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出身看水平?为何印度今非昔比,中国却依然对印度不屑一顾?

2023-11-14 01:48:0107:42 1.6万
声音简介

中国对印度的不屑一顾,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

在这个世界上,要脸的国家和不要脸的国家都非常多,但所作所为寡廉鲜耻,嘴上满口仁义道德的国家却凤毛麟角,印度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应该说,论“要脸”,印度说第一,恐怕没有国家说第二。作为“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印度虽然对国内的低种姓贱民置若罔闻,但却非常在意国际社会的评价,尤其是在山的那边,一个叫做中国的看法。

毕竟,从1947年印度建国以来,印度就始终认为,自己和中国是同一段位的竞争对手。要知道两国除了都是人口众多的东方文明古国,近代以来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且经过艰苦卓绝的反抗,在二战后陆续取得了民族独立,成为第三世界的重要成员。

所以,尽管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殖民遗产后,印度的起点相比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高出不少,但印度依然愿意屈尊下顾,与中国争个输赢。

印度的无私精神,深深感染了西方国家,于是它们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和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龙象之争”的概念,然后成为印度奉为圭臬的图腾。

然而,令印度始料未及的是,虽然当年起步时起点远高于中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印度早已被中国赶超并甩出了十万八千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距离正在越拉越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中印两国你追我赶的龙象之争根本就名不副实,早已成为印度自欺欺人的专属标签。

不过,令印度无比欣慰的是,中国在赶超印度后并未对印度冷嘲热讽,更没对印度落井下石,体现出了作为一个大国的胸怀和气度。

然而,中国是对印度没有冷嘲热讽甚至落井下石,但却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

那么印度就奇了怪了,明明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对手,你追我赶甚至套圈都在所难免,但差距再大也不至于“跳出眼界之外,不在对手之中”地“目高于顶”啊?中国怎么就对印度这么不屑一顾呢?

其实,印度有这样的想法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虽然两国都有文明古国的帽子,但本质内容却天差地别。

说白了,相比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一脉相承,千年闪耀,古印度文明早已成为各路入侵者不断堆压的“千层饼”。

虽然窄窄的开伯尔山口只有不到600米的宽度,但千百年来印度人从未想过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要地修建哪怕一座城墙。所以结果就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征服者轻易南下并成为南亚次大陆的新主人。

而当雅利安人坐稳了南亚次大陆的交椅后,很快就不可避免地堕落起来。于是希腊人、突厥人及蒙古人等征服者纷至沓来,开伯尔山口就在千百年的历史中门户洞开,造就了古印度文明的诸多断代。

所以现代印度和古印度没有一卢比关系,现代印度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模样,全拜英国殖民者所赐。当年的英国,作为没有从开伯尔山口而是漂洋过海而来的殖民者,对南亚次大陆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大大扩展了南亚次大陆的范围,更为印度注入了野蛮侵略的基因。

这也决定了今天的印度,时刻以英属印度的继承者自居。毕竟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印度确实是英属印度的亲儿子,印度给自己脸上贴的金,并没有毛病。

而这样一个以被殖民统治为荣的所谓大国,一个建国70多年依然没有进行过任何一场革命或战争洗礼的所谓大国,是不配被中国刮目相看的,看一眼都多余,因为印度作为英国殖民者的杰作,其未来也早已被英国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印度注定难以真正实现大国崛起。

这也是美俄等大国对印度争相青睐的根本原因,毕竟谁能拒绝一个没有威胁且人傻钱多的所谓大国呢?

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出身不好”就对印度不屑一顾,那就太不中国了。毕竟中国除了宠物,从不以血统论英雄。而且早在数千年前我们就确定了靠努力逆天改命的传统,绝不是印度这样生来就三六九等。

所以,我们绝不会因为印度的出身对印度不屑一顾,但现实情况是我们依然对印度嗤之以鼻,因为印度有让我们不屑一顾的资本。

本来建国以来,中国和印度关系是相当融洽的,而且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坚定拥趸。但印度从来都是阴奉阳违,两面三刀,1962年更是对新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

面对印度的野蛮挑衅,忍无可忍的新中国展开猛烈反击,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彻底打垮了印度的所谓精锐,让印度咄咄逼人的侵略战打成了丢人现眼的首都保卫战,印度不仅被彻底打断了脊梁,更被中国彻底踹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从此彻底沦为二流的笑柄。

从现代印度的发展轨迹来看,1962年的中印战争称得上是印度的立国之战。毕竟,只有打败其他大国,才能在争取更多利益的同时,在国际社会彻底树立自己的大国权威。抗美援朝战争就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因为武器装备及其劣势的志愿军将武装到牙齿的十七国“联合国军”打得满地找牙,所以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国际地位空前提升,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享受这场战争带来的红利。

而印度,没有在中印战争中打败新中国,反而被揍得屁滚尿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让作为胜利者的中国对印度保持最基本的尊重,不好意思,很难。这一点,印度似乎也心知肚明。毕竟这场60多年前的硬碰硬,不仅决定了两国的胜败,更奠定了中国的“棋手”地位,以及印度的“棋子”身份。

所以,中国对印度的不屑一顾,绝不是空穴来风。中国的对手,只有世界一流。印度想要得到中国的正视,经济赶超不行,只能再来一次硬碰硬。如果感觉打败中国太费劲,五常副本任选其一也行。

只是,印度连冲出南亚都费劲的水平,这些任务依然是痴人说梦。这也意味着,鄙视印度的,不只是我们,印度想要翻身,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根本不可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地球队长MIX

那也比只看“站位”强多了

猜你喜欢
只听不看那蓝天

关注微信公众号:ZTBKNLT,每晚十点,和您一起闭上眼给耳朵一个机会、给每夜一个出口

by:厨子108

谁说神仙不看书

拥有性别认知障碍的苏末突然穿越到一个胖子身上,为了赚钱养活自己,苏末决定重操旧业,成为小说作者,然而—他所在的网站有些不对劲…太上老君打赏纳元丹...

by:Hi_佛爷

不懂色彩 不看电影

《不懂色彩不看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年7月作者是洛杉矶美国电影协会学院教授,以60多部经典电影为例,极富趣味地探讨了色彩世界带给人们的情...

by:乱播

敏捷看盘‖不看热闹看门道

炒股不能急,心态排第一;追涨多站岗,杀跌睡地板;热点很夸张,贪婪必受伤;技术勤学习,知行贵合一;买卖需有方,不明就空仓;股市磨练人,功到自然成。

by:敏捷看盘

出身名门

出身名门绝对的良心作品,情节丰富多彩,跌宕起伏,音质高,声音扣动心弦。。喜欢就分享和小伙伴们一期来听吧。欢迎点赞评论啊。。手指轻轻一点分享出去,很简单的动作,...

by:吃辣会去世

名句的出身

每一个名句都有源头,每一首诗词都有故事。你想不想满腹锦绣吐金句,出口成章皆才华?你想不想唐诗宋词名家名句信手拈来?《青年文摘》精品原创诗歌鉴赏栏目“名句的出身”...

by:青年文摘

不看不知道的健康常识161问

1-99岁都能用到的健康常识161道有趣、实用的健康测试题了解这些常识,可能比别人长寿10年!

by:晴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