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86)上甘岭

2023-11-01 20:59:4115:22 4480
所属专辑:勾勾读世界
声音简介
上甘岭:决战的前一页

原创 老旦
老旦聊历史
2023-04-14

三、45师

45师师长崔建功已经5天5夜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了。美军发动突袭的第二天,崔建功就带着45师指挥所前进到距离前线仅十几公里的德山岘,从这时候开始,崔建功再也没有离开过指挥所坑道一步。

每一天,崔建功嘶哑着嗓子要发布几十道命令,他和参谋们一有时间就要就着暗淡的烛光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兵力部署图、获利计划图、防御作战方案图、通讯网络图、阵地交通图、后勤配置图、对空防御图。。。

每个人都是脸色煞白,极度疲惫,不止崔建功,整个师部都几天几夜没有正经休息,全靠手里的香烟硬撑着精神。但是他们知道,相比于前线战士们面临的凶险战局,他们这点疲惫根本不算什么。

开战前两天,45师只能全靠自己的力量在死守阵地,然而,敌人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打到第三天,面对联合国军的人海战术,45师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妙。他们先后向上甘岭前线投入了15个连,无一例外全部打残,最多的一个连还剩30个人,最少的已经凑不出一个班了。

在炮火力量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45师以仅仅1个师的力量要抵挡美7师、南2师两个师的进攻,实在是有心无力。所幸,就在这时,军里的支援赶到。这一天,抵达45师的除了火炮、大量补给、物资和新兵之外,还有军长秦基伟直通崔建功的一通电话。

在崔建功和秦基伟通话前,作战科科长宋新安已经向秦基伟汇报了全师的伤亡情况,说到惨重处,宋新安这个汉子竟然忍不住在电话中哭出了声。

崔建功接过了电话,秦基伟坚毅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告诉机关的同志,我们15军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全局,即使伤亡再大,我们也要接着打下去!”崔建功嘶哑着回到:“是!”在挂断电话前,秦基伟留下了一句沉重的话:“丢了上甘岭,你可就不好回来见我了啊。”崔建功不由挺直了腰板,回了一句:“那当然!”挂上电话,崔建功愣了半晌,硬是没说出一句话。

打得这么惨烈,眼前这一仗却迟迟没有结束的意思,而眼下,只有少数几个阵地还在志愿军手上。师政委聂济峰刚从兵团回来,他对崔建功说:“兵团杜义德政委说了,哪怕45师拼光了,只要能把美7师和南2师打残,就能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

崔建功狠狠地把烟掐灭在桌上:“打吧,打剩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一个连我就当连长!”说着他抬起了头,“45师还有家底,够美国鬼子喝一壶的!”

当晚,45师作战会议决定:18日晚上不进行反攻,用1天时间准备,19日晚,剩余的6个连全部投入作战,目标是全面收复上甘岭阵地。

会议刚刚结束,崔建功就急忙给134团团长刘占华打电话:“刘团长吗?我决定把8连拉上去,但是你要分清楚攻守,8连上去只负责攻,反攻打完你就让他们下去休息!”

这个让师长都挂念的8连,就是崔建功口中那最后一点“家底”,也是45师中最锋利的那把尖刀。

四、8连

讲上甘岭,肯定跳不过45师。讲45师,肯定绕不开134团8连。8连,就是45师的杀手锏。8连善战,在45师中是有口皆碑的。即使从上甘岭下来之后,45师那一群英雄连长提到8连,还是这么评价:我们有个好连长能打,8连有没有好连长都能打!有了好连长,8连更能打!

8连的老英雄崔含弼回老部队作报告是这么说的:“咱8连是枪一响就玩儿命往死里打,不打赢,谁下命令也不撤!不管啥时候,只要打仗卡壳了,指挥员马上想到的是让8连上。”8连招新兵时,连长就跟电影里一样给新兵训话:“咱8连是专门拼硬仗的,谁胆小怕死站出来,咱给你另找个连队待。”

1952年,中南军区组织到朝鲜战场15军学习,专门去8连党支部学习了一阵子,他们为8连总结的经验材料最终成为解放军全军组织工作会议的典型材料。这份经验材料上面是这么写的:

八连有史以来都是百分之百的完成任务,从来没打过败仗,也从未失过阵地,是一个打不烂拉不垮的连队。

淮海战役小白庄战斗中,该连担任全团尖刀连,仅10分钟就将黄维兵团一个师的阵地突破。强渡过40多米宽的浍(会)河后占领了小白庄,又接连攻克两个村庄。直战到全连只剩9个人时,还攻克了第四个村庄。战斗结束后,全连补充到140多人,除了10多个刚参军的子弟兵外,其他全是刚解放的。

两广战役中,该连四班以寡敌众,创造了一个班歼敌一个完整连的战绩。而四班无一伤亡。

出国作战,该连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沙五郎峙战斗中,几十分钟之内连攻下美帝七个山头,以一排长牛福根为首的七勇士接连打退敌人四次反扑,使阵地屹立不动。

第五次战役后,军授予该连“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一面。

而在8连中,还出过一位名震全军的英雄:

朴达峰阻击战中,该连七班长柴云振组织了13个人,分3路向敌反击,仅7分钟,击退敌人一个营以上兵力,夺回了九连失守的3个山头,并又攻占了敌人的一个山头。

当攻上第三个山头时,仅剩下柴云振一个人,枪也出了故障,子弹也打光了。敌人一群群地冲来,他机动灵活,坚决勇敢,只身敌众,以敌人被击退时留下的一支大卡宾枪、4箱子弹、20多颗手榴弹,打垮了敌人数次猛扑,毙伤敌200多名。

随即他又独自一人攻占第四个山头。一个跑不及的黑人士兵向他扑来,两人在阵地上滚打成团,殊死肉搏。他挖伤了黑人的眼睛,黑人咬断他一根食指。他摸起石头猛击黑人头部。黑人见势不好,放下他拔腿逃命。

他对全线阵地转危为安,起了重大作用。战后,他荣获特等功,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柴云振老英雄10月18日晚,134团8连奉命出战,他们的目标是提前进入597.9高地1号主坑道,为第二天的大反攻埋下伏笔。8连运动途中,最大的阻碍是高地北边一条长达上千米的山坳,这是美军密集炮火封锁区,炮弹没日没夜地砸向这个志愿军的必经之路,把这里变成了人造死亡区。

在8连之前,有好几个连队都没能冲过去,战士们眼睁睁地看着597.9高地就在眼前,却不甘心地倒在这个死亡区中。在通过前,8连花了大量时间对地形、道路进行了侦查,并且将敌人炮火、照明弹发射的规律摸得清清楚楚,背的滚瓜烂熟。

不仅如此,出发前,8连先派出了一个尖刀班,将运动路径上敌人的7个地堡炸掉,全连这才启程,硬闯鬼门关。在封锁区内,8连战士们时而敏捷疾走,时而卧倒,时而匍匐,在炮火肆虐的空隙中,沿着半山腰安静又坚定地朝着高地不断前进。

没想到,8连顺利通过封锁,到了高地之后却出了意外:明明到了地方,却找不到1号坑道的洞口。8连战士们着急地在地面四处寻找,直到一位战士突然掉进一个大坑,才意外发现1号坑道的洞口就在坑里。原来,美军炮火实在是太凶狠,把地面炸得全是松土,原本和地面平行的1号坑道已经被埋在下面,入口成了一个朝天的井口。

8班班长崔含弼奉命将战士们往坑道里带,等把人领完,崔含弼才发现不对,怎么4排的人都没上来?崔含弼爬出整整200多米,才发现4排就在后面趴着,队形完整,大家却一直趴着不动。崔含弼问:“你们怎么都不动?”4排长说:“前面还没动,我们怎么动?”崔含弼想,前面哪有人呢?崔含弼回头时,恰巧美军的照明弹升空而起,他和4排长同时看清楚了4排前面趴着的“人”。4排的面前,躺满了中美双方战死者的尸体。

几天的残酷战斗,没有人有余力去为战士们收尸。崔含弼和4排战士们含着泪进入了1号坑道,在带领最后一个战士进入坑道后,崔含弼已经独自进出坑道20多趟,他足足爬行了8个小时,身前的军服被磨得稀碎,胸口、腹部、手臂、腿上全部血肉模糊。

战后,崔含弼被授予了“钢铁战士”的称号。凌晨4点,8连以仅仅伤亡5人的代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潜行成功,全体进入1号坑道。

《第15军军史》评价:(8连的潜行成功)是大反攻的胜利基础。

军史中提到的这次大反攻,正是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45师发起的全面反攻。

很多人都说,这一天,是15军军史上,最 荣 耀 的 一 天。

(未完待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勾勾读世界

能找到英雄的照片实属不易。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抗美援朝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如今,当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响起,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这首经典的歌曲,书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

by:动漫观察员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by:知行有声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投入了抗美援朝的战斗。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对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国军队)的大规模...

by:赵小贱jdi

我的抗美援朝

何楚舞作品《我的抗美援朝》日前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撰取了两年零九个月朝鲜战争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揭秘了与志愿军大兵团协同作战决胜战役的一支神秘部队,刻画了百...

by:婉卿讲书

抗美援朝自历记

这本书充满传奇,许多经历不仅是个人唯一,也创造了世界之最。他是朝鲜战场唯一乘坐战斗机执行任务的非空勤人员,参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对抗战,在1700米的高空撒下千...

by:运河的流水

细述抗美援朝

热血青春,不忘历史。浴火重生,大国崛起!70年来,我们从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19万7千多名中华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

by:安锦雯

抗美援朝纪实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立即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并派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严正警告,悍然...

by:看不尽的仓央

抗美援朝战争史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2]1950年7月...

by:怀旧的阿念

声音主播

57211.1万

简介: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并喜欢朗读,考播音专业说我牙不齐,一赌气开始抽烟喝酒弄成了烟酒嗓,反倒另有一番风味,苍(沧)桑、嘶哑、低沉,但痴心不改就是喜欢。感谢喜马拉雅提供的平台,给了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求流量粉丝,只为实现梦想。谢谢您的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