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2023-09-18 22:31:3111:07 82
声音简介
一、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1.新民歌
近代民歌内容、音乐及其搜集整理
内容:反映爱国思想、要求个性解放的《满江红》。在共产党领导的区域,由于 民主政府对大众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民众新生活的出现,编唱新民歌成为农民热衷 的一种时尚。歌颂人民军队是新民歌的一大内容,涌现了《韭菜开花》、《盼红 军》等新歌;歌唱新生活、领袖、英雄的民歌也很多。
音乐特点:近代新民歌的音乐大多采用群众熟悉的本民族音乐(如传统民歌、戏 曲、说唱、器乐和部分古典歌曲)填词或编配而成。这些新民歌以传统民歌音乐 填词者为多,其填词歌曲有曲调不变或基本不变的一类,如《盼红军》等,也有 曲调根据歌词需要作部分改变的,如《打南沟岔》等。
搜集整理:近代在民歌音乐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如民歌小曲的 收集整理出版,就是其中之一。40 年代延安的“ 民间音乐研究会 ”更多地开展 了这方面的工作,如系统地搜集、记录各地的民歌,并加以整理,从而挖掘、保 存了一大批珍贵的西北民歌。
对收集到的民歌,作音乐方面的润饰、加工而又不失民歌原貌,是又一种重要的 民歌工作。重庆国立音乐院“ 山歌社 ”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工作者在这方 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经过他们加工、修改的不少民歌从此广为传播,成为著名 的歌唱作品。
2.说唱音乐
京韵大鼓:原是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 ”,后与清音子弟书合流而形 成“怯大鼓 ”,后结合北京方言并吸收了京剧的念白、唱腔、表演方面的经验, 逐渐形成了“京韵大鼓 ”。代表人物白云鹏、刘宝全。刘宝全对京韵大鼓进行了 较大的革新和创造,他以高亢圆润的嗓音和生动细致的表演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优 秀的曲目,如《单刀会》。《丑末寅初》等。他把京韵大鼓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 的、成熟的阶段,开创曲种的最主要的流派“刘派 ”。
河南坠子:这是 20 世纪初,在“颖歌柳 ”或“三弦书 ”与“道情 ”合流的基础 上,又吸收河南曲子、大鼓等音调和形式,逐渐形成的著名新曲种。从 20 年代 开始它已广泛流传到天津、上海等地,至 30 年代后又扩展到东北、西北、两湖、 重庆等地,是新生曲种中流传最广、最快的一种曲艺形式。先后产生了像乔利元、 潘春聚等前辈,以及以乔清秀、程玉兰、董桂芝为代表的三大流派。
四川清音:四川清音原来是流行于农村、乡镇的曲种。原名“唱琵琶 ”或“唱月 琴 ”。30 年代进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并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 ”(或改进 会),有大的发展。其音乐以明清俗曲和民间音乐为多,主要分为大调、曲牌、 小调三类。音乐结构也有曲牌体、板式变化体和单曲体三种。四川清音的曲目丰 富,以女演员为主,坐唱自弹乐器者居多。
山东大鼓:又名“梨铧大鼓 ”、“梨花大鼓 ”,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入城市、

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一。出现了何老凤、郭大妮等著名的艺人。刘鹗的《老残 游记》中曾有关于当时济南大明湖女艺人白妞演唱《黑驴段》的生动描写。山东 大鼓的发展对后来的山东琴书、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曲种的发展都有影响。
北京单弦:源自清初满族子弟的“子弟书 ”,于 1803 年在《白雪遗音》中被收 录。1880 年组织演唱, 自此形成独立曲种走向社会。著名艺人有德寿山、荣剑 尘等。唱“单弦 ”多是满族子弟,或自弹三弦,或唱者边唱边击八角鼓、另一人 操三弦伴奏。唱本故事性很强,唱腔高昂活泼。单弦对北方的曲艺影响深远,“曲 剧 ”就是在单弦的基础上形成的。
苏州弹词:清代中期以后,苏州弹词已经产生了陈调、俞调、马调等影响深远的 流派。自此以后,苏州弹词的各种流派,基本上都是以“俞 ”、“马 ”两调作为 基础加以发展的。这时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流派最主要的有:“祁调 ”、“徐 调 ”、“蒋调 ”、“杨调 ”、“丽调 ”、“琴调 ”等。
3.戏曲音乐
京剧:京剧是以徽剧、汉剧作为基础的一种“皮黄戏 ”。乾隆后期形成“ 四大徽 班 ”进京的局面。进京初期,他们的演出还保留着与昆曲、梆子、高腔等剧种“同 台演出 ”的习惯,和“徽调 ”、“汉调 ”混同编演的习惯,逐渐进入了“徽汉合 流 ”的局面。这些“徽班 ”艺人善于大胆吸取昆曲、高腔、梆子等各传统剧种在 念白、声腔、板式变化和基本功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不断在艺术上大胆革新和创 造,逐渐使一种富于时代特色的、以老生演员为主的新的皮黄戏——“京剧 ”, 得以在声腔、程式、剧目、行当、场面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提高。
评剧:评剧约于 1910 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 ”合流而成。1935 年定 名为“评剧 ”。农民剧作家成兆才为评剧写了近百个剧目,为评剧奠定了基础。 民国初年至 30 年代,开始了女演员为主的阶段。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等对 评剧音乐与表演进行了许多改革与创造。1935 年,白玉霜等到上海演出,使评 剧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发展成全国性的大剧种。评剧有着民间小戏活泼、 自由、 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其在近代形成了板式变化的音乐体制,并采用板胡为主要 伴奏乐器和与京剧大致相同的打击乐器。
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县一带。它最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 ” 1936 年后,女班盛行于浙江、上海。约在此时,开始用“越剧 ”之名。近代越 剧戏班以女班“ 四季春班 ”影响最大。代表人物袁雪芬。越剧语音基本采自浙江 官话及中州音韵。伴奏则以二胡、琵琶为主。越剧以其优美、抒情、文雅的风格, 在近代成为拥有全国性影响的剧种,在南方尤其繁盛。
富连成班:富连成班是一个京剧科班, 自 1904 年成立至 1944 年的 40 年间,培 养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的演员,为这个剧种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4.传统器乐
传统器乐的发展:
传统器乐在近代得到比较好的延续,主要体现在:
1.清中叶后,广大城乡音乐生活中日渐活跃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主要有河北的 “吹歌 ”,山东山西等地的“鼓吹 ”,华中的“八音 ”等,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传 统合奏曲目,如《放驴》、《百鸟朝凤》、《三六》等。
2. 清末戏曲音乐的广泛发展,也使得这时期的民族器乐增添了一些新的形式,如

“咔戏 ”、“三弦弹戏 ”、沈易书的“三弦拉戏 ”。
3. 在器乐独奏领域出现个人流派。如古琴:张孔山(泛川派)、王露(诸城派) 等;琵琶:陈子敬(浦东派)、吴梦飞(平湖派)等。
4.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民乐曲谱,如张鹤编的《琴学入门》,杨宗稷编 的《琴学丛书》。
5. 在上海、天津民族器乐的社团,如无锡“天韵社 ”、上海“文明雅集 ”、济 南“德音琴社 ”等。
小结:民族器乐在近代得到了全方位的传承和延续。
民间艺人的贡献: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民间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但民间艺人 地位低下,他们之中有些人在戏曲、说唱班社里担任伴奏,或作为“红白喜事 ” 的吹鼓手,“新中国 ”成立后,被“抢救 ”的民间艺人,如无锡的华彦钧(“瞎
子阿炳 ”)、河北的杨元亨、维吾尔族吐尔地阿洪等。阿炳给我们留下了《二泉 映月》、《大浪淘沙》等六首乐曲,充分证明了他的艺术创造的深厚功力。杨元 亨以管子、唢呐的演奏享有盛名。吐尔地阿洪在保存和演奏新疆“十二木卡姆 ” 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广东音乐的兴起: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音乐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
以及外地丝竹乐的基础上,逐渐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以 市民为主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初期(辛亥前后至五四)著名艺人何柳堂、严老 烈等人,曾为广东音乐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曲目,如《旱天雷》、《小桃红》、 《德胜令》等。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逐渐形成了广东音乐的繁荣鼎盛时期,吕 文成、尹自重等人,把民间所流行的歌曲、戏曲曲牌、小调进行改编,创作了大 量广东音乐作品,如《鸟投林》、《步步高》、《平湖秋月》等,手袋了广大市 民的欢迎。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广东音乐越来越受到中、外“商业性歌舞音乐 ” 的影响,加进电吉他等乐器,并出现了不少作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听辨

本专辑为19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听辨曲目,主播在前期准备考试时候一个一个下到手机里听,不仅不方便而且效率也不高,于是就把这些都传到喜马拉雅上了,果然效率提高了不...

by:何塞_v6

传统文化音乐

传统文化音乐想要学习提升自己演讲沟通成交说服力的家人们可以添加杨老师官方唯一私人微信;Ytm82615由于微信人数有限,加之前写出为什么要加杨老师,以及自...

by:福布斯排行榜

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概略|音乐

【内容简介】音乐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它不仅来源于社会生活,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当然,这种艺术效应只有通过心灵对流动音响的审美感受才能完成。因此,对于审...

by:北方文艺_电子书

传统音乐 轻音乐 自然疗愈

《黄帝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五味,正确享受音乐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在古代宫廷配备乐队和歌者,不纯是...

by:东西渡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名曲

《中国古典音乐名曲》是撷取中国最原汁原味的民乐古曲经典曲目,囊括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之精华,由中国一大批的民乐大师倾情演绎。中国古典精华兼顾中国器乐及古...

by:一苇读书吧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

by:中央文献出版社

解读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

解读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中国茶知识讲座学习传统文化茶文化推广

by:功能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听辨

此专辑為更好的幫助諸多考生學子和音樂愛好者们,同时助大家考入理想音乐院校。对于音樂愛好者,可丰富艺术素养。科學研究表明,音樂有助身心健康,经常聆听可修身养性。听...

by:第二樂章_鹿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