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这座书院谱写了千年教育传奇

2023-09-18 14:25:0106:57 106
声音简介

衡岳之北,湘江西岸,茂林修竹间坐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风光 陈佳祺摄/光明图片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集讲学与藏书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培养人才、传承文脉的独特教育形式。古往今来,中华大地有据可查的书院就有七八千所。然而,千年弦歌不辍并演进为现代大学的,惟有岳麓书院。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湖南大学,踏访这方文教圣地。

岳麓书院,位于校园后方的岳麓山畔。院落不大,透着古朴庄严。大门两侧,便是那副名烁古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这副集句联,上联源自《左传》,下联出自《论语》,意为‘楚地人才众多,这里尤为兴盛’。南宋,有以理学家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明清,有以王船山为代表的思想家群体,以陶澍和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群体,以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湘军与洋务派群体,以谭嗣同、熊希龄为代表的维新志士群体;民主革命时期,有杨昌济、蔡和森等志士仁人……”在牌匾下,岳麓书院副院长陈仁仁细数“群英谱”。

沿着香樟、国槐织成的浓荫,走向书院深处,身边的每一处亭台轩阁,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文脉绵延。

北宋初年,文教不振,地方官学未兴。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唐末五代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数十年后,学者周式任书院山长,宋真宗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使之名扬天下。南宋乾道年间,张栻掌教岳麓,“从游之士,请业问难至千余人”,湖湘学派臻于极盛。此后的岁月,尽管朝代更迭、兵燹不断、岳麓书院历经了七毁七建,但是,弦歌始终不辍。现代教育崛起后,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再之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相继在此办学。

“改革开放后,岳麓书院进入了又一春,逐渐恢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功能,开始作为湖南大学的二级机构招生育人。现在,拥有哲学和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500多名学子在这里上下求索、进德修业。”陈仁仁介绍。

说起岳麓书院千年弦歌不辍的奥秘,陈仁仁这样解释:“一是形成了朱张学统、湖湘精神,且后继有人、代代传承;二是自诞生起便有包容性、开放性,兼纳各类学术交融激荡,始终站在时代潮头。比如晚清时就已开出算学、译学等西学课程,作为现代教育之先声的时务学堂,也是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领衔创办的。正因为始终站在时代潮头,不管岁月多跌宕,岳麓书院总能‘击楫中流’,成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重镇。”

今天,这座千年书院,依然金声玉振、续写着济济英才“于斯为盛”的传奇。

每天穿过书院去上课,是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生周楚懿极为享受的“修学之旅”。经过百泉轩、时务轩,走过御书楼、文庙,来到研究生们的课堂——红花檵木掩映的文昌阁、崇圣祠和明伦堂。途中,一副副楹联次第相迎,仅拿“劝学”来说,便有赫曦台前的“合安利勉而为学”,大门旁的“学有因革,通变为雄”,二门侧的“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教学斋前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最令她望之肃然的,是镶嵌在岳麓书院讲堂右侧墙壁上的《岳麓书院学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全文18条、108字,是清乾隆十三年由当时的山长王文清手定。

“在书院每年的新生入学礼上,全体新生会集体朗读《岳麓书院学规》,它也被作为湖南大学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印在学生守则的第一页。”周楚懿告诉记者,除入学礼外,书院每年还会举办拜师礼、谢师礼以及端午祭祀屈原、清明祭祀先贤、金秋祭祀孔子,即所谓“三礼三祭”,以期“习礼育人”。

于斯为盛,是因师道传承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师生之间相交以道、砥砺共进。

“知道吗?我一入学就有导师,而且是4个——学业导师、班级导师、生活导师、兴趣导师。考到其他大学的同学都老羡慕了,他们不少人一直到做毕业论文时,才有老师指导!”说起这,2020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刘畅笑眯了眼。

“刚进大学,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学习任务,我有点儿手足无措。这时候,我的‘导师天团’出手了——学业导师孙庆娟老师为我指点迷津,推荐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四书章句集注》等入门书籍;生活导师茹瑾是硕士生学姐,和我一起讨论学问,也一起聚餐、爬山、观影……”2021级人文科学试验班本科生孙小羽感触至深。

“能够亲炙名师门下,建立朝夕闻道、寓教育于日常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的可贵传统。从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起,我们就把传统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结合起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希望以此促动学生们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能投入更多时间指导学生。”陈仁仁说。

于斯为盛,是因“会讲之风”助力思想繁荣,延扩着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人文气度。

在岳麓书院讲堂上,静静立着两把木椅,一把属于朱熹,一把属于张栻。

南宋乾道三年,大儒朱熹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崇安赶来,与岳麓书院掌教张栻相会,二人激辩经典义理长达两月余,引得千余名学子从四方会聚而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今天,“朱张会讲”所代表的学术精神早已融入书院。名山坛席,智者新声,古老而青春的讲堂上再次激荡起黄钟大吕。从世纪之交开电视讲学先河的“千年讲坛”,到博士生自发组织的“明伦堂讲会”,再到2013年以“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传中华文明,耀智慧之光”为宗旨而设的“岳麓书院讲坛”,数百位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岳麓山下登坛讲学。

“我们的想法是,让孔子和柏拉图、朱熹和黑格尔、西方哲学和中国思想文化,都在这里汇聚、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开阔的视野带来开阔的襟怀,激励学子们精研高深学问、弘扬人文理想、振兴社会教化。”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如是说。

扫码看视频 走进千年书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拙诚不辍

商务财经,日常英语练习

by:鹰王说

开封这座城

开封是一个历史悠久又命运多舛的古都,历史上分别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这里出现过驰骋疆场的杨家将、穆桂英,还有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这里还有数百种各式各样的小吃,欢迎您...

by:清焰听书

杭州这座城

杭州是座美丽的城市,环境美、人美…我喜欢和尊敬这座城市,于是把我从书上读到的,和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杭州,以及我家老傅这个老杭州人介绍的杭州,在这里分享...

by:姥姥和牛申

攀登始于足下 | 每日早功不辍

唇部、舌部和气息练习,每天的练功内容除了四声歌和三字经等常规练习外,还有练习吐字归音的绕口令、重音、停连、情绪等各种演播技巧的练习。相信自己,早功不辍,勤学苦练...

by:Cv扶光

翻越考研这座大山

本人本科是一所211大学,14年毕业,虽然参加了一所985大学的夏令营,可初试未过,所以一战失利。二战985成功,有一些考研心得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家有任何问...

by:爱吃柚子的小猴子

早功不辍,天天带练 | 转播煜松精致读早功

有声世界的开始,一路记载声音的流动!想要提高语言基本功的小伙伴,一起成长,练功不缀!每日与煜松师门一起练习有声基本功,365天不间断,欢迎您的关注与加入!!每天...

by:卷帘映竹

《遇见 南京,这座城》

《遇见南京,这座城》朗读

by:我和爷爷讲故事

乱世长情 | 民国 豫西少年不辍寻妻之路

战乱、匪患、灾祸、再加时局动荡,世道的癫狂,如泥沙洪流,裹挟着每一个人。在这乱世里,能否不受诱惑,不畏艰难,坚守一份长情?能否不服命运不负人,初心不改,坚守对幸...

by:不枉不错

弦歌

弦歌,依琴瑟而咏歌。古琴传统上有独奏和弹唱两种表现方式,前者为“琴曲”,后者为“弦歌”,均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遗产。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by:邓晓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