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刘震云刘奕君走进成都《非来不可》今晚播出成都安逸生活

2023-10-06 18:57:0102:49 374
声音简介

今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江苏卫视旅行体验类文化纪实节目《非来不可》将播出成都之行。

孟非、刘震云和新嘉宾刘奕君带领张颜齐、李雅娟、蒲熠星、仁科四人以“一日三秋”为主题,走进老成都街头,品一盏茶、听一场戏、吃一顿火锅。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在赵雷的这首《成都》中,成都这座城市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的特色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与憧憬。

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具有多重性的城市文化,在现代文明与古朴遗风的冲突与交错下展现出独有的时尚开放的气度,而在这其中,成都的“茶馆文化”、“川剧文化”与“火锅文化”是不变的主题。

成都人爱喝茶,爱泡茶馆,成都茶馆里的故事绵绵不绝,贯通古今。在一家300年历史之久的茶馆里,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非来不可》的众多嘉宾将在成都一家始建于明末清初的茶馆里,展开一场关于人生与历史的对话。

喝茶,那就少不了看川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此次《非来不可》走进了成都一家特别的川剧团——花25块钱买一碗花茶,即可听戏。

风雨无阻,全年无休。三位中年姐妹凭着对川剧的热爱成为至交,又因缘巧合之下组建起这家民营剧团,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下,它又经历着怎样的遭遇?在本期节目的“三花川剧团”中,观众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来到成都必不可少的是火锅。在本期独有的“火锅夜话“中,众人以刘震云的同名小说为引,将自己对“一日三秋”的见解浸注在生活的“辣”与“欢”中。出生在重庆的张颜齐回忆自己在川蜀之地的童年,感慨时光的飞逝与城市的变迁,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他印象中里的川蜀文化。

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慢”,却处处充满着对待生活的哲思。无论是茶馆还是川剧亦或者火锅,隐藏在这背后的却是当地人对生活不变的热爱,“在不断变化的脸谱中是不变的情感”。

据悉,今晚9点20在江苏卫视播出的《非来不可》,将展现旅游带给观众的魅力,跟随嘉宾们的脚步,一起走进成都的街头,寻找成都非来不可的意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刘震云作品

刘震云,因了冯导的名气而几乎尽人皆知了。我想读他那些早期作品。

by:王博龙读书

塔铺 刘震云

刘震云小说处女作。以78年恢复高考为背景,讲述了农家孩子复习高考的酸甜苦辣。其个人的鲜明风格尚未定型,却另有一种质朴的感动。

by:小鱼是神仙

官场│刘震云

阅读刘震云的小说集《官场》,深深为其小说艺术所惊叹折服。在这部小说集子里,刘震云展露了他惊人的创作才华,以鲁迅式的白描一针见血地写人,写官场中的人,写权力纠缠下...

by:渔舟唱晚几度秋

刘震云《手机》

《手机》是一部关于人们日常“说话”的小说。据作者统计,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要说三千多句话。如果有人夜里说梦话,还得再加上三十多句。在这部小说中有许...

by:阿呆的李子

刘震云《单位》

“五一”节到了,单位给大家拉了一车梨分分。分梨时,办公楼门前设了个磅秤,杂草弄了一地。男老何跟男小林将分得的一筐梨抬到办公室,大家开始找盛梨的家伙。有翻抽屉...

by:白面黑眼圈

官人(刘震云)

刘震云(1958年5月-)同名小说。著名作家刘震云,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年后连续发表《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

by:十二勋

刘震云《单位》

刘震云先生的短篇小说《一地鸡毛》的前传——《单位》

by:格林故事会

《官场》刘震云

《官场》是一篇刘震云的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官场中的权利角逐和尔虞我诈的一系列故事。阅读刘震云的小说集《官场》,深深为其小说艺术所惊叹折服。在这部小说集子里,刘震...

by:马聪STA

《单位》刘震云

刘震云先生的另一篇现实主义力作。单位,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词汇,我们每个人,都在单位中。

by:马聪STA

声音主播

10.3万212.3万

简介:红星新闻是成都传媒集团致力打造的一款聚焦热点新闻的主流新兴媒体,这里是真相与思想的交汇之地。 这里聚集了中国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拥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员;国内国际有价值的新闻,红星新闻都会冲在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