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攻击你?说明他的内心很受伤

2023-11-01 12:57:1810:29 643
所属专辑:遇见更好的自己
声音简介
你的孩子有这种表现吗?

虽然平时很少大哭大闹,表现得很顺从,但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

比如你跟他说话,就像听不见似的;不管让他做点什么都磨蹭拖延;答应好的事情经常忘记;和你沟通时,态度非常敷衍.......

你时常感到很窝火,却又不好直接指责。

其实,你可能正在经历来自孩子的“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也被称之为“被动攻击”,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在《隐形攻击》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

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隐形攻击”的出现,意味着孩子内心有着“隐藏的愤怒”。

愤怒需要表达。

但表达方式不一定总是外露的、强烈的、可见的正面交锋,孩子可以选择用间接的、消极的、不易被察觉的形式来表达不满,通过不作为、不合作等隐蔽方式激怒父母。

比如:

磨蹭:表面服从,暗地里以拖延、不配合、不合作等



冷漠:鲜少表达情绪,对父母态度冷漠


敷衍:常常表现得很无所谓,经常回答都行/随便/不知道


制造混乱:能做好的小事,总是做错、做不好


降低效率:经常迟到、健忘;对于轻易能够履行的承诺,却常常食言


认识的一位妈妈,孩子正在读初一,平时也很听话,但她最近总是会在孩子身上感受到冷漠。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什么也不说,直接回房间;

平时喊他,假装没有听到你的声音;

问他事情,孩子给出的答案往往很简单:哦,不知道。

她甚至觉得孩子在跟她冷战,可孩子却说:“我没生气。”

我们问她:你是不是这段时间对他的要求很高。

她坦言,对孩子学习一向抓得很严,前段时间因为交友问题和孩子闹得不太愉快。

她非常不喜欢那几个经常和孩子一起玩的同学,因为这件事批评过孩子很多次。

孩子觉得妈妈说得不对,但他又反抗不了,最后怎么办呢?

你不是希望我不交朋友吗?那我就孤僻给你看看。

看到妈妈因为自己的改变而担心,孩子找回了一丝隐秘的掌控感。


绘本《我是个小孩子,我喜欢假装听不见》还原了现实生活中,孩子对家长的“隐形攻击”。

闹钟响了,妈妈一遍一遍地喊,我翻了一个身,蒙着被子继续睡。

爸爸喊我去刷牙,我一直坐着没动,他在盯着我,我假装没看见。

吃早餐了,妈妈说了三次“你要迟到了”,我才端起了装牛奶的杯子。

故事的小女孩,是如何解释自己这种行为呢?

她认为:

我喜欢假装听不见,是因为我觉得你们蛮不讲理。

你们总喜欢说:“你就听我的吧,我是不会害你的。”

可是你们却从来不肯听一听我的。

你的要求对我来说太难了,你的命令让我觉得很扫兴,你的话太唠叨了……


孩子的“隐形攻击”行为背后,是愤怒在作祟。

他们对父母一些教养方式不满,但是又没有能力反抗,相对于公然的反抗,这种消极的抵抗是一种更为安全的做法。

他们内心需求是渴望拥有自己成长的自主权,希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得到尊重和接纳。

我们可以发现,越是亲子关系不平等的家庭,孩子越容易出现“隐形攻击”行为。

《隐形攻击》一书中也提到:

如果家庭中充满敌意或者亲子关系有问题,那么孩子报复父母的唯一途径就是默默地、悄悄地发泄愤怒,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样做。

比如:

父母太强势,对孩子控制太多,仅凭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管教、安排孩子的一切;

父母比较严厉、挑剔,经常看不惯孩子的某些行为,常常指责孩子;

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得不到尊重,被忽视和否定;

父母不允许孩子表现出生气、愤怒等情绪,看不得孩子对自己不满。

......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一直受到父母的控制、严厉管教,却不敢直接反抗。

但心里一直积攒着愤怒和不满,就会用表面乖巧,在行动上拖延、慢、“阳奉阴违”、故意出错等方式,发泄内心的情绪。

如果父母不了解,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内心只会越来越压抑,感觉自己不被接纳和重视,缺乏成长空间,背地里和父母较劲。

亲子关系越来越差,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和性格的健康发展。


拿磨蹭来说,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隐蔽的原因是孩子在无声地反抗。

他们在父母催促、指责声中感受到的愤怒,通过拖拖拉拉,让父母知道:“我才是掌控局面的人。”

《拖延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段话:

拖延常常是一个人的独立宣言,他试图通过拖延来告诉人们:

“我是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人,我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动,我没有必要按照你的规定或者要求来做事。”

在磨蹭的时候,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对事情的影响力,获取了掌控感,自我价值得到了加强。

在这场拉锯战中,没有真正的赢家,最后演变成了,大人越催越唠叨,孩子越摆烂。

孩子们的隐形攻击,不仅伤害了父母,也在伤害他们自己。


面对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孩子攻击行为背后的愤怒情绪。

愤怒本身并没有错,它只是一种情绪,只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愤怒的情绪,它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很多父母限制愤怒情绪的表达,见不得孩子生自己气、表达对自己某些行为的不满和失望等情绪。

他们内心总觉得:“我是你父母,你有什么资格生我的气?”

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只会在某一天以更加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其实,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某些行为而流露出生气、不满、失望的情绪,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家长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够接纳和理解。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带着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对待孩子,重视他的感受,允许孩子表达愤怒,并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正确管理好情绪。

比如温和地询问孩子:“是不是因为妈妈不让你吃冰激凌,你生气了?”

不忽视、斥责,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讲清楚不能吃的原因。

愤怒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一个孩子对情绪认知越具体、准确,他会更懂得该如何处理、管理情绪。


其次,适当放手,把成长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主宰孩子的生活,喜欢命令、控制孩子,孩子就会越渴望挣脱束缚、争取个人自由空间。

因为不敢挑战你的权威,孩子转而诉诸于隐形攻击。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警觉:我手中的这根绳子,是不是拽得太紧了?

孩子在幼时,会配合家长密不透风的管教。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父母的强制管束,孩子学会反抗,为自己争取自由,在与父母的对峙中,更大的仇恨就产生了。

我曾见过一些孩子,为了对抗父母,拿自己的学业做筹码,报复父母,最后,亲子双方两败俱伤。

为人父母,要懂得慢慢放手,原则性问题替孩子把好关,其余事情,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给孩子自主权。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学着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做选择和决定。

给足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才有机会大展拳脚,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战,发展健康的自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妩媚北京

主播分享的内容很棒很实际

雲梓 回复 @妩媚北京

感谢聆听鼓励

玉竹坊

尽管孩子有诸多的不是,也要多表扬少批评。当他们受到认可敞开心扉,才能接受大人的一点见议。

雲梓 回复 @玉竹坊

说的是,还是要多肯定少指责。谢谢玉竹老师聆听

大漠孤鹰_沈阳_13H

现在一家一个孩子,教育成了头疼的问题,过去一家几个孩子,却没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呀!

雲梓 回复 @大漠孤鹰_沈阳_13H

同感同感,只有多从我们自身找问题。谢谢大漠孤鹰聆听

红友儿

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雲梓 回复 @红友儿

说得好!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红友儿 回复 @红友儿

👌

凡人青衣

那是孩子对你的无声对抗

雲梓 回复 @凡人青衣

嗯嗯,此处无声胜有声

猜你喜欢
为什么失恋的总是你

【内容简介】一段感情,不论是开场的花团锦簇还是收场的狼狈不堪,失去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痛楚。无论是主动分手还是被动接受,你也许都会迷茫、迷失、自责、困惑不已……《...

by:天麦开卷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

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亲密伙伴”,我们却时常为其所困,或因它错失良机,或又因它伤害了亲密关系。如何才能走进它,认识它,最终运用它并任其平静而愉快的陪伴左右?让我...

by:吾乃馨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王烁

by:纳斯达克纳

白带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白带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希望大家可以订阅我的专辑,并关注我,欢迎评论、转发、收藏、点赞,投月票,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帮助到更多人。

by:孙华贵

为什么我总是心想事就成?

为什么我总能心想事就成?:认同式自问法,28天找回遗失的健康、财富和幸福[高绩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by:百合说创业

为什么减肥失败的总是你

买衣服时别人都是“老板,给我件小号的”,只有身为胖子的你是“老板,有最大码的没”······深深地感受到来自世界的人对胖子的恶意有木有??我们不是胖,...

by:平叔有营养

为什么我总是心想事就成?

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导师教你打造“圆梦零阻力”的丰满人生!认同式自问法,28天找回遗失的健康、财富和幸福!

by:王锦彦A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

一言不合就拉黑观点不同就反驳遇到冲突就回避......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约瑟夫·布尔戈依据30余年的从业经验,总结了人们在抵御痛苦...

by:听友470263705

为什么高价总是打败低价

喜马拉雅高流量广告位招商!近千张专辑,每日稳定20万以上的真实流量,让你的广告信息每日曝光20W+。懂行的、有实力的、有需求的欢迎来聊。微信请加:kefu16...

by:JL2580369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