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敦煌》:在时间洪流中,做一块坚守文化的“礁石”

2023-11-18 11:09:5803:29 714
声音简介

提到敦煌,樊锦诗的名字是绕不开的,从1963年大学毕业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到如今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继续从事敦煌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这位“敦煌的女儿”默默完成了一个甲子的守望。11月17日,根据樊锦诗女士工作和生活经历改编创作的电影《吾爱敦煌》上映,让观众看到了这段岁月背后更多如流沙般的沧桑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大半篇幅放在了1990年代之后,即樊锦诗就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后的岁月,相较于她前35年“洞中无日月”的研究生活,此时的她被迫“开始面对洞外的世界”。一系列现实问题扑面而来,这位瘦小的六旬老人,为反对敦煌完全开放跟人拍过桌子,也为保护敦煌文化遗存直接请求过国家保护。

在时代的大潮里,樊锦诗的坚持仿佛一块顽固的“礁石”,曾让一些人难以理解,但如今的我们,或许更能明白那块礁石的意义。她深刻地明白,文化要留下来,更要走出去,让更多人能看到、爱上敦煌,恰恰是她这个“敦煌的女儿”所孜孜追求的,找到一条敦煌保护与发展并行的道路。

是她明确了“洞子不能关”,和同志们最早开始确立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办法;也是她最早提出“数字技术拿来做考古报告”,开启了敦煌文化遗存“永续利用”的篇章,更在21世纪后用十年时间打造“数字敦煌”的工程,在尽可能保护敦煌的同时,让更多人看到敦煌之美。

在观看电影时,难免惊叹这位老人身体内的巨大能量。她是无私的,为了研究,她与丈夫彭金章长期分居直至1986年;为了留住研究院最好的回鹘文专家,她出让了自家在兰州的房子。而她又是鲜活的,出差时健步如飞,下属想帮她拉行李立刻回了一句“我老了吗”;也会在退休后看到年轻人牵手散步时,看似不经意地拉上丈夫彭金章的手。

而在这种塑造中,观众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她能成为“敦煌的女儿”,如常书鸿所说“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照耀着莫高窟”。面对这位老人六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电影并未长篇大论地剖析背后的原因,而是以记录式的镜头语言再现樊锦诗曾经的所见所感,让观众自己去寻找答案。

她在首任院长常书鸿引领下第一次进了洞子,聆听后者感慨“我们都是敦煌的儿女”;在彷徨时她会登上石窟对面的三危山,凝视着那片无垠沙海间的奇迹,寻找坚守的力量;退休后,她也会在春节无人时拿上马扎和水壶,找个洞子一看就是一天。六十载奉献背后,是毕生的挚爱,毕生的守护。

《吾爱敦煌》选择了当代人更能共情、共鸣的角度,去解读樊锦诗的一生,在这个时代里,她的坚守或许代表着一种沉静的精神能量。不仅对于敦煌,还有对于家庭,樊锦诗与彭金章五十余年如一日的相互陪伴,始终是她最重要的支撑,直至那个老彭生命最后时刻、一如五十多年前的轻吻。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樊锦诗这块“礁石”的故事,所传递的力量和人生态度,或许也可以带动更多人思考,该如何度过真正“大也,盛也”的一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吾爱

姚若书捡到简书若那年,姚若书18岁,简书若8岁,转眼间时光流逝,简书若已长成了越来越出色的翩翩男子,而姚书若悲哀的发现,她爱上自己养大的孩子……

by:曦月浅浅

吾诵吾爱

读我喜欢的文字希望你也喜欢

by:夏木有声1

敦煌系列*敦煌

敦煌纪录片文本演绎,系统介绍敦煌莫高窟前世今生,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૧(●´৺`●)૭૧(●´৺`●)૭૧(●´৺`●)૭૧(●´৺`●)૭૧(●´৺`●)...

by:赤脚骑车429

安格堡晚安吾爱

晚安吾爱陪你成长,伴你圆梦用经典文学,成就精彩人生0-6岁幼儿睡前故事集锦选用幼儿经典文学,绘本故事,寓言童话,优美散文等适合幼儿阅读发展的题材内容。滋养文学品...

by:安格堡晚安吾爱

敦煌

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通过十集的篇幅描述了十个人物的命运故事。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和生活进行生动的展示,带领你乘坐时...

by:史海拾贝

《我在敦煌等你》

以新时代敦煌莫高窟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新任务、新传承为主题,讲述了以樊锦诗、彭金章、李云鹤为代表的老一代敦煌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默默守护敦煌莫高窟文物的故事...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吾爱深藏心底

偏执甜宠豪门总裁大叔1v1双洁宠妻】大冰山总裁骁锋擎领了个小丫头回家。小心翼翼呵护了六年,结果小丫头长大却要给别人当媳妇。骁锋擎慌了,不装禁欲直...

by:蜉蝣姐姐

解密敦煌(解码敦煌壁画)

【强烈推荐】本书一本重印三次,畅销超过万册,是一本关于敦煌的不可多得的好书。敦煌的魅力不仅在于洞窟、壁画、清泉与黄沙共存,还在于一些虚幻的传说。而传说多半又与残...

by:宅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