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达17.5%,专家支招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2023-10-10 20:18:0107:00 218
声音简介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这也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主题第二次明确提出关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周波表示,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全国乃至全球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陡增,上升到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的程度,儿童、青少年关系到社会发展、祖国未来,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为此,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院区/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将开展系列专题活动,通过科普直播、义诊,发布公益宣传片等措施,倡导消除自我歧视,出现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的就医理念,营造社会关心关爱心身疾病患者的良好氛围。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周波、综合心身/儿少科主任黄雨兰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做直播

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

周波介绍,据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已经与成人精神障碍问题的发病率接近。”周波说。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0%,重度抑郁症占比7.4%。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复杂,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应激事件等相关,它不仅是一个医学、心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关注。

周波表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障碍问题,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分为儿童早期发育期的自闭症、孤独症,随着年龄增加,出现多动症、抽动症,过度到情绪障碍问题,到青春期中后期,则常见与成年人精神障碍问题接近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等,最常见的是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出现的厌学等适应障碍。

什么情况下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周波表示,简单地理解,如果儿童、青少年一旦出现厌学问题,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从临床问诊情况来看,许多前来就诊的孩子在就诊前就出现过割手、掐自己等自伤行为,“出现这类情况,说明孩子的情绪问题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的调解能力,家长需要带孩子及时就医。”周波说,而在这之前,孩子的情绪问题也有“征兆”,“例如孩子出现不开心、苦恼,尤其是独处时,自己躲起来哭泣,以缓解自己的情绪,就需要家长及时关心关注。”

周波说,也有家长会抱怨,觉得自己足够关心孩子,但孩子什么都不说,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这就需要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孩子幼年时,家长是不是过度紧张,给予孩子过度管控和压力,让孩子觉得家长无时不刻不在盯着自己,自然就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心事,而此时家长越紧张、焦虑,孩子越抵触。”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专家开“药方”:淡定、尊重和信任

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交流问题,甚至亲子关系出现了障碍,应该怎么办?周波给家长开了一剂“药方”,总结为“淡定、尊重、信任”。

第一是淡定。周波表示,常常有家长过度焦虑,认为孩子需要严格的管理,按照家长设定好的目标路径进行学习、生活,否则孩子就容易“沉迷游戏”“手机成瘾”“成绩不好”,甚至“变成坏孩子”,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过度的管控、紧张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家长不妨淡然处之,以开明的态度,建立与孩子正常沟通交流的前提。

第二是尊重。“尊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周波解释说,孩子一般有两个逆反期,第一个叛逆期是两三岁时,孩子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不能吃不能玩的东西,非要去尝试,这是孩子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第二个叛逆期是青春期,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这一时期,通常是家长管控得过分严格、过分紧张,孩子越是叛逆得厉害。

“但如果孩子在该叛逆的年龄不叛逆,也有潜在危机,因为到了成年早期再叛逆,麻烦可能更大。”周波说。

第三是信任。周波表示,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不施加多的外力,大部分孩子都会朝着主流的方向去发展”。周波举例说,就像一个羊群,只要头羊领着,后面的羊即使偶尔掉队,但只要吆喝一声,小羊发现大部队已经前进,它也会加紧跟上。

而问题出在许多家长不信任孩子,觉得如果自己没有管好,孩子就会走上歧途。“所以如果我们的家长淡定一些,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自己的个性特点来发展,这才是未来孩子真正能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周波说。

“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情绪不好,甚至自伤,过去简单地认为是学习压力太大,但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非最重要的原因。”周波表示,无论是临床还是调查发现,家庭关系才是孩子情绪问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来自家庭、同学、老师,以及对自身的要求。”周波解释说,而家庭因素,至少要占到50%,看似是孩子生病,但背后是家庭系统的问题,也不完全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接受干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儿童与青少年

人类发展轨迹的探索与实践

by:蔡智红

儿童青少年营养

儿童期容易缺乏哪些营养?如何做到平衡膳食让孩子健康长大?中小学生该吃多少食物,如何安排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期间的饮食?学生在备考期间如何合理安排饮食?面对儿童常见的...

by:叫我红梅

整体学园

实时跟踪“轻熟人群”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用“图式”开启另类解读。可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荔枝FM”“QQ音乐”等APP搜索“整体学园”收听节目,点订阅,不迷路...

by:整体学园

2016年我国公休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

by:生活杂谈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韦志中周治琼·台海出版社

by:一叶小舟happy

儿童青少年饮食与营养

本专辑的主要内容如下,欢迎收听。1、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饮食与营养;2、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饮食与营养;3、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及饮食与营养;4、中小...

by:听就会的营养

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

传统的家族治疗的方式往往是相信只有父母成人才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答案,我们需要问自己,我们如何培养,相信孩子有无穷潜力的信念。

by:芳芳宝贝返璞归真

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

这本书是我喜欢的前辈严艺家老师推荐,并且担任译者的书,同时是她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攻读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的推荐书目之一这是一本大部头,里面包含了资深儿...

by:王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