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提货卡”骗局又来了,怎么才能防得住?| 新京报快评

2023-10-29 18:40:0103:40 1073
所属专辑:新京报评论
声音简介

“蟹卡”诈骗余波未平,诈骗分子又瞅准了“双11”之机,以“双11提货卡”“红包兑换卡”等“新招”诱骗消费者上钩。

据上观新闻报道,近日,上海居民瞿阿姨通过快递收到一张某品牌的“提货卡”,写着“内含智能家电提货卡一张,扫码0元提货”等字样。想起不久前在新闻里看到的“蟹卡”诈骗,她找民警求证。民警现场验证后发现,“提货卡”的诈骗手法跟此前的“蟹卡”骗局如出一辙。

无论“蟹卡”还是“双11提货卡”,本质都是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精准投放卡券,引诱消费者扫码进入某些引流微信群,最终诱导其刷单返利,实施诈骗。其关键则在于非法获得收件人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而据报道,快递行业已成为泄露个人信息重灾区,快递企业员工从公司内部系统盗取客户个人信息进行贩卖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要管住“蟹卡”“双11提货卡”这类骗局,除了从批量快递的刷单件、网络平台及社群管理方面落实监管治理以外,快递信息泄露问题,也亟须重视。

事实上,针对这一问题,自2017年起,快递行业便开始推行“隐私面单”,用“星号”代替中间几位手机号码,避免用户信息被直接外泄。2022年,国家邮政局也印发工作通知》,要求确保年底前实现邮件快件隐私面单应用基本覆盖目标。

但是,“隐私面单”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企业需开发特定设备和软件,商家和站点需安装相关组件,其扫码程序也降低了快递员工作效率。在很多快递公司的寄件小程序中,必须手动勾选隐私面单选项,也让部分用户觉得麻烦,这都阻挡了“隐私面单”实现全覆盖的进程。

但这不意味着快递行业可以以此为由选择“躺平”。因为,采取加密、应用隐私面单等属于其应尽的义务。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的时候,应当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

在这方面,2022年4月正式实施的《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为快递行业提供了细致、明确、可操作的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快递隐私面单没有在社会面上实现更大范围覆盖,与相应监管压力的缺乏也不无关系。因此,相关部门亦应采取措施,强制快递企业切换为隐私面单。

此外,保护个人信息,快递业除探索科技赋能,让“隐私面单”更便捷、精准外,还要优化快递行业整体生态,快递行业也不妨将保护消费者隐私作为提升服务品质的一个重要契机。

当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查“内鬼”法律责任,依然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部分。“双11”临近,消费者除了不要轻信任何来历不明的“提货卡”之外,在买买买的时候,也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网购或寄快递填单时,对个人信息能简则简、能隐则隐,切实筑起信息安全防线,减少这类骗局的发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骗局之王:“庞氏骗局”之王自传

【内容简介】查尔斯·庞兹,“庞氏骗局”始作俑者,历史上最著名的投资诈骗犯,用自传讲述自己的故事。1903年,庞兹乘船从故乡意大利来到美国,他心怀发财致富的梦想,...

by:有声的骆驼_骆驼

腾蛇的骗局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时代,人工智能(下文简称AI)刚被中国研制出来不久,它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其主要工作是操纵各种工具机器人。机器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

by:米高猫

思维的骗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思维的骗局。但只要我们弄明白了错误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如何作用的,便不会再束手无策,所以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

by:觉音00

投机与骗局

《投机与骗局》包含了两部投资经典:《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和《混乱中的困惑》。《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作为密西西比计划、荷兰郁金香狂潮和南海...

by:士蘅

毛骗局中局

毛骗局中局

by:辛萍ZxG

中国式骗局

呆狗一生闯荡江湖,见识到了各种江湖骗局。这些江湖骗局包括:人贩、算命、做旧、盗窃、老千、丐帮、翻戏、拆白、仙人跳……作者:李幺傻练习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by:l紫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