)

本书从政治、军事、地理、经济、文化多个维度讲述春秋三百多年的乱世,其中推翻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解释,重新诠释了历史真相。上卷讲述了春秋前段的故事,故事线索以春秋...

by:紫云千阅

拿得起,还要放得下|AI电子书

【内容简介】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渴望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我们每天都为之奋斗。但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往往会忘记我们的初衷,在每天的勾...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全6册)

本书讲述了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间,大隋和大唐两大王朝的辉煌历史。全书从隋文帝杨坚开始写起,再写唐朝,从唐高祖李渊和杨氏家族的恩怨、夺取江山的创业史、武则天...

by:紫云千阅

鬼脸历史课|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国史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有文字可考的黄帝传说,到现在的现代社会,大约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

by:CV小野

拿得起,放得下|人生是一场修行|想得开

生活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失去反而变得更完美。失去了,我们还可以争取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还可以去发现新的更好的。当我们失去爱人,别忘了还有夏天的热烈,可以让我们再次...

by:天卷博文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全2册)♔♕唐岛渔夫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透过地理看欧洲历史常识插图版全2册)唐岛渔夫著本书以传统中国人的视角,结合自身多年旅居欧洲列国的经验来讲述欧洲历史。以地缘分析的方...

by:云鹿柔迩

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拼命还

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辈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

by:朗读者阿慧

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

【内容简介】他是皇帝,60年里专宠我一人;他是我孙子辈,却也是我爱人;前半生,我是他姑姑,辅主登基,做亘古一帝。后半生,我是他妻子,看他运筹帷幄,创千秋大业。“...

by:音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