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观过失

2023-10-28 10:23:3920:35 27
所属专辑:宽恕祈祷文
声音简介
别以为你修了好几年,还在原地踏步 你都不知道。因为你一观过失你就往下堕了,然后你就完了,你就老上不去了。因为你观了过失,你那个业又没有忏掉,就永远都上不去。你要忏很难啊,就像干净的东西一样,染上了污点,染上了污点以后,你要洗干净那很难的,所以说你们真的要小心。打比方从现在开始,你把这个道场里每一个人的功德都观一遍,就光观他的功德,你就会有大大的进步。但是,我们是怎么做的?你自己观察这个道场里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功德你观过吗?每个人的优点你都去观一下,“他哪些地方比我好,他修得好”你看过吗?其实都没看过,你们很多人都没有观别人的功德,就看别人的过失。凡夫就很容易去臆想别人,这种过失是很严重的,你们千万要小心。你即使亲眼所见都不一定是真的,你还说“我亲眼所见就是真的”那不一定。你亲眼所见有可能你看错了,更不要说你还是道听途说来的,或者是你臆想的。你看到别人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就想他什么什么行为,其实你观察不到,你没有他心通。除非你有真正的他心通,你知道众生起心动念,他真的起心动念你看得很清楚。否则的话你就不要臆想。你这样猜想,那个过失多严重,你胡猜,你从行为和言说上去猜,你这个能力太小了,你猜的都是错的,特别是我们凡夫的主观臆想,是很容易猜错的。对你喜欢的人,你就往好的方面去猜,你对稍微有点意见的人,你就往坏的方面去猜。都是把你自己个人的习气,个人的好恶掺杂在里面去猜想众生,臆想 想当然。甚至就开始造口业,很容易的,臆想完了就开始说,说完了以后全是莫须有的事情。你不观察自己的过失,去观察别人的过失,其实观察的都是错的,真的是错的,不要乱观察,不要相信自己。时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你要时时都提高警惕,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你哪里有时间观察别人。有些时候你不是觉得你在骗人,事实上,你观察的那个情况是你站在 你的角度看到的,你看到的是正面的,那背后那一面发生的事情你没看见。或者整个事态你只看到了一小段,用你的分别念来判断,那是颠倒的。《罗生门》 你们看过的人就知道。很多都是自己片面的一个知见;然后用自己的分别念来判断;尽量地往对自己有利的那个方向去想;并且认为是真实的。这点是最可怕的。他觉得这是对的,“我没有骗人,我看的千真万确”你都是用自己的分别念看的。你相信你自己的分别念,你认为自己的分别念就是对的,所以你就不想改。这就是很糟糕的事情。对菩萨和伴友的嗔恚,轻毁和破坏。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没有比这更严重的过失了。你自己可能开始动了第一念是不好的念,但是你马上忏悔,马上生起逆增上缘,然后你进步了,你再回向给伤害你的人,回向让你动念头的人,这样就好了,然后他才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道人就是这样子的,不能够不忏悔,然后也不回向,大家也尽量地往好处去做,这样的话,道场就越来越和合。我们道场里也有这样的人,就是拿他在这里学到的正知正见照见别人,然后戴着放大镜,把别人的过失放大。还有散光镜,你们的眼睛都散光,知道吗?看别人不往里意识自己的问题。有些人在道场里好几年还这个样子,没什么进步,慢心又重,他的知见也还挺高。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师父讲的法都听懂了,生活当中就都看别人的过失。看别人的过失看得其实一点都不准,还自以为很准,然后就说:“师父,我的分别念是这样的,我的分别念是那样的”。其实你确实是分别念,你观得都是很片面的。就像《罗生门》一样,你就是《罗生门》的重演,就因为有他这个毛病,正知正见听了很多,都照别人妄想很多。
师父也经常讲,你们初学者,你们才学了几年的人,一定不能去照别人,你们自己的慈悲心也不够,你一照别人就是起恶念,你根本就没有慈悲心。所以说你只有,绝对地只照自己,一点都不要去照别人。看到别人做了什么事,动了什么念,你自己千万不要动念头。别人做什么事,他那个是善是恶,甚至是解脱道还是菩提心,你都不知道,你就是看到了,看到了就不动念。你说“我没有这个智慧观察别人的发心。”你用你自己很低层次的那种知见来观察别人的发心,你肯定是颠倒。观察道友,有些时候观察的可能是对的,有些时候你用你自己的知见来观察师父,那就更糟糕,更是颠倒。师父的用心,师父的发心,你根本就观不到,你用自己的知见来观,然后你就会出问题了,真的会出问题。观道友,有些时候偶尔观得对,但也不是都对,经常也会观错了,最好就是不观,只观自己,修道嘛,你观别人干什么?什么时候自己把自己理清楚了,时时刻刻观自己观到一定的时候,自己真正地有修行了,你修菩提心的时候,你可以观众生。把众生当修菩提心的对象来观,这样子就可以,只有观修菩提心的时候可以观众生,其他的时候就不能观。观众生如母,观众生的恩德,这样来发展你的菩提心,观众生的好处,观众生的优点,只能观这个。只观自己的缺点,不观任何人的缺点,初学者你一定要这样去做。要完全落实,严格执行,你这样进步就很快了。必须严格执行,如果没有执行的话,就痛切地忏悔,一定要做到。然后只观众生的恩德。你想到某一个人的时候,你首先就想到他的优点,慈悲心自然就会有。你第一个念头是他的缺点,那你得好好忏悔,你这个习气是坏习气,你这个人肯定没有人欢迎你。如果你看到谁第一眼就看别人的缺点,你心里起的都是不善念,不是好念。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想到别人的优点的人,这样的人业障重,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修随喜,慢慢地增长这种善根。观上师的过失,观善知识的过失,那是对你极其不利的,会导致你遇不到善知识。有些人这辈子遇到了善知识,是碰运气碰到的,那就不好了。你只是碰运气了,你要是不碰运气,那你真的是一千世一万世,都不一定碰得到一个善知识,你善根不够啊。善根够的人世世都可以遇到善知识,就是很有把握,靠碰运气那是很可怜的,你碰到一世好,一百世一千世都不好,那就很可怜了。找别人的过错有什么意义呢?找别人的过错便是毁灭你自己的根源,你必须只寻找自己的过错。看别人的过失有好多原因,习气是一方面,其实有些时候还是因为我们有嫉妒心。有嫉妒心的时候你就会观道友过失,其实那个道友挺优秀的,但是你就是找他的毛病,观他的过失,原因就是我们还有嫉妒心。当你嫉妒心没有了的时候,你就看不到他的过失了,你看到的都是他的优点,你就会随喜他。看别人的过失,本身就是跟嫉妒心有关系的一种心态,否则你看他的过失有什么意义呢?你无非是要把他比下去嘛,你才能看到他的过失,你心里会舒服一点。嫉妒心和争强好胜的心在作怪,就会看别人的过失,道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你生前要养成一种好习惯,不要观过失,死了以后还要这个习气,喜欢看别人的过失,别人给你做佛事,你就看着这个不如法,那个不如法,那你麻烦了,堕到三恶道去了。就是众生不管做什么,你都不动念,为什么呢?因为跟你没有关系。当众生这样做了,是下地狱还是怎么样,那都是他的因果,我们就是不动念。但是我们见到众生的一点点功德,我们都要欢喜,赞叹,随喜,众生终于开始向于善道了,或者向于觉悟了,终于开始有一点出离心了,你就心生欢喜。众生所有的过失你都不往心里去,众生有过失是正常的,没有过失那就是圣者了,众生的任何过失都是正常的,都是应该的。但是众生的功德就是很难的。众生如果有觉悟或者觉醒的这么一个开始,那是很难的,所以说要随喜他。真正的修行就是时时看自己的过失,自己的过失你都管不过来,你还有时间去看别人是怎么看你的,你哪里有时间呢?你有时间看别人,你为什么不看自己呢?特别是初学者,初学者是绝对不要看别人。你自己一身的贪嗔痴疑慢习气,你还看别人?观道场的过失,观别人的过失的人,不是修行人。你是修别人还是修自己啊?难道到这里来你是修理别人的吗?作为一个出家人,修得高低先不说,要像个出家人的样子,受了菩萨戒的人要像个菩萨。你既然受了菩萨戒,要像个菩萨的样子。只看自己的过失,你牢牢记住这句话就可以了,你时时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你就没有任何时候再观察别人的过失,对别人起心动念。自己的烦恼还没有降伏的时候然后就开始做事,就很容易看别人的过失。所以说修行,自己的烦恼没有降伏真的不能做事,做事就是造业,你要是管一个寺庙,你这个人不下地狱才怪呢?看到别人犯错就受不了了,看到别人有过失心里面就来气,你一个修行人寻找众生的过失的时候,你就是在造业,并不是在修行。你看到众生的过失的时候,你起轻慢心,怨恨心,甚至还会轻视,批评,诽谤,肯定都会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你在评论他们的时候,带着骄傲的心,轻视的心,甚至诽谤他们,你自己不觉得,你不自知。这是最可怕的。你真的没觉察到,你还觉得“我说的是对的,我说的都是事实啊”但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说的呢?你这个心态就决定了你是在造恶业,并不是说你在说事实就不造业,说事实也是造业,造的是恶业。你观道友过失的时候,你心中就是在起恶念,你没有菩提心,那个时候哪有菩提心,哪有大悲心。你那个时候是大悲心吗?绝对不能犯这样的过错,不要观任何道友的过失。打比方你看到这个事情,你觉得你应该做,你就去做,别人做了什么你根本不要看,你就看你自己做了什么就行了。死死盯好自己的念头,自己起了一丝一毫的傲慢心,轻慢心马上忏悔,一定要把这个业忏干净了才行。否则的话你就是罪业深重,你就是影响这个僧团,严重地影响这个僧团,你不光是在造业,你还影响别人,所以到时候你就得下地狱。有一个很重要的德行,就是要“不宣扬别人的过失”。不光是不观别人的过失,就是别人的过错,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尽量地不宣扬,保密。不宣扬别人的丑事,丑态,其实这也是一种德行。劝谏别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能不能接受。不是想着自己痛不痛快,要不要说。你就觉得“这个事情一定要说”或者“我就是对的,他就应该这样,我就要说他,说了对大家好”或者“说了对常住好,要怎么样该这个事情必须要说”但是你说的如果他不接受呢?那不是更是雪上加霜吗?事态就变得更严重。现在末法时代的人,很少能有这种善根,有这种素养的人非常少,知道什么话该说,并且用什么分寸去说,这个特别难。很喜欢批评别人,很喜欢凭着自己的性子。。。特别是当了一个什么小官,师父封你当了一个什么官,你更是开始了,想说谁说谁了。别人有缺点地时候,你不要看见,他自己会看见的,你去看见他就开始看你了,他不看他自己了。要尽量看道友的优点长处,我们想:这个道友这点好,我要向他学。那个道友那点好,我要向他学。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我要学习其他个个道友的优点,尽量地,学不到自己要有忏愧“哎呀,我自己还是不行,我要慢慢来”一下学不到就要有惭愧心,这样的话你的进步就会快的。任何时候你只要生得起惭愧心来,就说明你在观自己的过失,观别人的功德,你就会生惭愧心了。同样一件事情,你都可以做两种分别,当你是正能量的时候,你就会往好的方向想,你是负能量的时候,你就一定会往坏的方向想。你观过失事实上是因为你心里有负的能量,负面的情绪,你一定会观过失的,正的东西都被你观成负的,同样一件事情,你都可以做两种分别。佛陀也有人观他的过失,大德也一样,大德发大菩提心做事,你就会观“政治和尚”又说人家是好名,你可以说他好名或者是“政治和尚”。人家为大众服务的时候,你又想“这个家伙贪功德”你看你都是往坏处想的,你想想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好的你都可以观成坏的,你什么时候能把坏的观成好的,你就成功了。别人可能是起贪心做坏事,因为你是慈悲心,你都会把他观成一个好的事情,其实一切都是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如果他伤害你,你就观“哦,这是佛菩萨考验我”你要是这么想,那就是这样啊,变成了事实了,一切唯心造的。如果魔来伤害你,你观成佛来考验你,那事实上就是佛来考验你,佛就是来历练你了。你看,这不是变成了正面的东西吗?所以说一切都可以变成正面的。一切负面的东西都可以变成正面的,这句话也很重要,你们要记住。对任何众生都不观过失,你看到众生都是他的优点,等你心中没有过失了以后,你看到的是苦难,不是过失。你看到了苦难,你又生起大悲心来,没有众生,你看到的都是苦难和无明,你的修行就成功了。喜欢看别人的过失,一定是傲慢心大的人。这是肯定的。因为你看到别人的过失,你同时就会起傲慢心的,你以为你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这个过失。学着学着自己明白的道理越来越多了,然后就很容易看别人的过失,这个也不如法,那个也修得不怎么样,慢心不知不觉就增长。当你可以去说这个人的时候,你可以为他去死,你才有资格说他。因为你发了菩提心,你为了他,你都可以为他去死,你才真的有资格去观他得过失说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错错错 莫莫莫

美丽妻子不懂得拒绝暧昧,让老公内心崩溃,两人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by:玲壮辰

你当懂的,莫失莫错

写给天下女人的心里话,献给天下女性的心智重塑研修课!再不开窍就晚了!不要非得等到失去的时候痛哭流涕、泪流满面。有些事情,你可以早点做出改变!生活需...

by:含光文化

莫莫无畏讲故事

快乐的时光里一定少不了儿童喜欢的故事,为生活留下一个又书籍信息:朗读区内容重点:儿童喜欢听的小故事主播介绍:莫莫无畏热情好客推荐人群:家有小宝贝儿和亲自共度时光...

by:莫莫无畏

莫失莫忘记

一部经典小说,喜欢请多点赞啊,,,,,好东西要分享给小伙伴啊,所有专辑完全免费,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紧扣发展脉搏。。绝对震撼你的耳膜,,,,还等什么,赶快来...

by:牛忙地

莫愁

地铁10号线从浦口出发,穿过长江,穿过梦都大街,穿过奥体,最后到达安德门;地铁2号线从雨花出发,经过奥体,穿过莫愁湖,穿过玄武,最后到达栖霞。在南京这么多年,待...

by:华语音乐

莫奇

《莫奇》歌曲创作背景这首歌写自于作者参加完一场选秀节目过后,然后开始对参与节目全程的反思从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一开始着重的笔墨写的是创作时的场景然后...

by:华语音乐

魔法琳陪你走过失恋期

教你最快的走出失恋期。

by:毛茸茸的宝宝lin

老莫看主力 莫成军

老师更多视频,徽信:zytgxr6...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