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跑马拉松的人:“如果有什么目标,那就是战胜自己”

2023-10-29 14:13:0912:10 713
声音简介

一边是与身体极限拉锯的喘息、疲惫和痛楚,一边是撞过终点线的骄傲、感慨和释放,马拉松,没有什么比它更矛盾又更自然地弥合了两种极端。

多年来,成都马拉松见证了数以万计的普通人在这条赛道上挥洒汗水,寻找坚持的力量和突破自我。

10月29日,2023成都马拉松鸣枪开跑。成马作为中国唯一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高标准的赛事服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选手参赛。

参赛选手中,有肩负赛事急救的医生,有60岁开始长跑的古稀老人。在对他们的采访中,我们始终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你的人生选择中,为什么是马拉松?

今日,成都马拉松鸣枪开跑

01

来成都参赛 美食美景一个都不错过

10月29日清晨7时30分,随着发令员一声枪响,2023成都马拉松热情开跑。

“要想认识一座城市,跑步是最好的方式;要想深入这座城市的生活,跑步也是最好的方式。”国际田联路跑事务部官员肖恩·琼斯曾经这样说。

今年成马的比赛路线迎来重大升级,首次将春熙路、天府熊猫塔、新华公园等地标纳入其中,赛道实现了成都市主城区全覆盖。四川大学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沿路上,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流动起来。

在半程马拉松赛道上,27岁成都小伙孙震刚刚获得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预计在1小时54分左右。

作为工程师,孙震在马来西亚工作,10月份刚从马来西亚回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成马,能够在休假的时候回来参赛,我很开心。”抵达成都的天府国际机场已经是半夜,孙震连夜去吃了一顿火锅,感受家乡的味道。等待成马期间,孙震还带着江苏朋友游览了四川的一些景点,比如去看了九寨沟,还看了大熊猫,美食方面,钵钵鸡、钟水饺一个都没错过。

从马来西亚回国休假的孙震参加成都马拉松

来自斯洛伐克的跑者Jozef多年前在成都安家,这是第二次参加成马。他计划沿路记录下城市的风景,分享给他在家乡的亲人。

童年时期,他生长在一座马拉松文化悠久的小城,热爱体育的母亲是他最初的引路人。Jozef希望通过在不同地区沉浸式参与马拉松,来向母亲展示世界上更多的赛事。

Jozef

而来自大连的半马选手刘明栋,这次是专为成马而来。10月27日抵达成都后,品尝了不少美食,“成都气候特别好,跑起来也很舒服。下次再来成马,我准备带上我的自行车。跑完马拉松后,再去绿道骑行,感受成都的美。”

02

父亲一直在努力,“为孩子做出榜样”

跑者毕敏来自重庆,妻子廖璐和一对儿女也专程坐高铁来“观战”,为他加油。几年前,毕敏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上班、出差、照顾小孩,所以当他告诉妻子自己想跑马拉松的时候,妻子开始并不理解。

看到马拉松给丈夫带来的改变,她开始慢慢理解。人到中年,成为家庭的顶梁柱,生活中积累起很多琐事,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长跑就像是一个人的旅行,有时就会想通一些事情,释放的多巴胺让人感到轻松。

毕敏一家人

毕敏说,年轻时的很多梦想已经消逝,长跑是为数不多的爱好。希望孩子们看到自己奔跑的样子,即使尚无太多概念,“也知道爸爸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奋进。”

16岁的成都男孩付湘睿是此次半程马拉松最小年龄段的孩子之一,这也是付湘睿第一次参加成都马拉松,他和父亲付余强一起参赛。“对我来说,第一次跑半马很艰难,沿途陌生人的鼓励,让我倍感珍惜。”

生活中,付湘睿喜爱运动,网球、羽毛球、棒球、跑步都有涉猎。跑步约20公里时,付湘睿还遇到了自己的体育老师,俩人一起合影。接下来,如果学业允许,付湘睿希望可以参加更多马拉松赛事。

16岁的付湘睿和父亲付余强

03

挺过35公里“撞墙期”,好比人生的坚持

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的赛道上,35公里这一段比较特殊,这个位置前后往往容易倍感疲劳,抽筋、掉队、弃跑很容易发生。圈子里也将之称为“撞墙期”。

但是如果坚持下去,就会重新感觉到身体中的能量回归。

来自辽宁的张万军从2013年踏上跑道,十年中,他跑完了61场马拉松,计划做一名完成100场马拉松的“百马王子”。35公里处的痛感他每次都有体会,但从来没有放弃。

张万军

在他看来,这正像人生进入中程,压力纷至沓来,“不要放弃地一步一步跑下去,就能够取得进展,本来人能坚持下来的东西就不多。”他爱上奔跑的感觉,不仅仅是大口呼吸的淋漓尽致感,更多的是一份实在。

很多人以为跑马拉松的大多是年轻人,其实不然。“年轻人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大多对马拉松浅尝辄止。”张万军说,圈子里几乎都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者中老年,“可能是这个群体,更懂得毅力和坚持的智慧,也更需要在马拉松中寻求支持。”

04

结伴长跑10来年,夫妇俩手拉手跑向终点

60岁,人生步入花甲之年,重庆夫妻陶开伟和陈兴君暗暗埋下了一个跑遍全国的梦想。

这对没有运动基础的夫妻,从最开始只能跑几百米,到半程马拉松,到全程马拉松,已经年过七旬的他们数不清跑过了多少马拉松。赛前互相检查装备,比赛中互相鼓励,一起手拉手跑向终点,这对老夫妻并不是因为年龄被注意,而是一颗昂扬的心。

重庆七旬夫妻陶开伟和陈兴君

成绩从来不是目标,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意义是身体健康,不给儿女增加负担。每当天色微明,当别人还在沉睡时,他们已经在家附近的小公园里开始晨练。晨光下的公园见证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彼此陪伴。

马拉松也为他们打开了更宽广的视野,他们随着赛事的脚步去到全国各地,所到之处都兴致勃勃。对于这对伉俪来说,无论是何年纪,出发,永远是最值得期待的事。

而对于69岁的广汉人张继东来说,这是他的第二十个半程马拉松。从60岁退休后,张继东就在全国多地参加马拉松,锻炼身体。

这次成都马拉松,张继东和跑友们一起参赛,乘坐18分钟的高铁,就抵达成都,非常方便。“我经常来成都,几乎每周都会来,主要就是来跑步。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成都可以说是跑步圣地,青龙湖等地非常适合跑步。”

05

“兔子”们的陪伴:马拉松精神更多是坚持

赛场上除了选手,还有配速员。作为配速员,需要通过运动手表维持相对固定的配速,让更多参赛运动员知道跑步配速,预估大致的完赛时间。

起跑前,官方配速员们合影

“我叫曹波,成都马拉松的官方配速员,我会用3小时15分钟的时间完成全程马拉松,全程匀速带领朋友们安全抵达终点。”起跑前,曹波和10余名统一身着蓝色、粉色运动装的“跑友”热情合影,他们都是此次赛事的官方配速员——他们还有个可爱的昵称,叫“兔子”。

曹波已是第六次参加成都马拉松,这一次,他成为了成都马拉松官方配速员。为此,曹波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训练,对自己的配速能力精益求精,“能成为‘官兔’,非常荣幸。”

7时30分从金沙遗址博物馆起跑,3小时15分后的10时45分,他如约在终点与红星新闻记者见面,“跑完后很爽,非常放松!”

跑完全程马拉松已不是易事,而以绝对稳定的配速跑完全程马拉松也非一般跑友能够做到。曹波说,作为“兔子”,他们就是人肉计时器,是其他跑友的“参照物”。

2016年,曹波开始爱上跑步,至今他已完成20多次全程马拉松,约60次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最好成绩为2小时55分钟,曾经20多次作为配速员参赛。

曹波还是有着几千名成员的跑步公园俱乐部的负责人,一路上,他遇见很多朋友来打招呼。他说作为一名成都人,作为东道主,他感到非常开心。曹波家就住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附近,他热爱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他说,从金沙遗址博物馆跑到国际展览中心,他很喜欢这种从历史跑进现代的寓意。

“我是半程马拉松130的配速员,我的平均配速是4分15。”邹天耕说,这也是他第一次担任成都马拉松半马配速员。按照配速,半马距离21.0976公里,邹天耕大约1小时30分完成。

邹天耕也是一名“新成都人”,“我感觉咱们成都市民非常热情,赛事的规模非常大,人非常多。”

半马配速员邹天耕

今年成马的人群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参与者。张义兰是一名湖北医生,也是一名急救跑者。组委会对急救跑者安排了相应的配速段,他们需要重点观察同一配速区域的参赛者,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危险。

“有的年轻人太想去拿成绩了,肯定就跑得很快,不能控制自己。”张义兰说,马拉松更是一个认知自己的过程,通过综合判断和感知,及时调整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比起冲刺,“坚持”才更是马拉松的精神意义所在。和其他运动不同,马拉松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在日复一日中磨砺和锤炼心性。终点旌旗飘扬,让人念念不忘,但它并不是一切。

70岁的陶开伟说,跑到最后,心中杂念都消失殆尽,你能听见四周喧嚣无比,却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眼前的路。“如果跑马拉松有什么目标,那就是战胜过去的自己。”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颜雪 王拓 张芷旖 摄影报道 摄影记者 王勤 刘海韵 缪睿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马拉松科学跑

马拉松小贴士,2019年PB、PB、PB^_^

by:主播Betty

DJ陪你跑马拉松

特别为跑马拉松比赛制作的音乐。按步频制作,每辑时长至少4小时。欢迎留言告知你比赛的步频,我尽量安排制作。

by:DJ_Drunier

马拉松指南

专注马拉松的跑步播客,内容涵盖马拉松赛事、人物采访、跑步装备、马拉松训练、营养及康复等,无论跑步新手还是精英跑者都可以从这里得到激励和提升。可以通过微信订阅号:...

by:马拉松指南

从零开始跑马拉松

在这里,我们学会科学跑步。主播从零开始跑步,3个月完成首次半程马拉松,6个月完成首次全程马拉松挑战。分享我的成长故事,走过的弯路踩过坑,希望每一个人...

by:天可真蓝

恐龙马拉松

恐龙马拉松轰轰烈烈,谁才会是跑得最快的恐龙呢?敬请期待吧!

by:万龙之首霸王龙威尔逊

恐龙马拉松

有四十八只恐龙参加马拉松,马拉松的距离分别是42千米,84千米和168千米。

by:暴龙超科之王威尔逊

恐龙超级马拉松

嘿嘿嘿�,恐龙来跑马拉松啦!!!

by:暴龙兄弟

马拉松训练指南

跑步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同样需要专业知识的指导,否则就跟其他运动一样,容易受伤。在当代中国,跑步已经是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希望通过跑步强身健体,提高生命和...

by:长河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