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丨每月都有“双十一”,古人卖货也疯狂

2023-11-08 10:05:0207:47 226
声音简介

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如火如荼进行中,预售、定金、满减、凑单、直播、抽奖,从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到充满噱头的优惠规则,商家为了销量和利润花样百出,看得人眼花缭乱。

即使我们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也会被商家的打折促销活动所吸引,不自觉地“剁手”下单买买买。殊不知,优秀的点子总是被前人想到,这些营销手段,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月月有集市,赶集买买买

古代当然没有网购平台,但古人有自己的商品交易场所,称为“市、集、墟、场、街”。

一般认为,集市起源于殷周时期。《易·系辞》里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后来,人们会约定一个日期,比如逢五逢十、每月的重日、各大节日等,聚集到某个固定场所进行商品交易,叫做“赶集”。

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物品流通慢,每个赶集日,都是百姓的疯狂购物节。在春节、元宵节、七夕节等节日的集市中,还会有娱乐节目上演,男女老少,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清 丁观鹏 《太平春市图》局部

春节自然不必多说,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进入了短暂的农闲,也有意愿花钱去添置新物件、新衣服,图一个辞旧迎新的好寓意,所以就有了每年农历腊月出现、专为出售各种过年必备品而举办的“腊月集”。

元宵集市叫做“灯市”,以卖花灯为主。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河灯,灯笼琳琅满目,节日氛围浓厚。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就有关于都城临安“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毬等求售,谓之‘灯市’”的记载。

而在七夕节,还有专卖乞巧物品的集市。宋人所著《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看来,国人的购物热情自古就不容小觑。

当然,集市不管是规模大小,还是商品种类,都与其所在地域息息相关。城镇集市以生活日用品为主,还有昂贵金银玉器和花鸟虫鱼等消遣品。乡村集市则以生产生活必需品为主,如农具、牲畜等。此外,还有以特定商品为中心的专门集市,如以售卖假花、头饰等女性装饰品而得名的花市等。

其实说白了,“双十一”“双十二”“618”等电商购物节也不过是在特定的日子里兜售商品,与古人赶集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甚至从实用角度来说,包罗万象的古代集市并不比当今的购物节逊色。

想要卖货多,广告得打好

做生意,能把商品卖出去自然是头等大事,而打广告自古以来就是商家的核心营销手段。古代虽然工具有限,载体没有当前的丰富,但广告的形式五花八门,该玩的花样一个不少。

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有“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的记载。说的是姜太公卖肉开张前,用屠刀敲击案板发出声音,吸引了姬昌注意的故事。算得上是最早的广告之一。

明星代言、kol带货等操作,古人也很擅长。《战国策·燕策》中讲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就是利用了业内大拿伯乐的名人效应。

至于古代最普遍的广告,要数吆喝、叫卖。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提到,“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闲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古代商贩喜欢在卖货时编一段抑扬顿挫的顺口溜,把商品的卖点加进去,十分有趣。

北宋 苏汉臣 《货郎图》局部

南宋《梦粱录》记载:“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元代诗人王元鼎的《醉太平·寒食》中有“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的诗句。元代文人吴渭《月泉吟社诗·戴东老》诗云:“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水浒传》中,燕青掩盖身份装作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时,“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古人商家叫卖的普遍程度可见一斑。

清朝《帝京岁时纪胜·烟火》中还记有一则街头吆喝声——“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描述了所售烟花的颜色、形状、气味。即使到了现在,这种以简单重复的文字和起伏有致的音调进行营销的方式仍不过时。

除了口头叫卖广告,古代商家还会印制宣传单。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印刷广告,图文并茂,文字简练,还采用了家喻户晓的玉兔捣药作为图案,是世界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实物。

试用、分期、大转盘,进阶玩法也不少

如果觉得打广告不值一提,古代商家要说了:想分期付款打白条?行啊,咱可以“赊销”。想送货上门?也没问题,传说中的私人镖局为您服务。现在电商平台常见的“返券”,也是俺们玩腻的,当时叫做“红票”。还不满意,免费你来不来?

据《梦粱录》,宋代商人卖货有一种免费试吃形式,“有卖食药香药果子等物,不问要与不要,撒与座客,名曰‘撒暂’”,这不比七天无条件退换来得实在?

此外,还有十分高明的促销玩法,名为“关扑”,类似于现在的幸运大转盘。按照买卖双方约定的方式,如转盘、抛铜钱、套圈,只要买方中了就可以免费或低价得到商品。只不过,宋朝关扑的精髓在于,只有先将钱或物品押给店主作为赌注才可以参加,如果顾客不走运输了,那钱物就得赔给卖家喽。

关扑带有赌博的性质,有人就以此为业,通过关扑发家致富。元代陆文圭《墙东类稿》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出身微末的朱姓人,十分擅长关扑,“以寡得赢,以贱易贵”,迅速发家致富,“朱挟其术,游贵人之门,无不喜之者”。但人们在背后又十分鄙夷朱某的致富手段,甚至在他死后写诗嘲讽,云:“孔方入手便通神,使尽机关误杀人。血指汗颜贪取利,财多福薄丧其身。”

宋元时期,像朱某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许多人沉迷其中,如《水浒传》中描绘火眼狻猊邓飞时就有诗云:“原是襄阳关扑汉,江湖飘荡不思归。”陆游同样记有:“市人有以博戏取人财者,每博必大胜,号‘松子量’。”

于是,宋代官府对关扑进行了限制,只允许在“元旦”“寒食”“冬至”三天使用,其余时间一律算作“非法赌博”。到了元朝,官府开始禁止关扑活动。《元典章》载:“禁约诸人不得赌扑钱物并关扑诸物。如有违犯之人,许诸人捉拿到官,将犯人流去迤北远田地里种田。”由此,亦商亦赌的关扑到明清之时已然销声匿迹。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贪贾三之,廉贾五之。”中国商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薄利多销、让利于人的道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营销搞得多花里胡哨,物美价廉才是王道。在电商购物节越炒越热的今天,也期待商家能够少些噱头,多些实实在在的优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学干货丨淘宝双十二怎么玩

淘宝双十二引流玩法!每天电商十分钟,专注于最新的淘宝运营及电商运营知识分享!交流VX:beizhiwudi个人介绍:驿路讲师-小帅,硕士研究生,驿路电商学院创...

by:狂小帅

双十二 来苏州

双12苏州购物节来啦!“双12苏州购物节”以启幕仪式为发端,贯穿“双12”“冬至”“元旦”“春节”“元宵节”等5个重要节点;同时围绕“新型零售消费”“休闲娱乐消...

by:喜马政在听

逍遥遁甲丨双十一奇门遁甲精华课

高效的学习=学习视频+现场直播配合,现场解答!我们的课程以录播课加上直播课为主。配合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力求更高的知识直达效率与增加大家学习的趣味性!

by:逍遥遁甲

复盘阿里12年双十一

每周三晚七点,我都会在各平台与大家直播互动,感谢大家

by:天机书院

白话史记丨每天15分钟共读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完成。全书共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

by:萌主子航

死的心都有

世界太大终究遇见你世界太小最终丢了你你给与我故事的开头却没有走完这结局悲伤的情歌重复点播...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