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做饭炒菜时有这4个坏习惯,当心经常往医院跑

2023-09-10 23:49:4103:55 9686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一日三餐饭都是永恒的话题,而关于做饭,做饭的方法和一些习惯,一方面决定了饭菜的色香味水平,同时,做饭时的习惯其实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医生提醒,做饭时有以下4个坏习惯,要当心自己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去医院,其中有些习惯会致癌。

第一个坏习惯:油冒烟时才下锅

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非常高了,有可能达到200℃以上,这时才下锅炒菜,如果是放了肉类食物,瞬间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以及反式脂肪酸。

如果放了蔬菜类食物,其中的维生素、叶酸等营养物质可能高温下氧化变性,从而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做饭时,注意控制火候,一般情况下,不宜长时间大火烧油、烧菜。

第二个坏习惯:过度添加调味料

很多人,甚至是厨房里做饭做菜多年的人,在添加调料问题上不靠谱,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随意添加油盐、糖、味精等调料。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1982-2015年,中国居民主要食物摄入量发生变化,谷物和蔬菜的摄入量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增加;水果、蛋类、水产品、奶类、大豆类的摄入量仍然很低;食用油摄入增加,家庭烹调用盐有所减少,但食用油和烹调用盐的消费量均远高于推荐量。

油摄入过多,时间长了会导致高血脂、肥胖;盐吃多了,容易发生高血压;糖吃多了,容易导致高血糖诱发糖尿病。而三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大大增加。

第三个坏习惯:炒菜不开油烟机或者炒完立马关掉

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甲醛等,吸入对身体危害很大。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炎症等,甚至增加肺癌的风险。

炒菜结束后,油烟机排除废气也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炒完菜马上关掉油烟机,厨房中仍会有一些废气残留,这样也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建议在炒完菜后,不妨让油烟机继续工作3~5分钟,这样可以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同时,最好关门开窗,让厨房油烟向外扩散,减少危害。

第四个坏习惯:剩下的油继续炒菜

有不少人为了节约和方便,会把剩下的油用来继续炒菜,但这样做可能有以下危害:

产生有害物质:食用油在反复煎炸的过程中,会产生几百种,甚至上千种非常复杂的氧化物质,其中部分对人体有害。比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等,摄入这些物质会增加致癌风险。

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这些反式脂肪进入人体,会增加患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不建议使用剩下的油来继续炒菜。

总结起来,做饭时的习惯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要想避免因为饮食问题而频繁光顾医院,我们需要在做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做饭习惯。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关爱和保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健康的做饭习惯,让健康伴随我们的每一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时有女子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书中所选6个女子,皆世人之所爱,她们身处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国籍,她们...

by:明天远航电子书

明月几时有

一向摇滚愤青的杨朗朗这次没有“嘶吼”也没有“批判”,一曲小调重编取名《明月几时有》,古筝入耳,便不知今夕何时,清亮透明的嗓音将那轮圆月唱的更冷冽。天上和人间,幻...

by:华语音乐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栏目已经在我们的太空公众号陪伴大家度过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用人文温暖生活,用诗词点燃染四季,取得了广大读者们的一致好评。今年,我们也加入了...

by:我们的太空

爱的提醒

一念行者的博客,请自行百度搜索!...

by:爱的奇迹口袋

爱的提醒

一首歌的时间一句爱的提醒

by:艺桥工作室

桃子同行航班~提醒文~公告提醒

桃子建立的同行群的提醒文,每日公告里提醒,建议经常回听,加深潜意识印象!

by:嘎嘎棒棒哒

他来时有星光

【内容简介】冷艳毒舌女明星VS铁血硬汉男警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和执念,在看不见的地方日夜折磨。爱上你是穷途末路,也是星光里的救赎。【作者/主播简介】作者:北风未...

by:秋萌阁

《时有女子》

《时有女子》时间洪流里的各色女子,且不论她们是否身处同一时期,是否属于同一国籍,是否在等待一个良人的怀抱,她们在一个人的时光里也依然是专注而美好。她们是平凡世...

by:爱笑的快乐CC

声音主播

158337046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