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场外交博弈

2024-01-21 17:37:1102:53 2373
所属专辑:国际热点︱解读
声音简介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

彼时,新中国刚刚在抗蒋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了对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动态清零,急需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获取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

于是,在刘少奇同志先行打完前站后,毛主席开启了正式访问。

此次访问苏联,明面上是参加集体活动掩人耳目,实质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在之前签订的中苏旧约基础上,改签新约,一个是跟苏联商讨贸易、投资以及技术转移等事宜。

对于中苏旧约,我们一直表示这是不平等的,希望缔结一个更为公平的新约。

但是苏联基于实力地位出发,很强硬的表示要按照旧约来执行,导致谈判进入到了僵局,气得我方多次拍桌子,两位大老板的会晤也不得不一再推迟。

而打破中苏谈判僵局的,不是苏联,也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就在火车驶向莫斯科的两个月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召集乔治凯南、费正清等智囊开会探讨美国的对华政策。

虽然艾奇逊跟凯南并不对付,但还是一致认为,中苏会因为短暂的利益站在一起,但内部根本性的分歧会导致双方分裂,美国应该采取现实的政策,通过打入楔子来破坏中苏关系。

于是,中美谈判的胶着期,一系列的骚操作就开始了。

先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台湾不在美国的保护范围之内,美国不打算干预中国的局势,试图通过佯卖老蒋来拉拢中国。

几天之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了长篇演说《关于远东政策》,历数沙俄如何占领中国的外东北,策动外蒙独立,详细论证了苏联才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搅屎棍的英国更是没闲着,先是在中苏谈判期间抢着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然后路透社化身“路边社”,伪造了“毛主席被斯大林软禁”的假新闻,震惊了全球。

美国和英国原本是想通过一边对苏联施压一边拉拢中国的方式,破坏中苏的缔约谈判,促使双方谈崩,却没有想到弄巧成拙。

由于担心英美联手搞大新闻,原本基于实力地位出发,坚决不让步的斯大林怂了,变成了“纸老虎”。

外交层面,苏联各级领导主动排队请求会晤,随后签订的新约,废除了旧约中很多对华不平等条款,承认了苏控的辽东半岛属于一个中国。

经济层面,苏联不仅提供了巨额的美元资金,还痛快的签署了50个大型项目的合作备忘录,从煤炭、钢铁到电力、化工,一水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最终,在老美的神助攻下,我们里子面子都拿到了,坐着火车唱着歌,凯旋回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一场未来十年的大博弈

美国如何依靠石油美元收割世界?中国粮食、能源供应如何保证安全?芯片制造何时能突破,不再被卡脖子?高端产业如何完成跨越?……你都能从我们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by:创客学园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博弈:中国外交风云史

从五四运动看中国外交。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

by:蔓延读书

博弈:所有问题都是一场赛局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利说:“许多时候人们所做的决定,并不是*选择。”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

by: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博弈:所有问题都是一场赛局

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利说:“许多时候人们所做的决定,并不是*选择。”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多数人都自认为理性,但实际遇到问题时却常想着“先赢再说”。然而,看似获利...

by:曲有笙

中国当代外交史

讲述1949-2001年的中国外交史

by:叛逆呱

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思想碰撞,政治融合与交锋的舞台,这里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国际打工仔,或者也是全球公务员,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后开重要的一极,任职联合国的中国雇员更是...

by:赵天胜

新中国外交往事

《新中国外交往事》是由新中国一代外交官程远行撰写的一部新中国外事回忆录。本书从亲历者的角度,详尽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间,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by:中信书院

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党开展了空前活跃和广泛的国际外交活动,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该书就是紧紧围绕海内外读者迫切需要了解中...

by:多云下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