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食谈丨佛教素食与吃斋

2018-01-15 13:34:4809:19 3.1万
声音简介


 "和尚吃素"天经地义。可去了一趟日本,我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那里的和尚不仅吃肉,而且可以聚妻生子。


带着若干问题,我请教了佛学专家。原来世界上的佛教可分为三大语系:汉语系(包括中、韩、日);藏语系(包括青藏、蒙古);巴利语系(东南亚泰、缅、柬、老等国加上中国西双版纳等地)。这三大语系的佛教徒出于人文、地理、风俗等的不同,对肉食采取了不同的作法。先说藏传佛教,它主要在青藏和蒙古地区传播,这两个地区都是牧区,人们日常饮食以肉食和乳制品为主,如果禁止吃肉,这里的僧人就无法生存。



再说南传佛教,僧人至今保留着原始佛教托钵乞食的传统,自然是别人供养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比如泰国的男人20岁以后都要短期出家,短则5天,长则3个月,甚至更久或一辈子。有些父母也会在小孩7、8岁时,就把他们送到寺庙里出家当小沙弥。我们可能都看过这样的图片,晨曦照耀的小路上,排着长长队列的小和尚,身披袈裟手托银钵,静静地走向市镇。这时的布施者早在路口或家门旁准备了热乎的饭菜,因为走过来的小和尚中很可能就有他们的骨肉亲朋。为了让孩子们长好身体,各种肉食是少不了的。


所以说,在这三大语系中,只有汉传佛教主张和尚不吃肉,中国大陆包括台湾的和尚至今严格遵守。但历史上,日、韩就是提倡,但没有严格的戒律。曰本更在明治维新时代,因为战争因素,需要大量人力,由天皇出面,强迫僧侣聚妻生子,并全面放开肉食(僧人喝酒也是常事)。


话说回来,食肉本身是不是违背佛教原始教义呢?最初,佛教有个传统叫"托钵乞食”,《金刚经》中就写道:“世尊食时,著衣托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在当时的古印度,物质匮乏,素食来之不易,一般家庭不会去刻意准备素食供养,而挑三拣四也不是出家人应有的作为,所以也就允许吃"三净肉”。这三净肉叫"不见"、"不闻"、“不为我杀"。也就是我未看见它被杀时的情景;我末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以及它不因我的缘故而被杀。



其实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也是提倡托钵乞食的。我们都学过的课文《为学》中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这就说明早期佛教徒还是保留了托钵乞食的习惯,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完全素食。


汉传佛教真正戒肉食素却是因为一位信教痴迷的梁朝武帝萧衍。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曾四次偷偷跑出皇宫出家,每一次都是大臣们捐钱把他赎回。在他的倡导下,一时佛教盛行,后人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位皇帝还亲自写了四篇《断酒肉文》,以公告的形式说明这项历史性措施,从此之后,中国出家僧侣才完全素食。


从僧人的素食又联想到和尚的日常饮食生活,对外人来说也是有些神秘色彩的。



 三年前,我曾随三丶五好友到寺院"修行"了三天,体验了僧人的生活。僧众用斋的地方叫"斋堂",斋堂的门口挂着"云板"和"梆子"。这是用来提醒僧人吃饭的,敲云板,一般敲四下,有时候做功课的僧众听不见,紧接着再敲几下钟。僧众到五观堂集合,集齐后各自就座。每人先整理好自己的餐具,行堂师(负责盛饭的僧值)开始挨个给大伙盛饭盛菜。饭菜盛好,是不是就可以开吃呢?不是,得在执事僧的带领下念一段经咒。这咒叫"供养咒",也叫揭斋咒"。念完经后,终于可以开饭了,但是你不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得按规矩吃。首先,右手按一下左边的袈裟(如果不穿袈裟就按海青的袖子);然后,左手按一下右边的袈裟(这是为了不让衣袖拂在餐桌上);正襟危坐,左手端起饭碗,右手拿起筷子,从菜碗里夹一些菜,放到饭碗里,稍微低头,举碗到嘴边,往嘴里扒饭。不能把饭碗放在餐桌上勾着头吃。端饭、拿筷子、夹菜、扒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喝汤要用勺,不能发出呼噜声。由此可见,佛门吃饭比洋鬼子吃西餐还要高雅得多。


饭量大的僧侣,吃一碗未必够,想让行堂添饭,不能说话,等行堂经过的时候,轻轻的把筷子竖在饭碗里就行了。添多少用筷子在碗里轻轻划过。盛在碗里的饭菜,一定要尽可能吃完,实在吃不完,悄悄交给师傅,师傅会问:“哪位师兄愿意发心把这些剩菜吃完?"然后就有肠胃好的僧人或者居士自告奋勇吃完它。



佛家还有一个词儿叫"吃斋",就是指"过午不食"。吃斋就要求僧人过了中午之后,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之前不吃东西。这期间只能喝浆水。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往往做不到,可以"吃药”,所以寺院的晚饭叫药石,意思是以吃药来治疗饥饿。所以晚上斋堂里面就把白天吃剩的东西拿出来给需要吃药石的人吃,吃的人也是打起惭愧心,一声不响的偷偷吃点了事。


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凡事都要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定。正如禅宗六祖慧能法师因有人追杀,混迹于猎人群伙中。后来有人问他,在猎人中怎么吃饭呀?他答:“只吃肉边菜,不吃菜边肉"。吃肉边菜是为了生存,不吃菜边肉是为了信仰。


本期内容

文字:张新力

播音:杨克

图片:互联网

音频制作:王馨楠


本图文为食福味趣原创,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相关人员。

联系邮箱:fankui@funflavor.cn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38561rcji

开始的音乐是什么?好好听

Leon_hv

说的真好,长见识

食福味趣 回复 @Leon_hv

谢谢您的支持哟~可以参加咱们粉丝福利活动哦,最新一期节目内容有活动详情

llllzzzzz

信仰无对错

下山族

只有懂得才能说,无知才无畏,严谨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百家食谈之随声食享

美味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对美味有着独到的见解,画家用画作来描述内心世界;音乐家用音乐来品味人生;而美食家用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内心情感,听关于美味的故事,了解不一样的...

by:食福味趣

酵素食疗与便秘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食疗,不要把药物当成食物,食物才是最好的药物。胃肠不适、便秘困扰、机体亚健康、酵素食疗养生咨询可获得更多帮助。欢迎订阅、收藏、关注、转发《吴老师...

by:吴老师说健康

素食者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她不是不想活下去只是不想像我们一样活下去

by:小羊笑颜

百家鬼故事|百家怪谈

本专辑故事来源于网络、图书、老人、网友、朋友、传说、民间、过去等。风格暗黑系、鬼神、灵异、恐怖、科幻、仙侠、盗墓、现代、校园、医院、搞笑、助眠、...

by:阔天鬼故事

素食有理

《素食有理》作者:约翰·罗宾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副标题:Vegetarianismisanactionoflove...

by:素食营养师_胡杨

百家随谈

本专辑乃原创作品,百家随谈,随性而发,随性而谈。愿我的每一次分享,都能给您带去一点儿心灵的触动,都能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愿我的随谈,能够不经意间春风化雨,滋...

by:樱儿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