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台湾当令箭?面对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中国手里到底还有什么王牌?

2023-11-11 22:14:5012:05 5634
所属专辑:静看国际风云
声音简介

海峡对面每一次的躁动,都让中国无比揪心。

作为五常中唯一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国家,台湾始终是扎在我们心底的一根刺。而今,这根刺不仅让我们隐隐作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不时地用这根刺大做文章,已达到令我们痛不欲生的目的。

那么,台湾问题何以成为中美关系的死结?静夜史认为说来话长,具体来说就是要从1949年说起。

话说百万雄师过大江后,砸钱3年的杜鲁门政府终于确信:蒋介石集团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垃圾,美国纳税人的钱是彻底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但问题是,蒋帮可以一脚踢开,但中国各块大蛋糕不能拒绝,况且彼时的苏联早已从二战的阴霾中恢复元气,正虎视眈眈地想要从中国的盘子里分到一杯羹,如果美国稍作犹豫很快就会痛失全局,可谓真正的时不我待。

所以,美国高层迅速统一思想,放下意识形态的成见,并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拉拢“新中国”的工作中,时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成为中美“破冰”的使者。

但问题是,美国想拉拢“新中国”不假,却拿不出拉拢的诚意,甚至连帝国主义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愿意放下,这让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大为不满。

恰逢彼时的斯大林,已经从渡江战役中看到了我党坚决不允许南北朝的雄心,更强烈感受到了我们在美苏远东争霸中的巨大作用。于是在毛主席于6月30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后,我们确定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中苏关系随即迅速升温。

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非但没有及时妥协,反而继续端着所谓的架子,最终直接导致中美接触的折戟沉沙,8月18日毛主席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宣告了中美接触的失败。

然而,美国并未放弃努力,毕竟一代新中国与苏联携手并肩,苏联势力直接兵临所谓的“第一岛链”,美国在西太平洋乃至亚太的局面将极其被动,所以美国在拉拢不成的情况下,终于选择退而求其次,企图以台湾问题做诱饵,推动新中国在美苏中间中立,毕竟只要新中国不倒向苏联,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就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帮占据的台湾岛似乎显得无足轻重。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危机》的演讲,宣称国民党已经被中国人民彻底抛弃,同时在描述美国在西太平洋从阿留申群岛一路延伸到菲律宾群岛的安全防线时,有意将南朝鲜和中国台湾排除在外,表达了美国不干涉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官方态度,推动新中国保持中立可谓不遗余力。

然而,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审时度势,早已做出了“一边倒”的外交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踏上了访问苏联的列车,并在艰难斡旋后与苏联在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立了两国的盟友关系,美国再度陷入被动局面。

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彻底打破了既有格局。随着杜鲁门政府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奄奄一息的蒋帮死灰复燃,新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历史契机。

美国第七舰队公然侵略中国,破坏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野蛮行径,彻底激怒了新中国,并成为新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动力。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起死回生的蒋帮一度成为美国的反华反共前沿,蒋介石甚至一再向美国表示要从自己的残兵败将中挑选精锐到朝鲜半岛给美军助战,但美军摄于其不堪一击的战斗力最终严词拒绝。

1953年7月27日,随着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订,新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中美两国也彻底反目成仇,进入了长达20年的针锋相对。

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同蒋邦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规定一方也就是蒋帮有难,另一方当全力支援。但也规定了蒋帮反攻大陆必须征得美国同意,企图将两岸分裂的现状固定化、永久化,搞“两个中国”。

1955年1月,美国政府通过了所谓的“台湾决议案”,授权美国总统在必要时使用美国的武装力量,确保台湾和澎湖列岛免受武装攻击。

美国的一再挑衅,严重侵犯了新中国的底线。为缓和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从1955年8月开始与美国对话,至1970年2月,两国先后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但在缓解和消除台海地区紧张局势这个核心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

1959年6月,中苏彻底交恶,美国逐渐看到了中美合作对抗苏联的可能。于是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后,美国放弃中立立场威胁苏联,迫使苏联最终放弃了对新中国实施所谓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危险想法,中美的默契也为后来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呼之欲出。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称美国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随后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中美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上,美国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但仅仅过了3个月,美国就通过了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极力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为解决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中美两国通过谈判并在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发表了“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声明:“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三个联合公报的陆续签署,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定了基调,但美国从未真正遵守公报并做出了一系列食言而肥的操作。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烟消云散后,美国也没有了拉拢新中国对抗苏联的客观需要,于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1992年9月,美国政府向台湾出售了150架F—16型高性能战斗机,其后军售更是在数量和性能上不断升级,1996年之前甚至压制大陆军事技术。

通过一系列武装台湾的操作,美国强化了在台海地区的地位,台湾也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可以说,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的行径,和美国此前出尔反尔的行径一脉相承,是美国霸权主义作风的又一次龌龊展示。这个老太婆也许不能给岛内的跳梁小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武器,但是能给它们聊以自慰的所谓信心。

那么,面对这些赤裸裸的挑衅。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静夜史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孟津观兵”,在美国利用台湾制衡中国的问题上反其道而行之,让台湾成为美国欲罢不能的包袱和累赘。

美国之所以敢于在中国台湾问题上不断玩火,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台湾是美国捏在手里制约中国的王牌。几十年来,通过一次次的挑衅和刺激,美国基本实现了阻挠中国统一的目的,宝岛也成为美国所谓“第一岛链”的核心,阻挡着中国走向大洋的脚步。

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卧薪尝胆,在一次次的屈辱中奋起直追,并成功成为拥有3艘航母的国家。

在实力差距不断缩小甚至赶超只是时间问题的情况下,反其道而行之,将中国台湾作为制衡美国的棋子,创造“围点打援”的环境,效仿当年中越两山轮战不断给苏联放血的经验,让宝岛成为美国欲罢不能的伤心之地,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

所以,警告没有用,借助美国的挑衅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突破所谓的海峡中线,穿越宝岛上空等,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常规操作。既然美国不自知。我们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作恶多端不会有好结果,届时等美国盛极而衰甚至万劫不复,我们的统一大业也就水到渠成。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顺着网线来砍哥

前面几期不是说早打快打,时不我待吗?怎么现在又变成围点打援,等他们自己完蛋,水到渠成了? 你怎么墙头草两边倒呢?立场观点变来变去

顺着网线来砍哥

明褒实贬,你是懂阴阳的

猜你喜欢
十二经当令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十二正经。顺时养生,事半功倍。

by:吃果子的小侯子

面对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习惯了哭的时候不出声?痛的时候不倾诉,笑的时候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躲得过醉酒当歌的夜,却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

by:妖僧2018

台湾一周|关注台湾局势

深圳卫视直新闻推出的周更型专栏,每周报道评析岛内新鲜新闻资讯。

by:深圳卫视直新闻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经常有大陆的朋友跟我分享他们去台湾的旅行,我突然发现他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台湾。我去书店买了大量的台湾旅行书,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我决定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角...

by:林子一木

过台湾

历时8年,3入宝岛,跨越京、沪、苏、皖、浙、闽、台、粤、陕9省,采访海内外学者、专家逾300人,拍摄素材超过1000小时。...

by:云水木目晴

台湾史

主播哲明小机灵一天更一集

by:哲明小机灵_T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