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總論 3

2023-09-18 11:53:4004:06 50
声音简介

第三:長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這種情形下的知識分子,至多也只能維持上三代。起先是一個勤耕苦讀的人出來問世,以至飛黃騰達,而他的下一代,很快就變成紈絝子弟了。於是有另一個家庭裏勤耕苦讀的人物,又再昂起頭來。我們只看宋明兩代的宰相,多數是貧寒出身,平地拔起的。然而天下太平,皇帝可以兩三百年世襲著,做宰相的人,前十年還在窮鄉茅簷下讀書,但皇帝已是有著七八世九十世的傳統了。相形之下,皇帝的地位和尊嚴,自然一天天提高。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降。這也是中國傳統政治上的大毛病。雖說此後這一毛病可以沒有了,但讀歷史的仍該知道這回事,才能對中國以往政治有一種比較合理的認識。

  第四: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個制度出了毛病,再訂一個制度來防制它,於是有些卻變成了病上加病。制度愈繁密,人才愈束縛。這一趨勢,卻使中國政治有後不如前之感。由歷史事實平心客觀地看,中國政治,實在一向是偏重於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則比較偏重在人治在事實化。何以呢?因為他們一切政制,均決定於選舉,選舉出來的多數黨,就可決定一切了。法制隨多數意見而決定,而變動,故說它重人、重事實。我們的傳統政治,往往一個制度經歷幾百年老不變,這當然只說是法治,是制度化。法治之下,人才就受束縛了。所以明末的黃梨洲要慨然說:「有治人,無治法。」這因一向制度太繁密,故使他太不看重法,太看重人,而要提出此主張。但尚法並非即算是專制,而中國歷史上平地拔出的人愈後愈多,而自由展布之才,卻愈後愈少了。此後的我們,如果不能把這種傳統積習束縛人的繁文瑣法解放開,政治亦就很難有表現。剛才我們講,中國社會上想從政做官的人太多了,但又再加上這些法令制度的繁密,來重重束縛他,這就是中國政治沒有起色的根源。

  今天我們的政治,已經走上一新路,似乎以前歷史上的往事,可以一切不問了。其實這觀念還是錯誤的。傳統政治的積弊,雖是歷史,同時也還是現實。外貌變了,實質仍未變,如何能不仔細研究呢?正如我們誤認了以往政治傳統一切該打倒,而且也真的一切被打倒了。同時我們對一切傳統和習慣,也失去了共尊共信心。幾千年的皇帝打倒了,政治變了新花樣,但無論如何,不得不先求國家之統一。要求統便要中央集權。但中央威信如何能建立,這就成為辛亥以來政治上一個大問題。我們若拿不出一個為全國人民共尊共信的東西來,這工作自會感覺到困難。而且建立中央,同時又須顧及地方,這不是更困難了嗎?

  上面我們說過,中國社會早已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所以在這個社會裏的一切力量都平鋪散漫,很難得運用。因其是平鋪的,散漫的,因此也無組織,不凝固。然而我們面對著同一事實,卻往往講兩樣的話。一方面說我們是封建社會,一方面又說我們是一盤散沙。不知既是封建,就不會像散沙。既說是一盤散沙,就證明其非封建。但我們的將來,要是不走上西方資本主義的路,那麼我們又如何來運用我們將來的新政,使社會再有一個新的共尊共信之點而向此中心再度凝結呢?這又是今天政治上極重要的一件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内容简介1952年春,钱穆先生应有关方面之邀,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进行了5次讲演。本书既是先生根据讲义整理而成,分别从“政治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

by:岁月如歌zjc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主题: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精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y:华力2017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952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的讲稿整理而成。该书选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

by:原野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先生著作。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

by:慢一点慢一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952年春,钱穆先生应有关方面之邀,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进行了五次讲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即是先生根据讲义整理而成,分别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952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的讲稿整理而成。该书选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

by:高山大海米酒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