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自得琴社《琴为何物·宋·水云归》音乐会绽放“蓉城之秋”

2023-10-02 12:09:0103:58 270
声音简介

烟柳画桥上、风帘翠幕下,旋律随图景徐徐展开,睁眼即画卷,闭眼即故事……昨晚,第29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自得琴社《琴为何物·宋·水云归》音乐会,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大剧场徐徐拉开帷幕。乐手们身着宋代复原装束,以琴会友,除了带来传统古曲,更有古曲新编与原创新作,为大家带来一场不一样的大宋之夜。

当晚的音乐会,有别于一般国风音乐会,自得琴社带来了多首原创曲目,并在演出中将民乐与管弦乐结合,特邀布达佩斯交响乐团为《满江红》《拾眠》《槐黄》《桂枝香》等作品录制伴奏,管弦的声音融入现场民乐演奏,多元的音乐元素及全新的舞美设计,丰富的舞台呈现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古意、新意十足的视听盛宴。

自得琴社成立于2014年,由一群青年演奏者组成,通过音乐会、讲座、教学、网络视频等形式,推广以古琴为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身着历朝历代不同服饰,还原妆容,宛如从画中复活的古人,却用传统民乐演绎着当代之声。这种“古韵新声”的反差演奏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收获了数百万粉丝。

在“蓉城之秋”的舞台上,自得琴社的演奏者们表演了器乐合奏《醉醉渔,唱唱晚》、古琴独奏《梅梢月》、器乐合奏《杏花天影》等11首曲目,将古典曲目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特点,也展现了古韵国风之美。

音乐会的最后以一首《桂枝香》作为结束,漫天桂雨,令不少观众动容。返场环节,自得琴社还带了新剧目的新曲子向观众互动征名,现场气氛热烈,最后还加演了一首节日气氛浓厚的《花好月圆》祝愿成都的观众朋友们国庆快乐。

自得琴社的艺术总监唐彬说,在《琴为何物·宋》乐曲的创作过程中,他写到动情处常潸然泪下。

自得琴社社长朱里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演员们的每一套服饰几乎都有参考文献,一针一线都十分考究。“乐手们的妆造设计,参考了很多宋代的壁画、古画、文字记载、文物等资料。比如其中一位古琴乐手的北宋中后期仕女盛装,参考的文物就来自开化寺的壁画:女子将发髻盘于发顶,佩戴金冠再用金梳来装饰,整个发髻华丽端庄。这种就是当时十分潮流的造型。”

毫无疑问,《琴为何物·宋·水云归》音乐会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新潮的音乐形式体验传统文化精髓与魅力,让传统文化得以与当下社会相结合。这样的碰撞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跨时代的对话,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引领属于未来的审美潮流。

“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自1981年创立以来,已经成为一张满载艺术价值、产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蓉城音乐文化名片。本届“蓉城之秋”将以精品剧目展演汇聚名家名团,以原创音乐作品征集链接人才与平台,以丰富的音乐活动覆盖全域,与国际品牌联动探索市场空间,构建“品牌IP+衍生品”产业链,以不断扩大“蓉城之秋”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全面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音乐之都建设。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古韵新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故人从硝烟中走来,我们眼前仿佛还有铁马兵戈掠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

by:勇博_博乐有声

古韵新声 古琴名曲

《仙翁操》《秋风词》《凤求凰》《卧龙吟》《泣颜回》《九儿》《探清水河》《左手指月》《关山月》《良宵引》《寒山僧踪》《沧海一声笑》《月满西楼》《半山听雨》《云水禅...

by:宁子风

古琴名曲欣赏|自得琴社

疫情期间,你是否焦虑、恐慌、缺乏良好睡眠。一张古琴专辑将陪伴你静心、疗愈。自得琴社致力于以古琴为主的传统、非遗文化的推广传播,由衷地希望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能走...

by:自得琴社

民乐合奏曲精选|自得琴社

疫情期间,你是否焦虑、恐慌、缺乏良好睡眠。一张古琴专辑将陪伴你静心、疗愈。自得琴社致力于以古琴为主的传统、非遗文化的推广传播,由衷地希望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能走...

by:自得琴社

古琴流行音乐精选|自得琴社

自得琴社致力于以古琴为主的传统、非遗文化的推广传播,由衷地希望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能走下神坛,步入生活,为现代人带来快乐与祥和。

by:自得琴社

古韵

古韵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这些韵,从早就有人发现有些不大顺口,到宋代,有叶音说:凡字用到韵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随便改变平时的念法,好叫它顺嘴。...

by:城南的鱼

古韵流长

古典之美,无出其右。

by:詩情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