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庄严宝(四十八)——般若波罗密多5

2023-11-22 13:12:0410:52 74
声音简介

(密宗修法)生起次第中,观佛身及持诵真言等,若有般若才是完整的。《喜金刚续》云:

“无有能修与所修,无佛亦无有真言,

远离一切戏论中,佛与真言皆安立,

五方五佛即在斯。


《桑结襄经》云:

“塑像与影像,何能生瑜伽,

勤修菩提心,方能成真佛。


《金刚游戏续》云:

“真言之定义,如来心是也,

法心之要也,法界实性也。


火供(护摩)亦可摄于般若中。《密甘露王续》云:

“作火供法者,为得成就故,

为息妄念故,烧柴焚物等,

何得名火供?


六种波罗蜜多亦摄于般若中。《金刚三昧经》云:

“若于空性无动摇,六波罗蜜尽摄之。”


《梵王胜心请问经》云:

“不加思想即布施,不依名言即持戒,

不予细究即忍辱,不取不舍即精进,

不贪不着即禅定,无有分别即般若。


《地藏经》云:

“智者若观空性法,不依不住诸世间,

亦不住于诸有中,此即清净持戒行。


同经云:

“一切法平等一味,无相,空,其心于一切法无住无著,是名忍辱,具大利益……若有智者,欲行精进,应于长时断舍一切贪念,其心无住无著,此即真实耕耘福田也,为利一切众生,令得安乐故,应修禅定。舍弃一切重担,降伏一切烦恼,如是行者是真实智者。”


礼拜亦摄于般若波罗蜜中,《虚空宝经》云:

“譬如将水灌入水,或以酥油注酥油,

自见自明智之时,此见即是真礼拜。


若具足般若,供养亦在其中。《父母谒见经》云:

“若能依止空性法,于如来境生雀跃,

此是能仁最胜供,无有较此更胜者。


《甘露秘重续》云:

“香花等供养,非真正上供,

若能调自心,是为最上供。


若具足般若,忏悔罪业亦在其中矣!《清净业经》云:

“若欲行忏悔,应以正直心,

观察实相义,善观真如理,

是最胜忏悔。


守护戒律及三昧耶,亦可摄于般若之中。《天子请问经》云:

“戒与非戒二俱无贪亦无著相,是名涅槃之我是极清净戒也。”


《十轮经》云:

“住于家室,不剃须发,不着法衣,亦不受戒,惟具足圣谛法性,我说此人是胜义比丘。”


《极无住续》云:

“若能常食彼,无整相续食,

此人能满足,一切宗派义,

诸愚蒙不见,依语言名句,

内外一切法,皆是自心也。


萨惹哈云:

“读经即是此,持经亦是此,

修观亦是此,心中若执法,

则乖般若教,以有相之见,

不能见般若。


般若亦摄供物食事等法行,《秘密甘露王续》云:

“食事供物等,种种供养行,

皆归于心性,内外一切法,

莫不摄于心。


问曰:“如果只是观体性或心性,则一切佛法皆摄于其中,那么佛法中说了许多的方便次第法等等,又是什么缘故呢?”

答曰:“那是为了权巧接引那些迷于实相的下根众生的缘故。”

《显智庄严经》云:

“说因缘关联,次第趋入法,

是为愚蒙人,方便权说故,

俱生成就法,何有诸次第?


《但却顿蒋续》云:

“我者等虚空,常住解脱中。”


《虚空宝经》云:

“在未能趋入法界大海之前,言地、道,次第等法;尚说得过去,一旦抵达了法界大海之后,地、道等法就一点踪迹都没有了。那里还有可行的地道次第呢?”


阿底峡尊者说:

“专心修观禅定时,不作身口等善业。”

修般若之证验者

行人修习般若之相应相,有下面几种:

(一)自然会对善业较前精进。

(二)烦恼自然会减轻。

(三)对(定慧之)成就会努力去争取。

(四)舍弃一切散乱诸作业。

(五)对此世之一切不贪不著。

《宝鬘经》云:

“由修空性故,自然勤善业……”


修般若之果报

修般若之果报可分两种:一是究竟的果报,一是暂时的果报。前者指获证无上菩提。如《般若七百颂》云:

“文殊!若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当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暂时的果报则是能够产生一切善乐之适意福果。《圣集颂》云:

“佛陀及佛子,声闻并缘觉,

天及王人等,并一切众生,

所享诸快乐,及一切福报,

皆由胜般若,波罗蜜多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宝鬘庄严论

冈波巴大师撰写的《胜道宝鬘论》,是犹如宝鬘一般绚烂夺目的宣说殊胜之道的论典。其中既有深奥的大手印境界,也有浅显的基础法门。作者慈诚罗珠堪布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

by:主播林扬

万历四十八年

明神宗(1563—1620)明神宗也称万历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48年,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但其中有将近30年都不上朝理国政,前十年是由张居正辅政,后在申时行治...

by:波尔波特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陀在这部经典中讲述了大乘佛法的教义,强调了修行者需要具备的慈悲、智慧和勇气。这部经文也描述了菩萨的境界和修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修持慈悲、般若和戒律来实现解脱和...

by:不空堂的堂

七宝庄严:转轮王小传

《七宝庄严——转轮王小传》武则天所处的时代,佛教正处于巅峰状态,寺院林立,信徒遍布,佛教几乎重构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

by:Wja4angela

大庄严法门经

《大庄严法门经》是佛教经典,由隋那连提耶舍翻译,共两卷。该经典通过文殊师利教化王舍城妓女胜金色光明德的故事,论述了“烦恼即菩提”的教理。另外,还有西晋竺法护的异...

by:不空堂的堂

成就生命的庄严

有一种文字可以表达胜义,有一种说法可以不通言诠,有一种见地可以不落两边

by:妙云_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