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23-09-15 12:20:5703:44 43
所属专辑:诗词文曲鉴赏集
声音简介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背景故事是李清照在婚后不久,赵明诚需要离开。
李清照无法忍受分别之痛,用锦帕书写了《一剪梅》以表达离别之情。

词的开头“红藕香残玉簟秋”,揭示了全篇的主题。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描绘了户外的景象,
下半句“玉簟秋”描述了室内的景物,
为秋季的气氛增添了色彩,
这表明此时天气已凉爽但尚未寒冷。
一开始就展现了这首词所营造的环境氛围,
和它所传达的情感。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描写了白天在水上划船的情景,
通过“独上”这一词语暗示着离别的心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
明确表达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接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
形成了一种令人心乱神迷的意境。
“谁”这个字自然是指赵明诚。
然而,明月虽圆而人未圆满;
雁字虽回而锦书却无音讯,
因此有“谁寄”的叹息之意。

词的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
承上启下,使词意不断延伸。
它既是写景,也是比喻和联想。
它所展示的花落水流的景象,
与上片“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呼应;
从这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几句,
转为直接表达内心感受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两句,
在描述自己的相思之苦和闲愁之深的同时,
由自己联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和闲愁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双方共同感受的,以展现两颗心灵的相互交流。
从相思到闲愁,又相思又发愁,
这种情感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由于思念而转化为忧愁。
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
紧接着这两句。正因为人已经分隔两地,
愁绪当然难以排遣,
反而更加萦绕心头。
这首词的结尾三句,一直以来都备受称赞。
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
“才下”与“却上”形成起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by:小巧小玲

李清照词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词家三李

by:哈喽你早

李清照词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清照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本书解读她的词作与沧桑绮丽的一生,将李清照的一...

by:北方文艺_电子书

李清照词传

李清照,奇女子也!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亦经历了爱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发常人悲...

by:缓缓清歌

李清照诗词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瑰宝,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她简洁厚重,韵律优美,易读易记易吸收。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

by:艺海馨月

李清照词传

睡前给老婆读一读李清照

by:幽然清韵

李清照词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

by:如坐春風

李清照词传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

by:陌离77

李清照词传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一支妙笔生花,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她...

by:一叶子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