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我们很容易忽略《论语》里伟大的哲学突破|《论语》本身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2023-12-12 13:55:0711:18 4万
声音简介

一、内容框架


二、逐字文稿

《论语》就书名而言,为什么称《论语》?有很多人习惯于把《论语》的论念成论(四声),应该是不对的。基本上南北朝黄侃《论语义疏》以后,这个字就只能念lun(二声)了。因为在《论语义疏》里面黄侃总结了论字的四种可能的意思,这个地方我就不掉书袋了。这四种可能的意思其实都是二声,当然lun(二声)普遍大家认为是鞭策之意,所以《论语》这个书名的意思是孔子言行录的分类汇编,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书名要这么念。

    《论语》初步编成以后,应该是有不同的传本。我们今天去看,可以看到我们今天《论语》的本子,如果你拿《孟子》当中引用孔子的话来看,会发现应该孟子手里的那个传本有相当部分比我们现在拿到的可能更丰富,也更完善。《孟子》这本书跟《论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里面有大量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述和引述,这些记述和引述应该都是来自于他手中传下来的那个《论语》的传本。

《论语》到汉代的时候有三种主要的传本,这个在记载当中是非常明确的。分别是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基本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通行本的《论语》应该是鲁《论语》和古《论语》的综合本、结合本。齐《论语》散佚掉了,到汉以后就看不到齐《论语》了。当然很幸运的是,前几年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在昌邑王贺的墓葬挖掘当中重新发现了竹简本的齐《论语》,所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齐《论语》的面貌。当然齐《论语》出来以后,会不会使我们对《论语》,使我们对孔子的理解,发生更深刻和丰富的变化,这个是我的期待。大致上的情况是这样。


【海昏侯墓发掘现场】

    《论语》这个书我认为是中国古代经典当中最丰富的,注意我没说最丰富的之一。有几点是大家要注意的,我们要注意《论语》虽然编成的时间是公元前435年以后,但它记录的内容却是主要在孔子在世的时候,因为孔子的生卒年在秦以前的思想家当中应该说是最确定的,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当然其实是有争议的,我们现在说公元前551年是按照《史记》,但是按照《公羊传》和《谷梁传》的记载应该是公元前552年。这个当然所争不过一年,由此反而从一个侧面看出关于孔子生平的那个确定性。


【国子监北京孔庙】

    孔子卒年是无比确定的,就是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说《论语》里面记述的主要孔子的言论和思想都是公元前479年以前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时间其实是非常非常早的。而且这是真正意义上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东西,它跟口头记录,口头记述和结集,就像当年佛陀去世以后,摩诃伽舍主持的五百结集和七百结集那个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个情况是先是口传,到了公元前二世纪或一世纪,才有了文字的记录,所以大家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印象是,在《论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之前没有人曾经把道理说到这个高度,这点是要注意的。可以说《论语》里面处处都是哲学的,思想的,人生领会上的突破性境界。虽然孔子从来都讲自己述而不作,他说我只继承,不发明。但实际上我们都说,我们的理解都认为孔子是以述为作。所以我再次说《论语》当中记录的道理,很多道理都是此前从来没有人说到这个高度。有人会说《周易》《尚书》《诗经》里面的道理难道不比孔子早吗,那你仔细去看一看。所以为什么到宋以后,南宋开始,四书的地位基本上已经取代了五经的最高的那个地位。所以所谓“四子者,六经之阶梯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什么呀,就是六经里面的道理是隐含着的,四书里面的道理是已经把六经里隐含着的道理给你凝练概括、明确地表述出来,所以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所以《论语》我认为有思想文化精神追求的中国人应该是伴读终生的。

    同时我要提醒朋友们,《论语》是古代典籍当中最难读的之一,这个我要加之一。千万不要以为《论语》容易读,因为《论语》入手平易,你读《庄子》有时候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你读《孟子》,《孟子》的文段太长,你读《易传》,《易传》里面哲学的思考太直接,这个道理不是在具体的事情当中来的,而是直接把抽象的道理,那个在概念层面上加以思考和分辨。包括读《中庸》,《中庸》开篇十五个字,“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确伟大、深刻,思想的严整性、系统性都有。但是它不是在具体的事情当中来阐发思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些书都是入手难,但你真正读进去,你真正读懂了,你真正有受用的,读进去了,你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论语》是入手平易,越读得久发现越难。

    所以我有一个比喻,读《论语》像爬山,你远远看过去的时候觉得那山没多高,你到了山脚下仰望那个山,你才觉得高。但是你不爬,你还是不知道它有多高。你在攀登的过程当中,你攀登到越高的地方,你越将发现这个山有多高。这是我自己读《论语》的感受,我从最早接触《论语》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到今天还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论语》最熟悉的句子里,最熟悉的表述和论述当中,我还是能体会到我之前没看到的那个道理的层面。然后我会发现这个道理层层叠叠,它不断地引领你,不断地塑造你,不断地丰富你。所以这个书我觉得应该是有文化和精神追求的中国人,应该是伴读终生的书。这是我要强调的另外一点。

我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就是读《论语》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中国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我们读《论语》既有以别的语言为母语的人所没有的便利,因为你能以如此亲切和有温度的方式接触这样的语言和文字,但同时你也有别人,以别的语言为母语的人所没有的一些麻烦或者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尤其是《论语》,《论语》我们读的时候有一个大的障碍是太熟了,以至于由于太熟悉,甚至仅仅是语言上的熟悉,以至于你根本没有时间在这个语言和文字面前停顿下来,体会体会,思考思考,没有了距离,没有了陌生感,这个实际上是大问题。就是特别容易让我们忽略掉孔子的那些伟大的哲学洞见,那些突破性的哲学洞见比如著名的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为这是《三字经》的第二句,由于是《三字经》的第二句,导致的结果就是已经变成了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了,到了顺口溜这个程度谁会停下来说我思考思考,因为没有障碍,没有理解的障碍,你觉得没有理解的障碍,你怎么会去认真思考呢。但实际上“性相近也,性相远也”这是多伟大的一个突破性的哲学洞见,自从孔子揭示出性和习这样一个理解人性的二元结构之后,此后中国哲学家讨论人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能在这个基本结构之外。所以这样伟大的突破,但是实际上一顺口溜就过去了。所以再伟大的诗句也经不起脍炙人口,一旦脍炙人口就麻烦了。所以真正伟大的诗歌是拒绝脍炙人口的,比如杜甫的《秋兴八首》,的确伟大,但你背十遍,你也没有失去陌生感,当然这是题外话了。这是我对关于《论语》的一些我自己研读的感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如斯如实

小华,弄啥咧,磨得人看

命运三重奏

君子成人之美

木包人人王

小时候读书我的老师好总说“你先记住就好,长大自然就理解了”,其实听了老师的课程才发现《论语》中太多本以为常规的东西,我到现在仍是一知半解。请问老师您觉得当初死记硬背会的知识,现在应该如何去更多地理解?

猜你喜欢
高分很容易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习、育儿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具体包括:小学至高中各科目的学习资料、知识点总结;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

by:爱尚记忆学习圈

易经真的很容易

最易懂的《易经》导读入门书

by:微安若素_Y

赚钱其实很容易

价值投资的道路漫长而又曲折,不仅是对投资者知识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其心志的考验,解密股票盈利的根本性原因和规律,帮助广大散户避开亏损,享受优秀公司成长价值,踏上财...

by:v广行天下v

易经真的很容易

曾老《易经真的很容易》诵读

by:明一读书

易经,真的很容易

研修易学,真正的功能,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也可以说,用心选择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路径。

by:凤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