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专访|阿来:科幻的氛围像涟漪,会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3-10-19 23:19:5307:10 2165
声音简介

10月19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国际科幻大会、首届成都·天府科幻电影展开幕,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四川省青少年想象力教育工程成果发布仪式,阿来、刘慈欣、罗伯特·索耶作为“想象力教育工程名誉宣传大使”,颁布 “科幻画类”“创意策划类+专项创作类”“科幻文学类”三类最佳作品名单。

活动后,阿来接受媒体采访,畅谈科幻文学和对青少年的影响。

科幻与青少年

人类社会有希望,有期待的标志

记者:您之前做过《科幻世界》的主编,我们知道科幻的主要受众其实也是青少年,想问一下您,您觉得为什么科幻会对青少年有这么强的吸引力?它能够给青少年带来一些什么?

阿来:青少年正在成长,不光身体在成长,他们的意志,他们的梦想也在成长。今天如果他是跟科学结合在一起,来扩张自己的想象,来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很显然在将来他可能是准备最充分最强健的那个人。100多年前中国人最积贫积弱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写过《少年中国说》,什么意思?这个世界的未来我们要靠那些正在成长的少年以及正在成长的青年。

记者:作为影展的名誉主席,你认为首届成都·天府科幻电影展未来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有怎样的意义?

阿来:不光是电影展,这一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中国科幻大会,都在制造一种氛围。对未来有想象,也是人对生活,对人类社会这个群体有希望,有期待的标志。所以它的重要性就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热爱这种文化的,通过这些人群的聚集,我们就像在池塘里头丢下一块石头一样,制造出来动静,震破了水面的平静,荡起层层涟漪,这种动静就往周围扩大,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那些还没有接受这种文化的人……

想象力与现实

科幻面对的是未来,但也是从当下出发的

记者:您认为科幻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阿来:科幻文学面向的不是当下,不是过去,而是未来。但是它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从当下出发的,甚至也是从历史深处出发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太阳有一天会熄灭,地球就变成一个冰凉的世界,甚至太阳爆炸的时候,地球也就荡然无存。人类要考虑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我们要有这种超越性的话,我们要去到哪里?为什么《流浪地球》会激起大家这个想法,它就是在太阳要毁灭之前,我们要去寻找深空当中另外的太阳,这个过程现在的科学没有办法实现,但是我们在幻想中要实现,因为人类对深空的探索,一个最大的课题就是如果人类要永远存在,有一天我们必须离开地球。那么,方案很多,一种是抛弃地球,我们去寻找新的星系,还有一种是带着我们最宏大的想象,带着我们地球母亲一起去投奔新的太阳,很壮阔,很浪漫,很英雄主义,很鼓舞人心。

记者:您觉得科幻创作应该扎根现实吗?我们如何平衡想象力和现实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

阿来:所有人的思想情感,尤其是经验,都是扎根现实。即便科幻小说在展望未来,他也不知道未来的人的情感是什么。《星球大战》里头一个机器人还是在模仿人的生活,说人话像人一样在行动,只是腔调有点怪异而已。所以想象未来,但是经验是今天的。不光是科幻小说,我们说过去小时候我们读的那些神话童话,猪八戒长得像猪,其实他那些坏习惯都是人的坏习惯,孙悟空长得像猴子,但他喜欢的东西哪是猴子的东西,人的东西。所以都是人,现实感不言而喻是存在的,因为我们都在现实当中想象,未来也是基于今天我们的现实去想象的。未来尤其是里头的人跟人的关系,不管你放在一个飞船上,月亮上还是放在哪,它最后构建起来还是一个人类社会。

刘慈欣与中国科幻

下一个巨匠需要大家都参与创造

记者:早年您跟刘慈欣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后来你也在关注中国科幻的发展,他的作品这么出圈,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阿来:我们有很多层次不同的科幻写作的爱好者,也是从这些爱好者当中逐渐开始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家,为什么刘慈欣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人?今天他们在讨论科幻电影的时候,有两个人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既然科幻小说是要给人希望,要给人鼓舞,要展开一个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更浩渺无际的世界。在这里头把人类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酣畅淋漓地表达,刘慈欣做到了,这是他成功的原因。可能我们别的科幻作家还在通向这种辉煌顶端的路上。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科幻文学土壤很好,完全可能有巨匠,但是没有下一个巨匠。我不知道您怎么看中国科幻文学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的状况?

阿来:文化生产有它的规律,与其我们天天去判断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不如自己做一点,哪怕你是第五百也没关系,我们就为这个世界积累了一点有益的有效的事情。不够高,我就背土上去,众人拾柴火焰高,聚沙成塔,中国14亿人每人背一背土堆,一座山,高峰就出现了,大家要参与这种创造的。

记者:你觉得未来在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科幻文学应该怎么走?

阿来:如果是在人给它规定的路径当中发展,我们就不需要担心,因为它可能会写一篇新闻稿,但不能创造没有的东西,它只有一个资料库……真到它可以取代一切创造性写作的时候,这就不是算法了,他就跟人一样有了思维能力,那个时候不是作家个人担不担心的问题,是所有人都要担心的问题,也许它就是人类的毁灭,人类制造了一个东西,然后把自己毁灭了。其实在科幻小说早在几十年前已经出现过这种预想,今天我们讨论的人工智能,层次还很低,当它真能取代创造性劳动,就是失控。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任宏伟 实习生 张欣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云中记-阿来

献给“5.12地震死难者的安魂曲。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的力气在消散,他要回到那个即将消失的村子,与亡灵为伴。...

by:是工不是灯

当阿来遇上杜甫

公元795年,诗人杜甫从甘肃同谷县出发,颠沛流离,历经坎坷,最终抵达成都,找到了可以暂避风雨的安身之所。从此,杜甫与成都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成都给了他温暖,杜...

by:封面新闻

阿来声音日记

2019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通过他参会履职的切身感受,反映代表委员参会感受,全方位、多角度的带你走入代表的两会工作。

by:听堂FM

【云中记】阿来

大地震动,只是构造地理,并非与人为敌大地震动,人民蒙难,因为除了依止于大地,人无处可去《云中记》——作者阿来献给“5·12”地震中的死难者献给“5·12”地...

by:漫漫熳熳

《三只虫草》|阿来

《三只虫草》是作家阿来创作的中篇小说,2016年1月首次出版。《三只虫草》表述了小学生桑吉采挖虫草以换取百科全书的经历,生动塑造了一个少年纯真无邪、坚韧顽强的可...

by:胡杨0204

阿来“杜甫成都诗”

“关于成都的自然山水的调子是谁定的?杜甫。他怎么定的?用一首一首诗歌定的。”一千多年前,杜甫从远方长途跋涉来到蜀地,让肉身和灵魂都能找到“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所...

by:阿来书房

茅奖得主阿来《达瑟与达戈》

这是阿来老师机村史诗中的第三部,也是我读播的机村史诗的最后一部,内心非常珍惜这部书。达瑟就是那个机村里传说一样的人物,不仅住在树上,居然还一反常人的与书为伴的异...

by:陈一盏

吴京演绎的《 攀登者》阿来著

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有了这样的过程,登高才是有意义的。我写《攀登者》就是写精神,写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我是写上...

by:从前慢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