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视频 | 刘震云: 文学的冲突,有时候与人物性格无关……

2023-11-07 13:24:0109:00 89
所属专辑:四味毒叔节目
声音简介

谭飞:谢谢头部脱口秀表演艺术家汪海林的一手表演。他讲得太好了,我觉得邵艺辉离开他的公司是对的,因为不走的话你永远不会比他有名。

确实海林讲得非常好,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你的人气真是气人。宋方金已经是头部艺术家了,他比宋方金讲得还好,那海林是头头部,以后海林还得多讲,但是我觉得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不能下次讲的时候不再提“哥哥”这两个字?

好,那么说到我去年受到过的一次“欺负”。我去年在广州参加一个大咖云集的饭局,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认识的人比较多,那天刘震云老师也在这个饭局上,我跟刘老师早就认识了,但那天刘老师不知为什么对我视而不见,我很惶恐,备受打击,不知发生了什么,就发微信问刘老师:震云老师,我是哪里做错了什么吗?您昨天是不是没认出我来?我在孙冕老爷子旁边。然后刘震云老师用他一贯的戏谑 说:可不?真抱歉,谭飞老师。发了三个谢谢。我就回了一个:我作为一个粉丝产生了浓烈的失败感。然后刘老师回的:谭飞老师,怪我,人多眼杂,我喝得也大了点,回头给您写个检查。当然我说这件事的目的不是向刘老师要检查,而是确实到现在我还没收到这份检查,有时候我也不禁在想,如果能向刘老师要那一句顶一万句的那句话,我们都希望得到哪一句?好,有请刘震云老师。

刘震云:检查带来了,一会儿我就交给谭飞老师。大家好,我是刘震云。社会生活确实是会引导、物化和固化,尊重一部分人,忽视和不尊重另一部分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应该坐着说,因为当我面对大家、尊重大家的时候,我的背身是冲着汪海林老师的,我还是坐着说吧。方金这本书确实写得很好,第一,它跟现实确实是有联系的,今天我到现场,发现确实方金的朋友真不少,但是我觉得最够朋友的是范明老师,因为活动快完了,他才来了。就像张元伯等孟俊郎一样,你不知道他是来还是不来,这个椅子就在我的旁边,范明老师来还是不来?最后来的是范明老师还是范明老师的魂魄?

方金的想象力不但在这个人能死三回,更重要我觉得在它的结构。写到明代张元伯和孟俊郎的故事,另外还有一个结构是现代人在做剧本杀。它是有历史依据的,就像是《后汉书》《喻世明言》里边也有这样历史传说的踪影,还有这一幅画《上元灯彩图》。这样的结构是非常考量一个作家的掌控能力,同时要把《西游记》、臭鳜鱼,还有爆米花都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话,能看出来方金老师是一个讲道理的人,里边所有的人都在讲道理。道理有时候有很多种,道理有不同的层面,所有的冲突有时候不是因为人物性格的冲突,而是有道理的冲突。

刚才范明老师要不来那一段,我也是准备念一下的,包括山贼抢劫,家里的东西全变卖了,都在我身上,你抢了我,就是要你命。这样的话多了,海林老师您消消气,所以我不敢站你前边。山贼说,上有老下有小的这话说得太多了。他说,我让你信一下,就一头就扎下去了。这样讲道理的人,我不知道在明朝到底有多少,但是它起码是一个理想,如果大家都是讲道理的人,都是一个能讲大道理的人,这个社会确实会出现《上元灯彩图》,这是方金这本书我读了之后心潮澎湃的感受。

跟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比,《等待戈多》也是一个等待,但是在等待里,戈多永远没有来,等的人没来,想走的人又没有走,分两幕,两幕基本上是重复的。但是方金在这本书里,等待的人也没有来,范明并没有来,范明的魂魄来了,这一世的魂魄不行就等下一世,再不行就下下一世,你从南京过来也不容易,范明老师。

但是浩月老师和李樯老师刚才说的,一个人如果越过千山万水去找另一个人,他的动机是什么呢?如果真是要改电影、剧,我觉得它是个问题。两个人只是约定要见一面,这是一回事,见一面一定还有一句话要说,还有一个事儿要商量,还有一个他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去商量,千里赴戎机可能是更能够成立。因为等待,有时候包括寻找,确实是一个,不管在文学、电影,或者各种艺术里,它都是一个宏大的、永久不衰的问题。

因为我也写过寻找,你的书表扬完了,我也说点自己的事儿。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也写过一个人要越过千山万水去找另一个人。一开始两个人是在戈壁滩上在当兵,像范明老师一样当过兵。因为《一句顶一万句》写的是一群不大爱说话的人,杀猪的、剃头的,包括磨豆腐的人。这些不爱说话的人,并不是没话,而是他说话不占地方,久而久之他就特别爱自言自语,自言自语长了之后,连自言自语都没有了,他又把话都咽到了肚子里,就成了心事。但是街上走的、万千的人,都是说话不占地方的人,不可能像拜登一样说一句话,马上全世界都知道了,说一万句都不顶一句,没人听。万千的心事在街上走,确实有时候汇成一种洪流,有时候恰恰是这些无声的洪流,会改变有声的世界。

主人公叫牛爱国,另外一个人叫杜青海,两个人都不大爱说话。但杜青海虽不爱说话,但是他能够把不爱说话的肚子里的心事,丝丝缕缕能够码放清楚,牛爱国不会码放。当自己有心事码放不了的时候,他会一百多里步行去找杜青海。两个人就坐在戈壁滩上,一砖一码给他码放清楚了。牛爱国来的时候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但它其实是白天,但是回去的时候是夜里,但是他觉得世界一片光明,这是一个会码放心事和不会码放心事的人。

转眼间十年过去,他们都回到了各自的老家,一个是在黄河边,一个是在滹沱河边。这个时候牛爱国,遇到了一桩心事就是杀人,这个人该杀还是不该杀,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在他动刀之前,他突然想起来,我应该找一个人去商量一下,杀人还是不杀人。他就越过千山万水,像在部队一样越过戈壁滩,又到了滹沱河边,就找到了杜青海。杜青海的日子过得也是一地鸡毛,他在自己家里跟牛爱国说了一句话,借一步说话,借一步说话是在自己家里,你要是在公众的场合借一步说话就借一步。

晚上有月亮,两个人来到滹沱河边。牛爱国就说,我要杀人。他就把杀人的原因给说出来了,这个时候杜青海给他码放了一句话,你要想杀人你就不会来找我了,你找我就是你杀不了人。他说了好多应该杀人的理由,他又给他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二句话,忍为上。这个时候牛爱国把头伏在了他战友的肩膀上,眼中涌出了泪,月光下,往边上看是远山,山后边还是山。

《一句顶一万句》里还有一个私塾先生,叫老汪,他也是出去要寻找一个人,老汪特别有学问,但是学问他倒不出来,所以老跟学生急。学生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这太简单了,有朋友从远处来,范明从南京来,高兴。如果身边都是朋友,从远边来一个人,他不是添堵吗?那就证明什么呢?证明他身边没朋友,所以方金和他的朋友们,其实他就有一个朋友。这是孔子智慧,所以学生听不懂,老汪就急,“癞狗扶不上墙”,说的就是你们。

由于大家听不懂,所以学生换的批次特别快,有上了两天走,接着又有来的,所以显得老汪桃李满天下,它是在老范家的私塾。他有四个孩子,三个孩子是男孩,一个孩子是女孩,这三个孩子名字都特别土,就是大货、二货和三货,就这个女孩的名字跟玉灯还是有联系的叫灯盏。三个孩子都特别老实,唯有这个女孩就是特别调皮,她调皮起来,不像男孩子是上房揭瓦,她跑到东家的后院里边玩大牲口,骑着骡子马。东家买了一口大缸,喂过去牲口要淘一下草,她就老玩这个大缸,掉到缸里突然死了。因为这女孩太调皮了,那个时候孩子也多,死了老汪没当回事。老汪说死了正好,但是转眼两个月过去,老汪去窗台上拿纸砚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块月饼,这块月饼就是被小孩咬了一个牙印放在上边。两个月之前是中秋节,老汪从县城买了月饼回来,灯盏偷吃,他还把灯盏打了一顿。

看到这个牙印,老汪就跑到牲口棚里边的大缸旁边大放悲声,一直哭了三个时辰,把东家也惊动了。转眼四个月过去,冬天下雪了,东家老范正在屋里洗脚,老汪进去说,我想走,但哪不合适,哪都合适,就不合适我想灯盏。丫头走了大半年了,孩子生前特不懂事,死后她懂事,每天晚上都要到我这床边来说,爹,天冷了,给你掖掖被窝。东家说,要不再到水缸里哭一会。老汪说,我去过八回了,哭不出来,再不走我就是想死。东家一听人要想死,你就是离开我这儿,你到哪你也找不到灯盏。老汪说,不会找灯盏,到哪儿我不想灯盏,我就在那个地方落脚了。

我觉得这句话写得还是很伟大的,不是为了找到灯盏,是为了找到一个不想灯盏的地方就落下脚了。就像《红楼梦》里,一块石头救了一株草,这株草接着说了一句话,下辈子我用眼泪报答你。东家说,那走吧,第二天老汪带着一家老小走了。来的时候是十年前,这门口槐树像鸡蛋大小,现在基本上能搂住了,他看到这棵树,半年以来又哭了。所以带着一家老小往西走,走到洛阳,还是想,再往前走,走到潼关还是想,再往前走,一直走到宝鸡的时候,不想了,一家老小就落下了脚了。《上元灯彩图》说到了元宵节,满街的灯,他似乎又在这灯中看到了灯盏。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上元灯彩图》写得好,《一句顶一万句》写得也不差,谢谢大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刘震云作品

刘震云,因了冯导的名气而几乎尽人皆知了。我想读他那些早期作品。

by:王博龙读书

官场│刘震云

阅读刘震云的小说集《官场》,深深为其小说艺术所惊叹折服。在这部小说集子里,刘震云展露了他惊人的创作才华,以鲁迅式的白描一针见血地写人,写官场中的人,写权力纠缠下...

by:渔舟唱晚几度秋

塔铺 刘震云

刘震云小说处女作。以78年恢复高考为背景,讲述了农家孩子复习高考的酸甜苦辣。其个人的鲜明风格尚未定型,却另有一种质朴的感动。

by:小鱼是神仙

刘震云《单位》

“五一”节到了,单位给大家拉了一车梨分分。分梨时,办公楼门前设了个磅秤,杂草弄了一地。男老何跟男小林将分得的一筐梨抬到办公室,大家开始找盛梨的家伙。有翻抽屉...

by:白面黑眼圈

刘震云《单位》

刘震云先生的短篇小说《一地鸡毛》的前传——《单位》

by:格林故事会

刘震云作品集

刘震云,1958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国男作家、编剧。刘震云的小说部部精彩,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他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编剧”;他的刘氏幽默有点绕、有点荒...

by:河姆文化

《单位》刘震云

刘震云先生的另一篇现实主义力作。单位,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词汇,我们每个人,都在单位中。

by:马聪STA

《官场》刘震云

《官场》是一篇刘震云的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官场中的权利角逐和尔虞我诈的一系列故事。阅读刘震云的小说集《官场》,深深为其小说艺术所惊叹折服。在这部小说集子里,刘震...

by:马聪STA

刘震云《手机》

《手机》是一部关于人们日常“说话”的小说。据作者统计,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要说三千多句话。如果有人夜里说梦话,还得再加上三十多句。在这部小说中有许...

by:阿呆的李子

官人(刘震云)

刘震云(1958年5月-)同名小说。著名作家刘震云,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年后连续发表《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

by:十二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