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请查收相关历史书单>>


原文 


解读全球热点,读懂世间好书,你好,这里是“热点讲书”。


今天,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沈阳举行,14响警钟与3分钟警报提醒着我们要居安思危,不忘14年反抗侵略、浴血奋战的奋斗历史。


92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以“南满铁路事件”有预谋地引发了持续14年的侵华战争的战火,不到半年时间,整个东北地区沦陷,这一事件被称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它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那么“九一八事变”下的日本究竟有何图谋?日本的狼子野心是怎么一步步实行的?“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到底有多么艰苦卓绝、震撼人心?今天我们就通过唐晓辉的《九一八事变》一书,来回顾一下始末细节,在抗日战争的血泪岁月中感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 “九一八事变”中,日本究竟有何图谋?


众所周知,日本对中国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而他们开展侵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我国东北地区。时间来到192853日,日本侵略者为了保住在中国北方的侵略权益,阻止国民政府的北伐军北进东北、华北,在山东省悍然制造了济南惨案,它标志着日本政府开始了对华政策的积极实施与推进。


一个月之后,日本政府无法容忍中国军阀的“不合作”行为,公然在皇姑屯炸死了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而这一蓄意谋害的行为也无疑证实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不轨企图。唐晓辉《九一八事变》也描述道:“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之一花谷正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评价皇姑屯事件,他说:‘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曾经打算乘炸死张作霖的机会占领满洲南部,但失败了。如果那次干得漂亮,后来的满洲事变(指九一八事变)也许在那个时候就发动了。’”这些言语与行径正应了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古话,无不显露出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寻找借口、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险恶用心。


1931年918日,日本关东军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根据精心策划的阴谋,通过铁路"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由日本修建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军队。日军借此为由,对中国东北军北大营进行炮击,导致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但东北军真的是如此不堪一击么?并不是!北大营是东北军王以哲第7旅驻地,有官兵万余人,绝大部分军官毕业于各种正规军校,轻重武器配备也比较精良,是东北军中的一支劲旅。但由于受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广大官兵战斗意志松懈,对日军近来咄咄逼人的态势只是笼统作出了一个有限度退让的对策,而没有具体有效的应变措施,所以对于日军的这次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导致东北军死伤惨重。


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并陆续侵占东北三省。次年2月,整个东北地区都被日本占领。随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对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超过3000万同胞在亡国奴的痛苦中生活。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的狼子野心是怎么一步步实行的?


自柳条湖事件发生后,日本内阁在1931919日上午10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但关东军不肯放弃良机,势头不减。而实际上,日本内阁的不扩大事态方针极其虚伪。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对关东军的行动早就心存默契,不会发出制止其扩大行动的命令。其次,日本政府首脑优柔寡断,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关东军的侵略行动。所以,日本关东军的侵略行径就在“不扩大事态”方针的幌子下逐渐嚣张起来。


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想避免所谓“不必要的麻烦”,向各个地区的驻扎军队传达“不抵抗”政策,蒋介石还命令张学良将军不要轻举妄动,将此次柳条湖事件视为地方冲突,不要加剧事态严重程度,而这一系列举动也让不少东北军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转而投身于后来的东北抗日联军。


在“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下,日军势如破竹,他们实施的第一期作战计划超速完成,其中计划的第一步便是制造柳条湖事件,第二步攻占沈阳城,第三步在攻占沈阳城的同时,占领营口、安东、凤凰城等南满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第四步占领长春,而第四步完成时间竟然是19日夜晚,令人瞠目结舌。


之后,日军又开始拟定夺取吉林的第二期作战计划,以及绕过哈尔滨、攻取黑龙江的第三期计划。本以为日军不会那么容易得手,但未曾想到当时代理吉林省军政大权的熙洽摇身变为卖国贼,使得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吉林。尽管之后张学良命令马占山将军负责黑龙江军事防御,但日军兵力过强,同士兵们死守阵地的马占山将军也只能无奈撤退,黑龙江大部分土地接连被侵占。次年25日,哈尔滨也惨遭沦陷。


1931年九一八之夜柳条湖畔炮声乍起,仅仅历时四个月零十八天,东北近百万公里的土地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与蹂躏,痛失故土、背井离乡的东北人民开始了血与泪交织的苦难,也掀起了血与火抗争的怒潮。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到底有多么艰苦卓绝、震撼人心?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与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截然相反,中国共产党毅然举起抗日大旗。


1931年922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此后,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于925日、30日和1012日又多次发表宣言和告全国民众书。这些文件以大量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领土、残害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同时,严厉谴责了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广大群众迅速组织起来罢工、罢课、罢市,提出了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中国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抗日救国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东北迅速引起反响,抗日的呼声响彻东北大地。


之后,东北的工人阶级以多次罢工、示威等形式反抗日本侵略,关内各地的广大工人群众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诸如北平法源寺的僧人和中国佛教会等一向超然物外的宗教界僧侣也高举抗日义旗。唐晓辉《九一八事变》最终章曾这样描述:“民族资产阶级、国民党左派及部分军政人员也都在这场民族危亡的紧迫局势下,与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中来,表现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群众的支持下,抗日军队力量也在逐渐壮大。九一八事变后,处于国破家亡境地的东北人民组织了各种抗日武装,如义勇军、游击队、红枪会、大刀会、山林队等,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数年,其中尤以东北抗日义勇军给日本侵略者的打击最重,其中涌现出如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爱国英烈,他们的牺牲精神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直到1993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钟声敲响,今日凌厉的警报声将我们的思绪与那年战火燃烧、民族觉醒的东北相连,他们以钢铁般坚强的意志筑起了一道万里长城,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我们也必将永远铭记那段历史,无愧过往、不畏将来,大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好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就为您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青菜和喵喵

我觉得挺好的

回复@青菜和喵喵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喜马讲书

请查收相关历史书单:https://pages.ximalaya.com/mkt/act/f45fef5ed06af2de?utm_source=pinglun

小妖2015

我的天,主播你拿这个当睡前故事在读吗?不觉得你的语气和态度有问题吗?

青菜和喵喵 回复 @小妖2015

我觉得挺好的

听友129745848 回复 @听友129745848

我要听97频道说话慢点儿,太快了,听不清。

听友129745848 回复 @听友129745848

我要听97频道。

事事皆OK

勿忘历史!

锤葡At

,,,,,爱忘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