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调张籍》

2018-01-14 11:15:3335:34 5710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调张籍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láng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xiè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剌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xié háng

 

 

⑴调:调侃,调笑,戏谑xì xuè。张籍(768830),字文昌,唐代诗人。历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终国子司业。

 

⑵文章:此指诗篇。光焰:一作“光芒”。

 

⑶群儿:指“谤伤”李白杜甫的人。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

 

⑷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⑸伊:发语词。

 

⑹“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

 

⑺“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在空中飘动。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láng。”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划:劈开。雷硠:山崩之声。

 

⑻“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太山一毫芒”而已,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优美的诗歌,流传在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金薤xiè:书。古有薤叶书。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琳琅:美玉石。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

 

汉代挽歌《薤露》

 

薤露歌,是汉朝齐国人哀伤田横所作的挽歌。田横和刘邦项羽争夺天下而不胜,汉军破齐。田横和五百手下逃到东海的小岛上过着简单的生活。项王灭,汉朝开国,高祖派人逼田横进京。田横行到长安附近,对使者说:这里离长安不过数十里。我闻两主生不相见,我死了以后,首级到长安不至于腐坏,皇上要见我的面目也不难了。于是自刎身亡。高帝大惊,厚葬之。然后又派使者去海岛告丧,田横手下的五百壮士听到后,非常忧伤,就作了薤露歌哀悼自己的主人,然后一并自裁。消息传到京师,朝廷上下莫不叹息齐之多义士也。

   

到了孝武皇帝朝,歌工李延年破薤露歌为“薤露”“蒿里”,成为汉送葬的挽歌。薤露哀雅伤绝,非后世复有。其辞曰: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⑼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⑽“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犹今言灵感忽至。

 

⑾“剌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剌手:探手。汗漫:广漠无边之处。《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卢敖漫游到了北海,经过太阴,进入玄阙,到达蒙谷山。发现有个人在那里,此人眼眶深陷,鬓发乌黑,脖子粗短,双肩耸起像老鹰,上身丰满,下身瘦削,正迎着风翩翩起舞。此人回头看见了卢敖,慢慢放下手臂停止舞动,逃避到山脚后面。卢敖走近去观察,此人正蹲在龟壳上吃蛤蜊。卢敖于是上去与他搭话:“唯有我卢敖离乡背井,远离人群,观览遍六合之外的所有地方,这样的人恐怕难找第二个吧?我卢敖从小喜欢周游四方,长大以后这种兴趣也没改变。我游遍了四方极远的地域,只是还没见过北阴。今天我在这里突然与你相遇,不知你愿意与我为友吗?”这时这位人士露齿而笑说:“嘿嘿,您是中原人,竟然远道来到这个地方。不过这里仍然日月照耀,满天星辰,阴阳运行,四季变化,这儿与那个叫不出名称的地方相比,还只是个小角落。像我向南游过的无边无际的空旷之地,在北方休息在寂静幽暗的地方,向西跑遍幽深边远的地方,往东一直来到日出之处。这些地域是下无地而上无天,听不到任何声音,看不清任何物件。此外还有水天相连的海洋的边岸,我尽管一动就是千万里,但我还是无法达到那里。现在你才游历到这里,就认为看尽了一切地方,与我上述说的那些地方比,你不觉得差远了吗?不过你呆在这里好了,我与汗漫先生已约好在九垓之外会面,所以我无法在这里久留陪你。”说完,此人一举臂、一耸身便飞入云端。卢敖仰面瞭望,已看不见此人的身影了;于是卢敖停下了马车,惊惧困惑,若有所失,自言自语说:“我和这位先生相比,就如同黄鹄与小虫一样。我整天奔波不停,却还在咫尺之地漫游,但我却自以为很遥远了,这不是显得很悲哀吗?”所以《庄子》说:“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小聪明不理解大智慧,朝生暮亡的菌类不知月的晦朔,蟪蛄不知一年中的春和秋。”这是说视力好的也有他无法看到的东西。

织女襄:《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qí):同“歧”,分叉状。

织女:三星组成的星座名,呈三角形,位于银河北侧。谓织女星。

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时辰,白日分卯时至酉时共七个时辰,织女星座每一个时辰移动一次。

报章:报,复,指织机的梭子引线往复织作;章,经纬纹理。不成报章,即织不成布帛。

此句夸言神游物外,连织女星的车驾都不乘坐了。意谓超越了织女星运行的范围。

 

 

⑿地上友:指张籍。经营:此谓构思。

 

⒀乞:此谓送给。如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颉颃:上下飞翔。上飞曰颉,下飞曰颃。

 

白话译文

 

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晚上也常常梦见他们,醒来想着却又模糊不清。李白杜甫的文章像大禹劈山治水一样立下了不朽的勋绩,但只留下了一些斧凿的痕迹,人们已经难以见到当时的治水的运作过程了。遥想当年他们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阻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但就是这样的两位夫子,处境却大抵都冷落困顿;仿佛是天帝为了要他们作诗有所成就,就故意让他们崛起而又困顿。他们犹如被剪了羽毛被囚禁进了笼中的鸟儿一样,不得展翅翱翔,只能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优美的诗歌,如金薤美玉一样美好贵重,但其中多数好像被天上的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一样,流传在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我恨不得生出两个翅膀,追求他们的境界,哪怕出于八方荒远之地。我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我回头对地上的你说,不要老是钻到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某些人不公正的贬抑。韩愈在此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在对李、杜诗歌的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的人高明得多。

 

  本诗可分为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作者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谤伤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中间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力写对李、杜的钦仰,赞美他们诗歌的高度成就。其中“伊我”十句,作者感叹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特别是读到李、杜光彩四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景:就象大禹治水那样,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堙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惟此”六句,感叹李、杜生前不遇。天帝要使诗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给予他们升沉不定的命运。好比剪了羽毛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平生”六句,作者惋惜李、杜的诗文多已散佚。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金玉般优美的诗歌,但其中多被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流传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末十二句为第三段。“我愿”八句,写自己努力去追随李、杜。诗人希望能生出两翅,在天地中追寻李、杜诗歌的精神。他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最后四句点题。诗人恳切地劝导老朋友张籍:不要老是钻在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韩愈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流派。叶燮《原诗》说:“韩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诗人以其雄健的笔力,凌厉的气势,驱使宇宙万象进入诗中,表现了宏阔奇伟的艺术境界。这对纠正大历以来诗坛软熟褊浅的诗风,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而《调张籍》就正象诗界异军崛起的一篇宣言,它本身的风格,最能体现出韩诗奇崛雄浑的诗风。

 

  诗人笔势波澜壮阔,恣肆纵横,全诗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令人心摇意眩,目眩神迷。如第二段中,极写李、杜创作“施手时”情景,气势宏伟,境界阔大。突然,笔锋一转:“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豪情壮气一变而为感喟苍凉,所谓“勒奔马于嘘吸之间”,非有极大神力者何能臻此!下边第三段“我愿”数句,又再作转折,由李、杜而写及自己,驰骋于碧海苍天之中,诗歌的内涵显得更为深厚。我们还注意到,诗人并没有让江河横溢,一往不收,他力束狂澜,迫使汹涌的流水循着河道前流。本诗在命题立意、结构布局、遣词造句上,处处可见到作者独具的匠心。如诗中三个段落,回环相扣,展转相生。全诗寓纵横变化于规矩方圆之中,非有极深功力者何能臻此!

 

  尤可注意的是,诗中充满了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第一段六句,纯为议论。自第二段始,运笔出神入化,简直使人眼花缭乱。“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用大禹凿山导河来形容李、杜下笔为文,这种匪夷所思的奇特的想象,决不是一般诗人所能有的。诗人写自己对李、杜的追慕是那样狂热:“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他长出了如云般的长翮大翼,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探索李、杜艺术的精英。追求的结果是“百怪入我肠”。此“百怪”可真名不虚说,既有“剌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又有“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下海上天,想象之神奇令人惊叹。而且诗人之奇思,或在天,或在地,或挟雷电,或跨天宇,雄阔壮丽。韩诗曰奇曰雄,如此诗者可见其风格了。

 

  诗人这种神奇的想象,每借助于夸张和比喻的艺术手法,就是前人所盛称的“以想象出诙诡”。诗人这样写那些妄图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设喻贴切,形象生新,后世提炼为成语,早已家传户晓了。诗中万丈光焰,磨天巨刃,乾坤间的巨响,太山、长鲸等瑰玮奇丽的事物,都被用来设喻,使诗歌磅礴的气势和诡丽的境界得到充分的表现。

 

  此诗是“论诗”之作。朱彝尊《批韩诗》说:“议论诗,是又别一调,以苍老胜,他人无此胆。”这所谓的“别调”,其实应是议论诗中的“正格”,那就是以形象为议论。在本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比喻等表现手法,在塑造李白、杜甫及其诗歌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作者本人及其诗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诗歌的一些精到的见解,这正是本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李白(701年—762年)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年)

韩愈(768年—8241225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风晴和

好个秋语荷塘,听声音如见天人,与此诗文相映成趣、浑然天成,大赞!

1878866qcsa

王维与李白同龄。这里的群儿愚主要指的元白之流。

再生缘_xy

🥀🐐🐚🦍🐂

诗酒chen年华

一韵到底见功力!谢谢老师朗读!

彤如

拔竿刺水扁舟行,举目无涯四海边。偶然见野客,拍手称奇特。吾貌虽殊异,阴阳合轮廓。九垓值汉漫,去此离垢惑。——汉漫记

秋语荷塘 回复 @彤如

朋友厉害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张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

by:假说真听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

by:假说真听

韩愈经典文章

韩愈经典文章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by:zyc0607

《马说》唐.韩愈

《马说》唐代: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by:春天的王妃

林江讲古之韩愈

由潮州著名说书人林江先生为我们讲述百世师韩愈的故事!讲述韩愈的一生,记录韩愈被贬潮州八个月里,为潮州人做了众多好事:办学校,兴教育,治水患,驱鳄鱼,解放奴隶,引...

by:那个人111

百代文宗-韩愈

我们打造了一系列课程,希望大家多关注哦!适合小学3-6年级学生,特别对培养语文素养有兴趣的小学生。文学经典熏陶,提升孩子语文学习兴趣,有趣的学习形式,让孩子愿意...

by:圆柱文化

师说朗诵读 韩愈

很多人觉得老裴的东西方便背书,所以很多初高中古文老裴都读了很多遍,如“桃花源记”,如“琵琶行”,如“春江花月夜”......感谢大家愿意听!老裴常有读错的地方,...

by:老裴背古文

声音主播

746139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