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阻止,没想到救下个未来司令

2023-09-27 13:22:0710:44 6.2万
声音简介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0年,毛主席刚忙完手上的工作,准备找爱将彭德怀切磋切磋棋艺。

他刚走到彭德怀的窑洞门口,就听见对方大喊:“我看他是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今天我一定要把他枪毙了!”

听到此话,毛主席立马上前。

在了解事情原委之后,毛主席心软了,劝了彭德怀整整两个小时,终于让他打消了枪毙的的念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一时心软救下来的兵,竟成为未来的司令。

他是谁?为何让彭德怀如此动怒?毛主席为什么要救他?

投身革命

这位让彭德怀如此动怒的人就是时任红一团参谋长的杨上堃。

杨上堃,1914年出生,江西省兴国县人。

小时候的杨上堃,饱受战争和饥饿之苦。有时候,为了能吃上一口热饭,杨上堃要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刨到几颗红薯做粥。

那时,杨上堃最开心的就是有穿着军装的部队路过的时候。

每当这时,这些军人总会支起一口大锅,熬上一锅香喷喷的的粥。杨上堃总是接上满满一碗,把它端给母亲。

战争年代,杨上堃和母亲总是饥一顿饱一顿,每当部队来的时候,他们总能吃的饱饱的。杨上堃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加入部队,让更多人吃饱饭。

1930年,面对日本的频频挑衅,国家开始向各地征兵,以便做好战争的准备。同年十月,兴国县收到上级命令,开始在本县进行征兵计划。

得到消息的杨上堃,第一时间来到了报名处,给自己报了名。经过简单的体检,杨上堃进入了兴国赤卫大队。

为了与红军汇合,兴国赤卫大队一路北上。经过编排,杨上堃于1931年1月正式加入主力红军,成为红军中的一员。

当时的杨上堃才15岁,乳臭未干的年纪,在战场上却从不手软。跟随部队,多次剿灭日军,很快便在部队中脱颖而出。

1934年6月,因为作战出色,杨上堃被派到到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担任连长。

担任连长后,杨上堃的作战才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先后与连队战士完成了多次著名的战役。

1934年12月31日, 杨上堃历经险阻,带领红四团到达了乌江南岸。

“前有豺狼,后有虎豹。”

在杨上堃前方是敌军重重的阻拦。而在后方三十多公里处,敌人的主力军正快马加鞭的朝着他的方向赶来。

并且,后方两个军队共十几万人,如果被追上,势必要有一场血战,甚至有全连覆灭的危险。

对此,上级下达命令,必须立刻动身,横渡乌江。四面八方均是敌军,胜算机会为零,中央对此情况十分着急。

经过商讨,杨上堃带兵出战,决定趁着元旦夜色偷偷渡江,此次机会极为宝贵,如若失败再没有渡江的可能。

杨上堃深知任务的艰巨,不敢有一丝的松懈。他只带领几名战士,就穿过枪林弹雨,终于在破晓之际渡过对岸。

渡江成功之后,杨上堃立刻乘胜追击,带领将士直奔敌人老巢。运用灵活的走位,成熟的作战技巧,将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随后整个二连全部过江,在杨上堃的带领下,连队攻占了敌人几个上头,成功化解了背水一战的危机。

在平型关大战中,面对日军的强势攻击,我军弹尽粮绝,状态疲软,情况十分危急。

关键时刻,杨上堃带领连队赶来,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日军,共歼灭敌人1500多人。

不喜夸人的彭德怀,面对这位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战士时,也忍不住赞不绝口。

可之后杨上垒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曾经对他赞不绝口的彭德怀,扬言要枪毙了他呢?

受人挑唆,迷途知返

平型关大战之后,中央领导对部队进行了重新编属。杨上堃所在的一团被分为两个旅,杨上堃任一旅参谋长。

要知道,平型关大战之后,不少有战功的将士都受到了嘉奖。

可是杨上垒不仅没有受到嘉奖,还从之前的团参谋长变成了现在的旅参谋长,职位甚至还下降一级。

杨上堃心中不禁有些烦闷,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上面根本没有看到他的才智和付出。

心情郁闷的杨上堃无处排遣,只好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喝闷酒。喝着喝着,酒劲上了头,竟把自己内心的话说出来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刚好就被路过的袁彪听到了。当时,袁彪担任一分区侦查科科长,自以为他被“亏待”了,存有不满的情绪。

袁彪推开了杨上堃门,一副终于遇到知己的样子对杨上堃说:“兄弟,我终于找到你了。”

杨上堃多日的郁闷终于有了发泄口,便借着酒劲将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全告诉了袁彪。

两个仿佛多年的老友一般,絮絮叨叨说了几个小时的话。

他们越说越激动,袁彪一拍桌子说:“杨兄,既然此处不重视咱们,咱们何不另起门户。”

那时杨上堃的脑袋昏昏沉沉的,已经没法再思考什么,趁着酒意同意了袁彪的提议,带着自己的几个手下就跟着袁彪出逃了。

警卫员看着两名壮汉的架势,根本不敢阻拦,只好赶紧报告给了彭德怀司令。

彭德怀听后对杨上堃大失所望,想到之前对杨上堃的赏识,就更觉得讽刺,决定立即动身找毛主席,惩治杨上堃。

彭德怀还没来得及动身,毛主席就已经推开了门进去了。彭德怀看到主席来了,也不转弯子了,直接了当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杨上堃身为一名军官,理应为军队士兵做一个好榜样。可是现在,他却带头潜逃,这种行为,必须给予严惩。”

毛主席虽然对这名战士了解不多,可是在乌江之战时时也见识过这名战士的风采,认为杨上堃一定有自己的苦衷,便反过来劝说彭德怀。

“先别生气,杨上堃同志战功赫赫,不会做出违背党的事情,咱们不要着急,先等等再说。”

彭德怀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激动,渐渐冷静了下来,心里也希望杨上堃可以迷途知返。

五个小时之后,杨上堃带着手下回来了。杨上堃主动找到了彭德怀司令,请求司令处罚他。

原来,杨上堃带着手下走了15里地后,突然清醒了过来。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一番挣扎之后,还是决定带着手下回来了。

彭德怀问他:“你知道潜逃是什么处罚吗?”

杨上堃:“我知道司令,都是我的错,我愿意接受惩罚。”

彭德怀宣布处罚结果之际,毛主席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他看到低着头站在一边的杨上堃,心中有些不忍。

毛主席求情到:“杨上堃战功赫赫,从轻处置吧。”

经过讨论,杨上堃被开除党籍,行政撤职。

此事过后,杨上堃深知党组织对他的用心良苦,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发誓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知错就改

从那之后,杨上堃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更加严格,绝不再犯军队一条纪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杨上堃与赣野战军一起完成了解放江西全境的工作。

之后,杨上堃调赣州军事指挥部,负责当地剿匪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赣南地区三股土匪迅速被缴清,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保障。

1949年,杨上堃因为工作出色,被任命为赣州警备区司令员,后调为赣南专区军分区司令员。

任命司令员以来,杨上堃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群众困难,杨上堃常常下乡,实地考察。提到杨上堃,赣南地区的群众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因为工作劳累,杨上堃患上了头痛症,很多次还在开着会,杨上堃就突然昏倒在地上,吓得同事们连忙叫了救护车。

1970年,杨上堃调任,负责当地的林业建设。

在建设兵团的日子里,很少有人能在杨上堃的住处看到他。杨上堃永远都在路上。

有时候杨上堃去基层指导工作,有时候去林场实地勘察工作进度。来到建设兵团的三年里,杨上堃黑了,也瘦了,每双鞋子后跟都磨出了一个洞。

武夷山的每片土地都留下了杨上堃的足迹,因为林业工作出色,杨上堃还多次被邀请到北京分享工作经验。

1985年5月28日,杨上堃因为劳累过度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1岁。

结语

虽然杨上堃在革命的道路上有过错误,但他能够及时的知错就改。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到艰苦奋斗的建设时期,他的功绩是有有目共睹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毛主席的深明大义以及远见卓识!

在曾经的那段艰难岁月,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从始至终坚定自己的理想,英勇无畏,牺牲自我,是多么的令人敬佩!

作者:王三金

参考文献:

1.史爱国,杨国兴.长征中的英雄连长杨上堃[J].党史文苑,2007:42-44.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485251250

团参谋长变旅参谋长是降级?

听友226317439

听了半天是杨上堃,我还以为是杨尚昆。

猜你喜欢
彭德怀

彭德怀元帅,一代猛将,开国立国,威布八方

by:赵天胜

彭德怀自传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by:小雅天保

在彭德怀身边

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一段遗憾的历史每周同步更新《我的伯父彭德怀》,请点击主播主页收听

by:徐徐开始学着当主播

毛泽东与彭德怀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朋友之间,有紧密的配合,也有意见的分岐。这里选择了毛泽东与彭德怀的故事,欢迎收听。

by:余音vv

毛泽东与彭德怀

统领群伦的毛大帅,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他们是相距不到百里的湖南老乡,都是以石命名的硬汉子。浏阳水,湘潭米,桑梓风,故国情,使他们在性格、脾味上具有神奇的相似,又...

by:采薇薇呀

彭德怀元帅自传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男,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by:acering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彭德怀的警卫参谋景希珍口述

景希珍陪伴彭总16年,后无奈分别,彭总落泪:我谢谢你,谢谢你

by:热爱朗读的晓晓

横刀立马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974年),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

by:3024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