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正在拖垮你的生活

2023-09-16 18:54:1112:45 71
所属专辑:品读悟人生
声音简介
“信息茧房”,正在拖垮你的生活

一、你以为的事实,不一定都是真相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在观看某种类型的视频后,马上会被推荐更多该类型的视频;



点赞某种类型的评论后,就能经常看到相似的评论;



转发某种类型的文章后,就会经常收到这种类型的文章……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大数据”越来越了解每个人的喜好。

它会把我们喜欢的观点和话题不断推送过来,而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话题,就会逐渐淡出视野。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单一,也越来越无法了解到许多事情的真相。

还记得不久前,艺术家向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造谣,说她退休后生活悲惨并大肆渲染。

很快,这些谣言就在网络上疯传,被人不断转发。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也加入“正义”的审判队伍里,对向梅的家人进行攻击和辱骂,给她和家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即便后来,向梅本人出来辟谣,却依然有人宁愿相信谣言。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当人们反复接收到某个信息和想法时,就更容易相信它是真的。
当我们在网络上点击了某些关于“是非恩怨”的八卦后,就会很快收到一大堆关于事情“前因后果”的推送。
吸引着许多人埋头在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断地点击、转发,加入群体的狂欢。
最后却发现,这不过是别人收割流量的陷阱。
在这个网络时代,如果不加思考地沉浸在“大数据”打造的主题乐园里,就难免作茧自缚,沦为“乌合之众”。

二、你看到的,可能是“信息茧房”割裂的世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网络原本是一片相通的海洋,却不曾想,我们看到的世界早已被“信息茧房”割裂成许多无法相交的“平行宇宙”。

想起这样一个段子:

“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它们得出共识:世界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

如今,信息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却越变越大。

网络将那些观点相同、认知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让群体的偏见不断被强化。

我们本以为,可以通过网络看到更宽广的世界,最后却发现,限制我们视野的恰恰就是网络。

网友@小琳曾在知乎上吐槽:

过年回老家,和家里的亲戚闲聊。当亲戚了解到她在大城市的工资后,竟冷嘲热讽:“读这么多书,待在大城市有什么用?还不如去做直播。”

他们说,身边许多人在家做直播,每个月能赚好几万。

小琳解释说,做直播赚钱的只是少数。亲戚却立刻反驳,他认识好几个做直播的,早就已经财务自由。

无论小琳怎么解释,亲戚都觉得自己比她更有见识、懂得更多。她只好保持沉默,不再试图说服对方。

樊登老师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很多人看起来在思考,其实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

当一个人习惯了接受同样的信息和观点,就容易陷入偏见的漩涡,以为自己掌握的才是世界的真相。

一旦遇到不同的观点,就会马上否定,结果让思维越来越固化,再也无法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三、网络时代,千万别让“信息茧房”费了你

《拆掉思维的墙》里写道:

“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你的样子。你的认知高度,就是你能站到的高度。”

“信息茧房”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认同的;它让我们听到的,都是自己想听的。

久而久之,我们就再也无法触及世界的真相,渐渐与现实社会脱节。被困在固有的认知里。

要想破茧,就要主动改变:去关注不熟悉的领域、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去接纳不同的想法和思维,才能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

① 推倒自己的墙

董宇辉说: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我们的很多决定和选择,都取决于内心的思维和观念,思维越僵化,成长就越难发生。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年轻时,每天下班后都和同事聚会、玩游戏,浑浑噩噩。

直到有次,他参加同学聚会,才惊觉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差距。

他想要改变,却觉得自己已经36岁,一切都太迟了。

好在,后来他及时调整了状态,开始正视自己的现状。

决定不再和别人比较,而是从零开始提升自己,终于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观点: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有什么好努力的;女孩子,还是早点结婚更好;创业有什么好,还是体制内的工作更稳定……

这些声音听多了,就容易内化成我们内心无形的墙,阻碍我们的成长。

要想改变,就要敢于推倒心中的墙,主动跳出局限,不断自我革新。

② 丢掉手里的尺

小说《刺猬的优雅》中,主人公米歇尔因为孤僻的性格、不修边幅的打扮,受到身边很多人的歧视。

实际上,她是一个知识渊博、为人友善的人,但大家却始终认定她又懒又笨,这样的偏见最终把米歇尔逼上了绝路。

在我们身边,“标签化”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一个人,如果不修边幅那他肯定很懒;如果不善言语,那他肯定很笨……

不管这个人真实的性格如何,只要被贴上标签,就再也无法摆脱别人的刻板印象。

然而,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着差异。

如果一味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就难免陷入偏见。

就像有句话说的:

“有些事我们无法理解,不代表这件事是错的;有些东西我们没见过,不代表它不存在。”

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就是,不再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去兼容更多观点,去包容更多不同。

③ 去穿别人的鞋

香港富豪田北辰曾相信“读书无用”,他认为无论学历如何,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现状。

于是,他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去体验清洁工的生活。他很快发现,事实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那段时间,他每天筋疲力尽回到出租屋倒头就睡,根本没有精力去做提升自己的事。

这时,田北辰才真正体会到底层人员的困境,明白了学历和见识的重要。

一个人,只有穿上别人的鞋,才能懂得别人的难;看见别人的困境,才能找到许多问题的关键。

四、写在最后

作家王小波曾写过一个“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国家叫做花剌子模,这个国家的君王非常专制。

每当有信使传来好消息,他就会龙颜大悦,给信使封赏;每当信使传来坏消息,他就会把信使送去喂老虎。

久而久之,大家都只报喜、不报忧。最后敌军兵临城下,他却一无所知。

在“信息茧房”厚重的今天,倘若一味沉浸在算法营造的世界里,就会像“花剌子模国王”一样,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主动破茧,跳出网络,融入生活,走出单一的环境,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24年-房地产敏感信息

房地产一周敏感信息速递》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服务商克而瑞集团旗下企业战略部出品一份包含房地产全部重要知识点的房地产密报涵盖政策方向、城市规划、企业动作等房地产关键信...

by:晨光TALK房地产

2023年-房地产敏感信息

《房地产一周敏感信息速递》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服务商克而瑞集团旗下企业战略部出品一份包含房地产全部重要知识点的房地产密报涵盖政策方向、城市规划、企业动作等房地产关键...

by:晨光TALK房地产

正在输入

“正在输入......”是一档集文化、知识、情感和吐槽元素的微型播客栏目,由旧金山湾区资深打工族老姐姐Ruby和Natalie共同主持。本栏目志在记录两位主播...

by:一杯倒的Natalie

正在发生

内容简介:这是一张针对现代女性情感和职场生活进行指导的专辑,专辑内大部分都是主播的原创作品,也是主播的心路成长过程,在这里,你可以通过听主播的倾诉找到共鸣,在一...

by:芒果直播

正在种钱

关注《正在种钱》,你会发现财务自由的门槛并不高。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财务和生活,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更自由。也许财务自由并不是有花不完的钱想干嘛...

by:王紫君Zima

正在发声

《正在发声》听听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档生活交流类节目,对生活、社会、现象等进行评论,诠释,输出观点,整体风格轻松自然,时效性强,互动性强。

by:肖锋xf

正在发声

一档专注内容创作的轻谈聆听播客节目,节目内容对于时尚表示出钝感,对于经典表达出敬畏,对于观点表现出广纳,不做表面文章,希望表里如一。

by:正在发声麒羽

正在配音

适合配音爱好者的磨耳朵机会。有声、广告、广播剧、游戏等配音现场实录

by:汶霖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