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推上神坛,逼得男人震怒

2023-10-21 23:03:5214:57 70
所属专辑:insgirl
声音简介

“这种研究都能得诺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质量越来越低了......”

“选不出来可以不选!”

前一阵,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

没想到消息一出,国内某些网友格外破防。

原因无他,就是这一届获奖者是位女性,并且她研究的正是经济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在诺贝尔六大奖项中,经济学奖一直是女性最难问鼎的奖项。

从1969年到2023年,获奖的93人中,女性仅有3名。

而戈尔丁更是历史上第一位独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一个在世界顶尖大学任教的女性经济学家,拿了一个世界最高级别的奖项,即便瞩目如此,也还是无法将那些狭隘无知的偏见击个粉碎。

可以想见,生而为女,短短一百多年间,向这个世界走来,从女巫、祸水、淫妇的历史荒野中走来,从厨房、客厅、婴儿房的狭小空间中走来,一直走到人群面前,走到世界之巅......这是一场何等艰难的较量......

挑战男性中心的世界

作为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学科之一,经济学界的性别差距尤为显著。

首先主修经济学的女学生少,教经济学的女教授也少。

在美国,经济学专业本科男女比例超过2:1,女教授占比不到15%,女性助理教授占比为31%。

根据2020年美国经济学会进行的一项调查,经济学领域的终身教职员工中只有22%是女性。

英国经济学家苏玛亚·凯恩斯曾在演讲中提到,某年她去哈佛大学参观,看到墙上挂着三四十位荣誉教授的肖像,他们都是经济学领域的伟大人物,但其中,“没有一位女性”。

Ted演讲-Why Are There So Few Women In Economics?

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女性要想争得一席之地绝非易事。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希瑟·萨森斯的一项研究表明,同一时间范围内,女性学者必须比男性学者发表更多论文才能获得晋升。

不仅行业内部缺少女性榜样,经济学的研究也缺乏女性视角。

长久以来,经济学史都是男人书写的关于男人的历史,而女人们,作为世界一半人口,她们在经济中的作用却被完全忽视。

克劳迪娅·戈尔丁挑战了这些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历史学叙事。

Ted演讲

她把目光聚焦于那些无人关心的女性劳动力,从19世纪以来,她们都在做什么工作?她们参与就业的进程如何?推动和阻碍她们参与劳动的力量是什么?为什么女性工作较少?为什么她们不如男性挣得多?

“当我第一次开始研究这个主题时,我意识到大多数经济历史学家都在研究童工,或者研究男性的劳动,但他们真的不知道女人在做什么,这就是我想要弄明白的。”

戈尔丁一头扎进蒙着厚厚灰尘的档案中,发掘出200多年来美国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大量数据。

基于这些宝贵的原始数据,戈尔丁纠正了许多历史的误解和偏见:

比如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女性就业率的增加。但戈尔丁的研究却发现,200多年里,女性就业情况实际上是一条“U形曲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十八世纪末期,已婚妇女从事有偿工作的比例几乎与今天一样高,只不过当时参与劳动的“妻子们”并不被算作“女性劳动者”。

U形曲线

比如人们常用劳动参与率来衡量性别平等情况,但戈尔丁指出,相比这个,看看男女收入是否相同更为重要。因为在最贫穷的国家,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非常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多平等。

再比如有人认为女性收入比男性低,是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或是女性选择了报酬更低的工作,比如说女性选择当护士,男性当医生。

戈尔丁的研究则表明,20世纪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妇女受教育水平已高于男性,但男性挣得还是比女性要多。这并不是因为男性总是从事更赚钱的行业,而是即便男女都做一样的工作,女性收入也要低于男性,尤其在第一个小孩出生后。

而性别薪资差距最大的行业,就是她所提到的“贪婪的工作”,其特点就是996、工资高、加班多、要求随叫随到。从事这类工作的女性在结婚生子后职业发展必然受到“惩罚”,因为她们通常在家里也得做到随叫随到。

戈尔丁并不是第一个看见女性劳动经济价值的人,但她是第一个在研究中用大量数据论证几百年来女性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并且揭示性别收入差距根源的人。

1989年,戈尔丁凭借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为哈佛经济系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

戈尔丁获诺贝尔奖后

虽然戈尔丁承认自己的职业生涯还算顺畅,但这并不意味差别对待没在她身上发生过。

印象最深的,是某国际著名机构,请戈尔丁去做外部评审,评审内容是确认该机构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因为这个机构被人投诉说女性待遇比男性差,于是机构内部先是自查,得出结论不存在歧视。然后又请了她和另外两位男性经济学家作为外部人员二次审查他们的自查报告,最终也是确认不存在性别歧视。

讽刺的是,后来她发现该机构付给另外两位男同事的报酬是她的两倍。

成为脚注的女科学家

在本届诺贝尔获奖名单中,另一位女科学家的职业生涯就没这么顺利了。

她是20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

一同获奖的还有她的老搭档——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曼。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其研究成果“使研发出有效的mRNA新冠疫苗成为可能”“对疫苗的空前研发速度做出贡献。”

在书写这两位伟大人物开展合作的故事时,许多人都会强调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那次相遇。

199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某个打印机面前,一个生物化学家和一个刚转来学校的免疫学教授偶遇,两人聊了起来,一个说想研究一种针对艾滋病的疫苗,一个说她的mRNA技术可以做到,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随后开始了持续20多年的友好合作。

看上去就是一个伯牙遇到子期的故事。

但故事的背后呢?

这位女科学家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小镇,她的父亲是镇上的屠夫。

她在一个没有自来水和电视的土坯房长大,到27岁时,她已经在匈牙利最顶尖的大学读完了博士,然后在匈牙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几年后,学校没钱,她就被解雇了。

为了继续研究,1985年,她和丈夫带着两岁的女儿,带着缝在女儿玩具熊里的1200美元,从匈牙利远渡美国,先后在美国两所大学做了两轮博士后研究。

直到1989年,她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聘为研究助理教授。

但任职期间,没人看好她对mRNA领域的研究,她的收入很低,申请研究资金也频频遭拒,她被迫从一个实验室搬到另一个实验室,在长期被忽视、被排挤的边缘处境里默默工作。

1995年,学校甚至给她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离开,要么降职”。这是她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因为她刚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她的丈夫则因为签证问题被困在匈牙利。

为了继续研究,她只能选择降职。

相比之下,搭档韦斯曼的职业生涯就要顺利得多。

韦斯曼28岁波士顿大学博士毕业,在卡里科做了三轮博后,终于被宾大聘为助理教授时,他才刚刚开始博士后研究不久。

8年过去,他顺利晋升为宾大医学院教授以及疫苗研究主任,她却从助理教授降为高级研究员。

他有导师支持、有研究资金、有实验室资源,在学术体系中如鱼得水。

而她空有一身技术和一腔热忱,在一个男性权威主导的学术环境里步步受阻。

在那场世纪性的偶遇后,两人达成合作,多年后,他们研究的成果终于出现了重大突破。

遗憾的是,这些突破性成果还是没能引发学界对于卡里科的重视。

2013年,卡里科被宾大辞退,因为学校认为她的研究“不具备教师素质”。

2021年1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了一段关于mRNA新冠疫苗技术的宣传视频,其中韦斯曼是视频的绝对主角,而卡里科只被简要提及。

女科学家的贡献被再一次无视,她成为了男性合作者的脚注,一个被顺带一提的参与者。

就在同一年,作为“新冠疫苗之母”终于蜚声世界的卡里科被宾大重新聘为了兼职教授。

但与此同时,韦斯曼不仅仍是宾大的医学教授,还早已成为了宾大RNA创新研究所所长。

“不幸的是,这个故事有性别的一面,因为卡里科博士的故事今天仍然发生在科学界的女性身上。

一场伟大的接力

虽然今年诺贝尔奖迎来了4位女性得主,但从总获奖比例来看,女性仍然远远低于男性——

总共965余名获奖者中,女性占比仅为6.6%。

1901-2023诺贝尔奖获奖女性人数

尤其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自1901年颁奖以来,获奖人数645人,但获奖女科学奖只有25人,占比还不到4%。

大量研究表明,女科学家的职业生涯遭遇了更多的阻碍。

比如女科学家获得的研究经费总是比男性少,收入更低,晋升的机会也更少,同时比男性同事更早离职,这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管道泄漏”现象。

2022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爱思唯尔共建的科研评价实验室发布中国首份女性科研人员生态报告:

从2005到2019年,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比例逐年上升,但占比仍不足三成。

在基金申请中,男性的获资助率高于女性。

女性更容易遭遇“职场天花板”,女性晋升正高职称的难度最大。

性别歧视和偏见总是妨碍着女性在科研路上更进一步。

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安德里亚·佩托博士曾开过一个玩笑:

“开会时我提出的观点总没人搭理,然后男同事只要重复我的话就掌声雷动,要是每次出现这种情况,就给我一勺冰淇淋的话,那我都能开一家冰淇淋店了。”

我们也无法忘记地震学先驱英格·莱曼的那句感叹:“我曾经与多少无能的男性竞争,徒劳无功。”

而对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的女科学家来说,她们难以避开母职惩罚。

记得知乎上有个问题是“科研圈里为什么一些学科的女教授尤其少?”

有人的回答是——“我是我妈前进路上的阻碍。”

当爸爸在专心研究、在写论文发论文、在出国进修的时候,同为副教授的妈妈,却被困在一声声“妈妈妈妈妈”中,无法脱身。

这在经济学家戈尔丁的著作《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中也得到了论证——因为时间的冲突,女性总是难以兼顾事业和家庭,性别收入差距会因为生育越拉越大。

感兴趣的姐妹

可以直接点击购买图书�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在受教育不过短短百年的时间里,女性取得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

回想上世纪10年代,民国女性才刚刚扯下裹脚布,放开一双双畸形的小脚。

没想到百年之后,屠呦呦已经大步跨向了诺贝尔奖领奖台。

百年以前,女性还处在毫无受教育权、毫无工作机会的暗夜里。

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男性,我们还拥有了世界第一的妇女劳动参与率。

如戈尔丁所言,这种进步离不开每一代女性的接力棒传递。

「20世纪的每一代女性都在这场旅程中跨出了新的一步,同时,家庭、企业、学校和避孕等各方面的一系列发展为这一进步铺平了道路。一代代人开阔了视野,从前辈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传递给后来的女性。接力棒代代相传。这段旅程把我们成家还是立业的艰难抉择,扭转成了或可同时拥有事业与家庭的期许。」

是她们砸烂了一条又一条的锁链,冲破了一道又一道的围城。

是她们为一代又一代的女性铺叙了道路,让世界重识女性天地的广阔。

而我们,不仅要一直发掘和讲述她们的故事,更要通过书写她们的广阔人生鼓励更多女性打破“女生不擅长这个”的恶毒诅咒,大胆向前狂奔。

接力棒,已经到了我们手中。

要把接力棒带向何方?

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去探索和回答这个问题了。

点个“在看”,这场伟大的接力,就从让更多人看见她们开始。

监制 - 她姐

作者 - 西力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走下神坛的GMAT语法

让英文语法为写作、口语、翻译和国内外各种考试服务。从此,英文语法不再是我们的烦恼,而是我们的好帮手

by:北京牛律师

神坛在左,华为往右

1.认可度: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亲自接见作者并表示:一个公司只有人说好,那不就快完蛋了嘛。只要是真实的,真实的才尖锐,才有穿透力。2.原创性:各大微信公众账号、微...

by:海天华文听书馆

狱炎|多播|从地狱走向神坛

他们是游走在一个个位面中的勇者,种种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将由他们一一探索。他们是一个个位面的过客,或许在某个位面的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然后飘然而去,...

by:有声本军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

我总觉得,很多财经人把财经搞得很神秘,貌似,这样显得有水平。还好,我是一个没水平的人。所以,我浅浅地说,让金融走下神坛。因为浅说,大咖听了自然不过瘾,我理解。只...

by:静思有我

清冷大佬被我拉下神坛池鸢霍寒辞

【收听须知】1、清冷大佬被我拉下神坛池鸢霍寒辞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黑葡萄文学】,关注后,并...

by:听友458179599

神坛下的王者大陆(多人有声剧)

(精品多人剧预热)罗俊在一番经历过后,也终于知道了自己身为召唤师所要走的路。“我要让武则天跪下唱征服。”“我要让甄姬给我搓背。”“我要让阿珂给我挠痒痒。

by:义与云若干

走近周恩来|走下神坛|徐靓有声

因为这本书,来到喜马开专辑读书。因为这份热爱,牢牢扎根在平台上。《走近周恩来》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我过去所见过的多数作品,周恩来都是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热情可亲...

by:靓声FM_

将他拉下神坛后,她转身另嫁江窈宋知闲

【收听须知】1、将他拉下神坛后,她转身另嫁江窈宋知闲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黑葡萄文学】,关注...

by:听友458179599

渣了霍少后,她被囚宠了付胭霍铭征

【收听须知】1、渣了霍少后,她被囚宠了付胭霍铭征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黑葡萄文学】,关注后,...

by:听友45817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