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共苏区那么穷,怎么养活十万红军?全靠一个人和一个公司

2023-10-07 18:57:3010:41 1.2万
声音简介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众所周知,再优秀的团队也需要良好的后勤组织为他切断后顾之忧,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实力。

战争期间也是如此,只有满足战士们的吃穿问题,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保持充沛的体力。

可是当年的中共苏区出了名的穷,庞大的红军得以生存,全都只靠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他究竟有什么本事,竟然只凭一人之力就养活了红军十万人?

舍家为国

这位战士名叫毛泽民,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是毛主席的弟弟。

因为毛主席少小离家求学,照顾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年幼的毛泽民身上。

为了能更早的扛起家中的大梁,毛泽民没有读过几年书,而是早早辍学跟着父亲学习管理家事。彼时的毛泽民虽然年纪尚小,可已经非常懂事。

当他看到别的像他这样年纪的孩子都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走去的时候,毛泽民心中十分羡慕,可却从来都不会抱怨。

毛泽民从小就明白,哥哥离开家求学,那家中就必须有个男子汉撑起这个家,他愿意替哥哥完成这个使命。

就这样,年幼的毛泽民开始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学习经商和治家之道。

毛泽民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可是学习东西却很快,父亲教给他的,他看一遍就能掌握。

几年下来,毛泽民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做生意的技巧,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角色。

1919年,毛泽民的父母相继去世,悲伤过后的他却也明白,以后要独自扛起生活的大梁了。

毛泽民学着父亲的样子,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点的井井有条,没有让任何一个人受过委屈。

1921年,在外求学的毛主席回到家乡。毛泽民听说大哥回来了,非常开心,两兄弟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了。

毛泽民准备了一桌子菜,欢迎大哥的回来,不仅是毛泽民,家里老老少少都显得十分高兴。

而毛主席此次前来,实际上是带着任务来的。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值初步成立阶段,还十分微小脆弱。

毛主席回家,正是想动员一批爱国人士加入共产党,壮大共产党的队伍。

毛泽民这些年虽然一直待在家里,管理家中的事情,没有怎么接触外界。但是,在做生意出差的时候,还是听到了不少关于国家现在情形的言论。

当时国家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必须有人站出来拯救它。

一部分贫穷的人民已经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不多时,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会被战火牵连,到那时,恐怕所有的人都会民不聊生。

毛泽民和毛主席一样。心中都怀有对祖国深深的敬畏爱戴之情,立志将青春献给国家。

听到了哥哥的话,毛泽民对毛主席说:“哥哥,我愿意加入共产党,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看着一向懂事,不爱说话的弟弟,没有料到在他离家的这些日子里,毛泽民竟然有这样高的思想觉悟,对弟弟充满了欣慰和骄傲之情。

共产党刚刚成立,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毛主席去处理。毛主席不敢多待,三天之后就必须启程出发了。

临行前一天,兄弟二人来到父母的墓前,给父母做了叩拜。

毛泽民对着父母亲的墓说:“爹,娘,不要怪孩儿,我知道爹临终前嘱咐我要好好撑起这个家。”

“可是现在国家有难,人民于水火之中,必须有人站出来。对不起,爹,娘,是孩儿不孝了。”

辞别父母之后,毛泽民跟着哥哥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发挥管理天赋

来到长沙之后,毛泽民见到了更多的共产党员。

与他们交谈过后,毛泽民深深地被他们不凡的谈吐所折服,感受到了自己和他们之间巨大的差距。

毛泽民决定提升自己的学识,以便可以更轻松地开展工作。在哥哥的安排下,毛泽民进入当地的学校学习。

一段时间下来,毛泽民的学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毛主席也开始为毛泽民安排一些简单的党内工作。

进入工作的毛泽民很快展现了自己的天赋。由于从小就跟着父亲管理家庭,毛泽民的管理能力比一般人都要强。

毛主席发现弟弟这方面的能力之后,就着重给毛泽民分配一些关于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厚望,毛泽民每项工作都做的十分出色。

随着共产党的不断壮大,国民党感受到了威胁。尤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国民党彻底坐不住了。

他们经过商讨决定追杀共产党员,将所有共产党员置于死地。

当时的共产党相对于已经成立良久的国民党来说,根本就不是对手,如果硬碰硬没有丝毫生存的可能。

无奈之下,毛主席只好做出决定,全军北上,离开现在的根据地。

为了能对抗国民党,红军必须更新手中的装备,才能有把握不被国民党歼灭。

可是,共产党一向清贫,从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偌大的红军队伍每日的开销都是个不小的问题,更别说现在有闲钱升级装备了。

党中央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希望有可以缓解经费不足的办法。

有人提议,赣南的钨矿尚未得到开发,如果将赣南的钨矿好好利用开发,红军的经费绝对不愁了。

毛主席听到这个提议,也觉得不错。

钨矿不仅是生产电灯中钨丝的主要原料,更是制作武器的主要原料。在当时属于稀缺资源,如果能把赣南的钨矿合理开采,一定会解决红军的燃眉之急。

说干就干,这个关于全军生死的任务就落在了毛泽民身上。

在共产党的这些日子里,毛泽民身上的经商才能大家有目共睹,一致认为毛泽民是完成这项任务最佳的人选。

得到全党支持的毛泽民不敢松懈,立刻开始了对赣南钨矿的考察工作。考察结束之后,毛泽民心中有了七成把握,准备召集第一批工人进行开采。

毛泽民将开采钨矿的消息下放到附近的乡村,并保证免费为他们提供食住,陆陆续续有乡亲被吸引了过来。

为了提高开采效率,毛泽民在每位工人开采之前都会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以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更高效的展开。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接受过培训的工人速度大大提升,每天开采的钨矿都比预期还要多。一段时间下来,钨矿开采就办的红红火火的。

1932年,毛泽民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钨矿公司。毛泽民把目光投放到海外,拓展了海外市场,钨矿的销路根本不用发愁。

钨矿供不应求,公司也逐渐扩大,最高能达到5000多人。每天都能有几百吨的采矿量。

毛泽民这一家公司就解决了整个红军的吃穿住,满足了在前线奋勇杀敌的红军的基本的生活问题。

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毛泽民还主动与当地农户合作,为他们提供开办钨厂的资金,条件是采出来的钨矿必须卖给毛泽民的公司。

长期在此地工作下来,毛泽民的人品大家有目共睹。

赣南的许多群众明白,正是有了毛泽民的公司,红军才能顽强拼搏到现在,他们才能有现在还算安慰的生活。因此许多赣南老百姓都自发的为毛泽民服务。

壮烈牺牲

随着生意的逐渐扩大,毛泽民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他都要应酬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

常年的操劳让毛泽民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在家里治疗无果后,毛泽民被送往苏林接受治疗。

经过新疆时,正值新疆闹鼠疫期间,苏林防疫部门拒绝外来人员入境。无奈之下,毛泽民只好暂居新疆。

中央得知毛泽民被困在新疆,便将支援新疆的任务派给了毛泽民,希望他可以带动新疆地区的发展。

毛泽民带着伤病,考察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根据当地的不同状况,给出了最适合的发展方案。

在毛泽民不断的努力之下,新疆走上了文明的发展之路。

当地百姓的思想有了极大地改善,重工业的展开也让带动了当地人民的就业,给新疆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眼看新疆建设工作接近尾声,毛泽民准备做好交接工作回到家乡。

不料,当地军阀盛世才突然叛变,将毛泽民等共产党员全部抓获,丢进大牢。

原来,盛世才听闻前线的错误消息,自认为共产党即将被歼灭。

为了保全自身,向国民党邀功,盛世才将毛泽民一行人抓住,准备从他们嘴里撬出共产党的机密。

令盛世才没有想到的是,不管他用什么非人类的手段,自始至终都没有从毛泽民口中得到一丁点关于共产党的消息。

一气之下,盛世才将毛泽民一行人在牢里偷偷斩杀了。

年仅47岁的毛泽民,坚定的完成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了我国遥远的北部地区,一代商业天才与世长辞。

结语

毛泽民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在任何困难面前,永远将自己排在最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些为国家奋斗的烈士们,有了他们才有现在的祖国。

你了解过毛泽民的故事吗?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当年哥说/唱当年的歌

王洛宾一生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多首。无论是浪漫抒情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是活泼动感的《青春舞曲》,亦或是充满异域风情的《达坂城的姑娘》,无一不是经典中...

by:当年阿哥

回到当年

我是一条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小船,在海上漂泊了六十多年,现在慢慢驶入港湾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许许多多的回忆,许许多多的人,经常让我夜不能寐,仿佛回到过去,回到当年…...

by:北京老付

无关当年

总会有一天想要回头来看总会有一天会记得不那么清楚想说现在的一切都与当年无关但往事总像尾巴一样休想甩掉断了它究竟有多疼估计只有狐狸爸爸知道这是我的青春...

by:田斯基

当年的50个笑话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能别听就别听~

by:江子198

哥还是当年的哥

朱潮勇2022年个人最新单曲专辑《哥还是当年的哥》,北京吉瑞文化传媒隆重发行上线。

by:华语音乐

当年拚却醉颜红

《当年拚却醉颜红》是时文艺出版社代2005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薛晴。该书为女作家薛晴所写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爱情与权力、责任的关系...

by:Mister猫屎

当年下海那些人

《当年下海那些人》以编年体的体例,结合近30年来的商业事件、政策更迭,展示了一群商业人物的发展历程,记述了1978年来的风云变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素昧平生的响...

by:宋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