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在南京逝世,享年 96 岁

2023-10-03 13:08:0104:23 7170
声音简介

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 10月2日发布的讣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2日5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

讣告显示,周仲瑛系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学泰斗,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国际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23年10月2日至5日在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282号汉中门校区17号楼设置追思吊唁处。

周仲瑛国医大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3年10月6日上午 9:00 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大周路206号南京殡仪馆致远厅举行。

据交汇点报道,周仲瑛1928年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13岁起便跟随父亲研习中医,父亲周筱斋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八老”之一。1955年,周仲瑛成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首批学员,1983年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据报道, 20世纪70年代末,欧亚大陆出血热病肆虐。江浙一带也成为疫病流行的重灾区。正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的周仲瑛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开始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为攻克流行性出血热,周仲瑛先跟着查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治疗方案,逐渐积累了感性认识。之后,他身先士卒,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疫区,到疾病流行最为猖獗的地区,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在防护设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设门诊、管病床,在临床第一线救治患者。“不仅是当年的出血热,2003年的SARS病毒,再到甲流、新冠,周老从未缺席,一直担心着百姓的安危。即便年事已高不能深入一线,依然远程用电话指导我。”周仲瑛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向媒体回忆,老师常说,“中医不是慢郎中,抗击疫病大有可为。”

周仲瑛总结疫区抗疫辨治经验后,首倡“病理中心在气营”、“三毒”等新理论,并形成“瘀热”病机学说;他擅长复合立法,组方选药,临床疗效显著;他于1988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中医内科急症学课程,并主编《中医内科急症学》教材,创建内科学总论,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首倡“脏腑病机证素辨治”新论。

长期以来,周仲瑛在中医治疗急症与疑难重症两方面倾注了无数心血,在他看来,急症能避中医之短,而疑难重症能扬中医之长。

据报道,周仲瑛自1963年开始,前后主编过7版中医内科学教材,创建中医内科学总论,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首倡“脏腑病机证素辨治”新论。周仲瑛弟子、全国名中医吴勉华作为接棒人追随着老师的足迹。“我们编写的第十版《中医内科学》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如果没有老师创下的内科学总论框架前期各版本编写基础,我们后来者是没法完善和发展的。”吴勉华接受采访时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国医大师周仲瑛—用药经验分享

每天一分钟学习国医大师的开药经验

by:道之中

孟景春、周仲瑛《中医学概论》

自1956年创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中医现代教育体系逐渐成形。南京中医学院正式成立,虽然晚于上述四校,却是孕育中医现代教育体系的摇篮,因为北京中...

by:执象中医馆

国医大师小传

迄今为止,中国中医药行业,共计90人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他们的人生阅历、学术成就、精神风范,尤其是妙手回春的高超医术,让人景仰。至少,你能了解哪位擅长治什...

by:执象中医馆

国医大师谈养生

“自古名医多长寿”,这句话在“国医大师”身上更是得到了体现。我们所推荐的40余位国医大师都是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均在55年以上。他们年至耄耋,精神不老;诊治...

by:正午阳光778

国医大师干祖望医话

干祖望,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干老先生5岁期就读江南“南社四子”之一姚石子先生家塾13年,具有坚实古文功底;18岁从名师习业,...

by:smile_b6f

国医大师的养生茶

恒河沙丫:路老(百度看简介)从医70余年,用他毕生的经验告诉我们,怎么喝茶喝出健康,这是一本工具书,可收藏或订阅以便需要时查听。目录第一章茶能养心,更能防...

by:恒河沙丫

国医大师——唐由之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生唐由之传奇的一生,他钻研医术、学贯中西,敢为天下先;...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