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小说,那些改编为影视剧的河南茅奖作品

2023-11-22 17:00:0308:37 148
声音简介

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故里——浙江桐乡乌镇隆重举行,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杨志军、刘亮程、孙甘露、东西和河南作家乔叶,在典礼上领受了中国文学最高荣誉之一。

图源中国作家网

从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开始,该奖项四年评选一次,四十余年来,茅盾文学奖共推出53部优秀文学作品,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据统计,包括乔叶在内,目前共有10位河南籍作家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数量居全国第一,占全部获奖者数量的五分之一。

在这10部作品中,又有6部改编或正在被改编为影视剧,通过荧幕走向更广泛的大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哪6部作品,有哪些是你熟悉或者追过的剧?

姚雪垠《李自成》:1978年被改编为戏曲电影《闯王旗》,1984年被改编为电影《双雄会》

1982年,河南邓州人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二卷,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据悉,姚雪垠从1957年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到1999年这部鸿篇巨制才初步完成,共计五卷。

《李自成》第2卷名为《商洛壮歌》,分上、中、下三册,所写的故事时间在崇祯十二年夏至十四年春。讲述了李自成、崇桢皇帝等人这一时期跌宕起伏的经历。

《李自成》在获茅奖之前,就已经被改编成戏曲电影。1978年,由林农、高秉江、游于荃、杨谟超执导,杨士雄 、胡和颜、童志 、周家耀、杨谟超主演的戏曲电影《闯王旗》上映。该电影改编自《李自成》第一卷,讲述了李自成、郝摇旗、高桂英带领人民起义军顺利会师、发展壮大的故事。

1984年,陈怀皑执导,许还山主演的历史题材剧情电影《双雄会》上映。该片根据小说《李自成》片段改编,讲述了明朝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已经投降,李自成说服其重举义旗的故事。

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其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本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小说《李自成》获茅奖并被改编成电影,更让他成为家喻户晓般的人物。

李凖《黄河东流去》:198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1985年,河南洛阳人李準以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黄河东流去》分为上、下两集,其中上集完成于1978年,下集完成于1984年,最初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1988年,河南电视台改编自《黄河东流去》的同名电视剧播出。该剧由康征、司玉生导演,陈裕德主演,分《唢呐情话》《赶驴记》《冤家》《黄河东流去》《石头梦》《月是故乡明》6部33集,以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的中原人民大劫难、大迁徙为故事背景,描写了赤杨岗7户农家在空前的灾难面前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悲欢离合,表现了中原农民坚韧的生存能力。该剧在当时一经播出便引起巨大反响,获奖无数。

柳建伟《英雄时代》:2003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2005年,河南南阳作家柳建伟凭借长篇小说《英雄时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英雄时代》2001年4月首次发表于《中国作家》第4期,同年出版单行本。该小说大开大合,以一个红色家族的几个主要人物在北京和西南中心城市的命运沉浮为主线,描绘世纪之交社会变迁的壮阔图景,既写出物质狂欢时代物欲横流对正常秩序的破坏,也写出时代英杰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对丑恶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柳建伟把20世纪90年代这个大浪淘沙、千帆竞发、各个领域英才辈出的时代概括为“英雄时代”,并且以此命名“时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英雄时代》。

2003年,由萧峰导演,巫刚、梅婷、张子健、丛珊主演的电影《英雄时代》上映,故事发生在世纪之交的北京和西南中心城市、S省省会西平市,围绕着烈士遗孤、电子信息部组织计划司副司长史天雄和他的小舅子陆承伟,开始了关于正义与利益的拉扯。

比起原著小说,电影版的《英雄时代》改动了许多,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张的剧情发展更加吸引观众沉浸其中。

周大新《湖光山色》:2009年、2011年分别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剧

2008年,河南邓州作家周大新以《湖光山色》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湖光山色》是一部以丹江口水库建设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出版于2006年4月。该小说以曾进城打工的乡村女青年楚暖暖为主人公,讲述她回到家乡楚王庄之后自立自强,不断开拓进取,通过乡村旅游带领全村脱贫并坚持不受权钱腐蚀的故事。小说融入周大新对中国乡村生活的独特理解,既书写了乡村表层生活的巨大变迁和当代气息,同时也展现乡村中国深层结构的坚固和蜕变的艰难。

2009年,改编自《湖光山色》的同名乡村题材电影上映,该片由于向远执导,邢宇菲主演,讲述了因家庭变故,主人公暖暖结束北京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楚王庄后发生的故事。

2011年,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上映,该剧由牛建荣执导,杨明娜、刘小锋、刘威、褚栓忠主演的乡村爱情剧,于2011年3月在央视八套首播。该剧围绕着主人公暖暖的曲折爱情为经,以刘威饰演的落后人物詹石蹬为维,编织出一场爱恨交错故事。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大致剧情都与原著小说保持一致,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2016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2011年,河南新乡作家刘震云以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

2016年,由刘震云编剧,刘雨霖执导,毛孩、李倩、刘蓓、范伟领衔主演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上映。影片讲述了牛爱国在怀疑老婆劈腿后,开始跟踪求证,并深陷一场内心之争的故事。

刘震云将这部小说交给女儿刘雨霖来拍,电影上映后观众评价却是褒贬不一,不少观众认为电影浮于表面,并没有拍出原著小说的内核。

除了以上5部作品已经被改编成影视剧,李洱于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应物兄》,在2021年宣布将进行影视化开发;李佩甫在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生命册》,虽没有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但也被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改编成话剧,并于今年5月首次与观众见面,获得一致好评。

如今,小说影视化逐渐成为趋势,严肃文学,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茅奖作品走下书架,走进影视市场,塑造了一部部经典之作,与更广泛的观众见面。对于作品本身来说,无论改编后收获了赞美还是批评,观众对作品的不同解读也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而让文学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不止于声

新广播、新发现

by:听友51630076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聚焦于历史上的名人,探索那些鲜为人知、充满趣味性的传说与故事。

by:录嘢鲜衷

那些事那些人

那些年我们一起关注的事,那些年我们一起关注的人。记录我们生命中那些人人和事事。

by:南麓晴岭

那些人那些事

最接地气的热点讨论最直接的话题分析最贴近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直击热点,享受生活,记录那些人那些事

by:主播白夜

那些年那些事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有些人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曾出现,却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那些年的那些事是真实发生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不该被我们遗忘的……

by:牛油果溪溪OYsisters

那些年那些事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你们可爱的猩猩船长,欢迎大家今天来乘坐猩猩号飞船,飞船即将起飞,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抓稳坐好,以免被甩出去!~~将将将!~~~落地平安~~...

by:月亮的猩猩

关于催眠那些事

在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位神秘莫测的催眠师,在路人甲眼前摇晃着怀表,口中念着咒语:“你感觉很困,越来越困……”于是路人甲陷入了沉睡,甚至对...

by:萍声有你

关于春运那些事

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面对高达29.8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如何让返乡的旅途更顺利?如何让回家的心情更舒畅?今年的春运,不再让百姓一路囧途,然而又将有哪些新变化...

by:星空悦读