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2023-11-22 03:12:4227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上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创建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的馆藏丰富,涵盖了青铜、陶瓷、书画、雕塑、甲骨等多个门类,拥有上万件珍贵文物。

上海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呈方形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造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寓意。博物馆共有四层,展厅面积约12000平方米,分为青铜、陶瓷、书画、雕塑、甲骨等多个专题展厅。

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不乏稀世珍品。例如:

1.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西周中期青铜器,光绪中期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此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鼎腹内壁铸铭文290字,铭文内容分为两段,一是克对其祖师华父的称颂,二是详细记载了周王册命克的仪式以及赏赐的内容。此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线条雄浑流畅,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达到巅峰的历史见证,其铭文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也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为国宝级文物,“海内三宝”之一。

2.西周晋侯苏钟,旧称晋侯稣钟,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共16件,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后分别于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各藏一组。这套西周时期文物,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铭文叙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周厉王亲征东国、南国,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2002年,西周晋侯苏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3.《高逸图》是唐代孙位创作的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原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为上海博物馆国宝级文物,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此图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描绘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故又名《竹林七贤图》。其构图与南京西善桥东晋墓砖刻《竹林七贤图》一脉相承,以竹石为背景点明主题,画面人物残存四人,自右而左为王戎、刘伶、山涛、阮籍。此图笔法紧劲连绵,设色渲染精妙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为书画中的瑰宝,是孙位唯一存世的作品,也是上海博物馆收藏书画中的第一名作。

4.《苦笋帖》是唐代杰出书法家“草圣”怀素创作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上海博物馆必看藏品,也是国宝级文物,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此帖纵25.1厘米,横12厘米,绢本草书,共两行十四字,文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该帖书法俊健,瘦肥相宜,流畅生动,中锋用笔,轻重合度,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尽显清逸之态,有古雅淡泊的意趣,是怀素传世书迹的代表作,艺术价值极高。

5.《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

这幅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笔锋人纸灵巧而又变化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如“鸭”、“当”两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故”字起笔是侧锋,“头”、“不”等字与上一字相连,所以是逆锋起笔,但也有以顿笔和藏锋起笔的,如“明、君”等字。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如第一行“明当必”,第二行的“集当与”笔画连绵,而“佳、明”,“与、君”等字之间重新起笔,调整笔锋,但暗中还是有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润,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6.子仲姜盘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山西省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64号墓。盘内底铸有铭文32行,290字,记载了晋侯之女为祭祀其祖先,嫁给了齐侯之子,同时也记载了器主人的身份、姓名以及作器的时间等内容。

子仲姜盘是目前所见春秋早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其造型奇巧,装饰新颖,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同时,其铭文内容丰富,对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婚姻制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7.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是2002年张永珍女士在香港苏富比以4150万元港币竞拍得到后所捐赠。粉彩也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摸起来有种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现一种哑光的感觉,但图案更为立体。这件粉彩蝠桃纹瓶高39.5厘米,口径10.0厘米,足径12.3厘米,瓶身长短适度,口、颈及腹部的比例十分匀称。瓶体上绘有粉彩八桃二蝠,“蝠桃”即是“福寿”的意思。瓶底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双圈楷书款。此瓶是当时的新创形制,粉彩蝠桃图案的橄榄瓶目前世上仅此一件,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是传世粉彩器物中的佼佼者,堪称绝世宝瓶。

8.莲塘乳鸭图是南宋朱克柔创作的唯一一件缂丝作品,是古往今来缂丝绘画中的杰作。该图纵107.5厘米,横108.8厘米,是一幅院体画,画中以春夏生趣盎然的莲塘实景绘成缂丝底稿,展现了红荷白鹭,翠鸟青石的景象。

整幅画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花卉虫鸟惟妙惟肖,所缂丝缕细密适宜,技法高超。画中双鸭浮游于萍草间,有乳鸭相随,白鹭在侧,翠鸟、红蜻蜓点缀其间,坡岸青石质感凝重,周围白莲、慈菇、荷花、萱草等花草环绕,色彩雅丽,线条精谨,生趣盎然。

9.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清朝晚期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这件青铜器是长方形有柄量器,全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重量0.7公斤。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外壁刻有75字铭文,分为商鞅和秦始皇两次所刻,铭文大意讲: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商鞅颁布量器的标准容量;底部铭文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商鞅方升作为中国度量衡史上极重要的珍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不仅是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十大文物之一,还是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0.越窑青釉海棠花式碗是一件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于五代时期。

这件瓷器的器形为海棠花形,碗口呈五瓣花形,器身也呈五瓣花形,整体造型美观大方。碗的胎体较薄,釉面青中泛黄,釉质莹润,有玻璃质感。碗的内壁和外壁均施青釉,釉面上有开片,开片纹理自然流畅。

越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器窑口之一,主要生产青瓷,其产品以釉色青翠、造型优美、装饰精美而著称。越窑青釉海棠花式碗是越窑瓷器中的一件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奇妙博物馆|奇妙博物馆

本书是超会讲故事的脑洞大V奇妙博物馆首次出版的同名故事作品,首次开展集结爱、欲、贪、痴、恶五大主题分馆的25个展品,这里收藏了为爱救赎的人鱼雕像、以恶之名的灯泡...

by:听友470263754

国宝|博物馆馆长讲博物馆

欢迎订阅、关注、转发主播:格物与逍遥微信号:jxwy-summer微信二维码:这不只是一本博物馆的参观指南,通过讲述文物的故事,呈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

by:格物与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